既然王霈霖想要把花竹村做为第一弹首发。
路鸢觉得目前林如梅的改造计划案还显得单薄,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细致规划。
因为她考虑的不够全面,林如梅的计划虽然创意,但是考虑的层面更多的是旅游开发的角度,而忽视了村庄本身和居民的实际需求。
第二天大清早,路鸢就带着米离重新来到了花竹村。
王霈霖则独自驾车前往,他请了专业的摄影师来全程记录。
米离再次踏入花竹村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了,她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象,不禁感慨道:“没想到如梅的工作效率那么高,花竹村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进村能看到的老房子都得到了修缮,道路也变得很干净,好像还更宽敞了一些?”
应该是把垃圾都清理了。
然而,路鸢却说:“真正的改变,并不是做表面工程。”
路鸢来到村部,找村长,翻阅花竹村现有村民信息。
他了解到,花竹村现有106位居民,平均年龄粗算一下,竟然超过了65岁。
他们的子女为了生计离开了这里,前往城里发展。
每周,村里会接收一些粮油米肉等物资,这些物资大多由农家乐老板儿子负责接送,分发到每户人家。
空房子有四百多座,闲置学校一所,闲置医疗站一所。
剩下这106个老人独自守护,他们不想离开,也没条件离开。
路鸢看到村庄空心化的现象,不由得皱眉。
路鸢、王霈霖,米离站在这废弃学校前面。
王霈霖不禁叹道:“路鸢,这个空闲的地方倒是挺大,这边没有用起来很可惜,因为可以看到整个山景。”
做为商人的王霈霖知道路鸢带他们来到这里肯定有想法。
路鸢说:“我觉得村里应该有个像样的托老所,让这些留守的老人能够有更舒适的环境,而不是住在自家的危楼里面,太分散了,独守老人很容易出问题,目前来看,就这座楼合适。”
王霈霖皱了皱眉,说:“可是翻新这个废弃学校是大工程,各种设施都老旧,你公司的那个小妹光翻那些小的,就没考虑到这里。”
路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进学校现场进行勘查。
学校确实已经荒废多时,看资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闲置了,已经闲置了二十几年。
许多地方破损不堪,连基本的无障碍设施都没有。
楼梯当时也没有按照标准来,大小尺寸都不一致,不小心走了都差点踩空,走起来十分危险。
结构还是功能上,都无法满足养老的需求。
越看,路鸢越坚定要改造这里的决心。
他走出学校,对王霈霖和米离说:“这里要改造,难度较大,要投入很多资金,所以林如梅的那个叫黎鸣的投资者没考虑这里,能理解。”
王霈霖说:“确实,现在城里的养老院更方便,在这里开养老院不好赚钱,投资者又不傻,肯定不搞。”
路鸢说:“所以!我们来搞,要自己来做,才有绝对的话语权!”
王霈霖听后,有些不解:“路鸢,你疯啦,啥生意不好干?来投这个地方做养老院?钱多烧的?”
然而,路鸢却坚定地说:“不止!学校隔壁加盖的,那边老人上阶梯不方便,可以用来做员工宿舍。”
王霈霖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认识路鸢十几年,他明白路鸢独到的远见和魄力,他想干的事情,基本都做成了,因为他更注重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