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英将地桌摆好,月华端着一大盘鸡肉放在了桌上,二胖婶又端来了酸菜炖粉条,凉拌白菜,还有新鲜的黄瓜,葱叶,满满一桌子。
王二胖招呼金学文坐下,二胖婶和两个女儿也坐下,老三和老四还小,没有上桌吃饭,月华给她们盛了饭菜,放在炕桌上,两个小姑娘在炕上吃饭。
金学文去了老丈人家,淑芳一天魂不守舍,晚上吃饭,她下意识的喊:“学文,吃饭了!”没有人回答。晚上睡觉的时候,她闭不上眼睛,此刻她终于理解了婆婆王桂英当年的感受。那一年金胜昔去五棵树考试,婆婆几天几夜睡不着,累得都病了,如今她也是这样的心情。
兰芝这几天总在想办法劝妈妈想开点,可是想到自己再有几个月也要结婚,离开妈妈,又觉得劝说没有了太大的意义,还要靠她自己想明白才行。
金学武、学双、学全三兄弟从舅舅家回来了,每个人都背着一包好吃的。五福经常念叨“外甥是狗,吃完就走!”每次去舅舅家,除了吃,还要带着走。
头号村,黎家这几天也在办喜事,吴四喜迎娶黎春红,振海带着五弟、三妹、四妹去当“管饭且”,大哥、大姐、三哥上班忙没有赶回来,从哈尔滨捎回来的贺礼。二哥黎振河两口子在家陪妈妈蔡玉霖安排家里的事情,招待来的亲戚们。
吴四喜个子很高,丹凤眼,细腰乍背,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帅小伙,黎春红长相中等,性格泼辣,心灵手巧,是个干活的好手。在农村的这个小圈子里,“能干”是排在首位的优点,长得像潘安,如果扛不动麻袋,在婚恋市场上也不吃香。毕竟劳动能力强,意味着可以挣更多工分,懒人没有什么出路。劳动妇女的受欢迎程度也是相当之高,那些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们”,只会让人说是矫情,人人都躲着走。
当然,文化人的出路也不多,老师的工资还不如农民一年到头分的钱多,传言要恢复高考,十年都没有考了,大家对这个概念很陌生。所以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
黎振海属于相信恢复高考的那批人,自从姐夫给他几本复习材料,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努力在复习。他想,如果自己考上了大学,那未来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或许自己可以像三哥振湖一样,生活在哈尔滨那样的大城市,端上“铁饭碗”,吃上“红皮粮”,这样妈妈也可以享福了。
黎振海婚期未至,恢复高考的消息先传到了村里。1977年10月,国家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一星期后,振海在大队里看到了《人民日报》,刊登的消息说11月要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高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振海更加用功,每天熬夜复习功课。
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本身学习成绩一般,又没有提前复习的应届高中生,对恢复高考这件事,还是持观望的态度。全国有哪些大学招生,考上大学能干什么?自从刘安家之后,乡里,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大学生,大学生更像是一个传说,相当的遥远。十年没有考过的大学,如今突然出现,确实让人一时间抓不到头脑。
有的人心里忐忑不安,这个人就是在一中当语文老师的李红星,他是中等师范毕业生,已经分配工作当上了老师,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内心很澎湃,认为自己的水平,考上个大学绰绰有余,可惜自己连上考场的机会都没有,他心情十分低落,仿佛自己就是高考落榜生。
最近,未婚妻卢美玉一天到晚缠着她,一会逛街,一会吃饭,看到她那谄媚的样子,兴致全无,更加的烦闷。
同样是高中毕业的金学文,对于恢复高考的事情,像不知道一样。新婚燕尔,他沉浸在美好的日子里,什么都不想干。天天缠着媳妇学习打算盘,自己爸爸就是多年的会计,逼迫他学习打算盘都不学,如今看媳妇打算盘,怎么看怎么喜欢。谁能想到,昔日一心喜欢打牌的金学文,如今竟然成了一心向学的好丈夫,没几天学会了打算盘,把小卖部的账目记录得清清楚楚。
1977年11月,全国恢复高考,红星乡附近的考生都集中在弓棚一中考试。黎振海凌晨3点起床,带上考试必备的笔和尺子等,骑着自行车,出发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弓棚镇,准备参加高考。
考场设置在弓棚一中,从各个中学抽调老师当监考老师,冤家路窄,给黎振海监考的老师之一,竟是李红星。
李红星在发卷子的时候,发现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的,居然是黎振海。他的心里有些慌乱,这个黎振海如果考上大学,那金兰芝岂不是跟着沾光。原本他们两个农民结婚,他的优越感满满,想着金兰芝还有可能回头看自己一眼。如今这情况,金兰芝莫不是要嫁给一个大学生,那自己的面子往哪里放?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高考难度这么大,黎振海这届高中生,基础是史无前例的差,汉语拼音都没学过,坐在这高考也是笑话一样。
考试铃声响起,考生们开始答题,黎振海注意到监考老师之一是李红星,他立刻警觉起来,护住自己的卷子,自己不作弊,也阻断别人抄自己的卷子。在考场上,只要不作弊,不捣乱,老师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李红星站在讲台上,扫视着教室里参加考试的人。有下乡的知识青年,知青李红的弟弟李志敏坐在最后一排,还有赤脚一样冯大夫的儿子冯志远。这些人年龄大的有30多岁,年龄小的20多岁,穿着军装的,白大褂的,挂满补丁褂子的。从这个考场上拼杀出去的人,都将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