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百零八章 千人婚配活动!
作者:歌舒笑   重生新婚夜全家流放我养兵五十万最新章节     
    不少官员都憋了一肚子气,那些蠢妇孽子,竟敢忤逆不孝状告家中长辈?
    他们也太狠毒了!
    兵部侍郎怒声道:“儿子检举父亲,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倒翻天罡,这样的人,简直不配为人子,就该被乱棍打死!”
    沈斓曦沉下脸。
    “侍郎大人,本王记得你家中女儿,还在宸王府守寡吧?”
    “你就不她另嫁吗?”
    兵部侍郎一愣,随即怒声道:“她身为女子,夫君死了,就该在家中为夫君守节。好女不侍二夫,臣的女儿可是一直循规蹈矩,不像某些人。”
    沈斓曦知道兵部侍郎是在暗讽,并不生气。
    “本王在这里,就改一条婚律。女子夫君死了,愿意另嫁,夫家不得阻拦,且不得扣留嫁妆财物,否者全家发配充军!”
    兵部侍郎一梗。
    “如若女子不愿意另嫁,夫家也不得为难,否则同样发配充军,家产充公!”
    只要是听见家产充公四个字,户部就无一人站出来反对,甚至还大力支持!
    沈斓曦嗓音低沉:“同样,如果家中有人做错了事,不管是谁,只要是站出来检举,就是大义灭亲!”
    “经查证,大义灭亲属实者,若是为官,官升两级。若是为民,根据情况,赏银十到五百两,上不封顶。如若为商者,减免一年赋税。”
    她说完挑衅的看着兵部侍郎,她就不怕有人挑毛病。
    每一个挑毛病的人,都会都会成为她脚下的奠基石。
    “兵部侍郎,可还有异议?”
    百官有些惶恐。
    如若真的如沈斓曦所说,儿子举告老子,家中人为了利益,岂不是要自相残杀。
    梅南华皱眉:“此举有漏洞,如果人人都举告,我朝廷岂不是要乱套。”
    沈斓曦:“只有做错事的才害怕被举告,清者自清,没有做错事的,怕什么?”
    梅南华:“老夫一向身正不怕影子斜!”
    沈斓曦:“只有用重典,才能让某些人抬头的时候看到头顶悬着的利刃,想要冒险的时候,才会心有畏惧。”
    这话倒说的也有理!
    沈斓曦抬脚往宫内走去。
    王保:“退朝!”
    妾室庶子敲登闻鼓的事,被写到了快报上,很快衙门里就迎来了一波分家潮。
    真正举告家人的很少,反倒大多数选的都是分家。
    之前民间子嗣提分家,老人总是以父母在不分家,各种孝道压制打压。
    现在圣旨不用庶子提,就麻利的把家分了。
    为了不被举告,很多家里都没有按照律法所写只给一百两,都多给了。
    妾室大多跟着儿子走了,有的连同女儿一并带走了。
    分家要买房产,买家具,买柴米油盐等,京城自送走了文化交流使团以后,再次迎来购买潮。
    女子书院许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夫人,让下人悄悄的送来捐赠以后,又悄悄的走了。
    暗卫汇报:“那些捐赠的人中,大多是正室夫人,还有少数是妾室。她们悄悄的让人送完银子以后,就派了家丁去问书院什么时候招生。”
    沈斓曦点头:“她们都是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样的人不能悄无声息。”
    “让人跟院长说,既然不愿意透露姓名,那就以花为名,写在功德墙上。”
    “是!”
    车明远拿着册子进来。
    “三天时间不到,迁去西北的已经有三十户,不下四百人。”
    沈斓曦点头,虽然成果可惜,但是力度还不够!
    朝堂上
    沈斓曦再出惊人之语。
    “本王打算在京城举办一次千人婚配活动,参与者是所有适龄的未婚男女。”
    满朝哗然
    “我朝廷从未举办过这样的活动,婚配有媒人牵线,我朝廷参与,显得有些儿戏。“
    “肯定没人参加,自古以来,婚姻大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能私自婚配,那不成了私通了吗?”
    “无媒无聘乃是苟合,无父母为证,更是不孝不悌。”
    “我朝廷不能干涉民间婚配,百姓肯定会有怨言的。”
    全都不看好。
    沈斓曦:“此举,原因有三个。”
    “其一,为了戍守东川跟西北,诸位可能不知道,西北跟东川的将士,很多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跟家中遇难的流民,他们为了我大周百姓的安全,很多都未曾婚配。他们为我大周牺牲太多了。”
    原来是这样,很多朝臣都沉默了。
    “第二个原因,还是给女子一条活路。大家也都知道,近几年战乱,朝廷征兵,很多家庭就只剩下妇孺,有的地方,很多都是女子,一个村子加起来,连一个成年的男丁都没有,有许多女子的还好能抱团取暖,如果只有一两个女子的,就会被村里人欺凌,下场,不用本王说,你们能自己想象!”
    “第三个原因,就是人口。战乱加上天灾,使我大周损失了不少人口。以至于有的地方女子多男子少,有的地方就只有男子,没有女子。这样下去,我大周人口如何恢复?”
    百官再次沉默,这些问题,他们从未想过。
    一时间有人羞愧、有人懊恼、有人直勾勾的盯着沈斓曦。
    “把命令下发到各州府县衙,以女子自愿报名的形式开展,不能强迫女子,否则被本王知道了,不止头顶乌沙不保,还要满门抄斩!”
    百官不出声。
    沈斓曦:“外面其中藏污纳垢,这活动,就在京城展开,到时本王会亲临现场,谁也休想弄虚作假!”
    “各州府报名的适龄女子,朝廷出盘缠,亲自护送来京城参加活动。”
    这则政略以快报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又通过说书人的嘴,传到那些不认字的人耳朵里。
    一时间继修改婚律之后,京城百姓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婚配活动上。
    至于之前京城谣传的逆贼手中有先太子后人?
    不好意思,这个消息已经过时了,百姓们只关心跟他们有关的事,至于先太子?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第一天的时候,女子们都在观望,当天下午有几个乞丐模样的女子报名。第二天开始有人陆陆续续的报名。
    第三天直接井喷,有带孩子的寡妇、有瘦骨伶仃乞丐模样的女子、有花枝招展一看就是从楼里出来的姑娘。
    第四天,男子也来了,因为他们听说,去东川或是西北投军,分配媳妇。
    第五天,京城周围城镇的官府人员,套着牛车驴车马车,开始往京城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