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晚年也如他的夫子孔子一样,开始教学育人。】
【鲁国的大夫子服景伯就是子贡培养出的人才。】
【子贡去世后葬在了祖籍浚县,而他的后代也一直传承至今。】
【东汉永明十五年,明帝东巡狩,到孔子的故居,祭祀了孔子和他的七十二个弟子。】
【从这以后,子贡也不断受到官府的祭祀,也不断追加谥号,荫及后裔。】
【开元八年,唐玄宗让子贡配享,为十哲之一。】
【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子贡为黎侯。】
【到了北宋真宗时期,追封子贡为黎阳公,后都水使孟昌龄到浚州,上奏建黎公墓专祠。】
【南宋度宗时期,追封子贡为黎公。】
【明弘治十二年,浚县知县刘台在县城东南一处建立黎公祠。】
【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西巡后返回京城,经过浚县,赐给子贡七十世后裔端木谦“贤哲遗府”的匾额,还封他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后代世袭。】
【随后康熙皇帝又派遣太子前去拜子贡墓。】
【乾隆年间,追封子贡为先贤,称子贡等十二人为十二哲,塑像孔子庙大成殿内东西两旁。】
-
这一串朝代下来,宋朝及以后的人都震惊了。
因为大部分知道了一个大概的时间线,虽然不知道天幕所说的这些朝代中间是否还有别的朝代,但的确是有一个时间线了。
宋太祖赵匡胤也意识到了。
“大宋为何分成北宋和南宋了?还有这明朝和清朝,都是没有过的朝代,应当是后世之朝代,可这清朝皇帝名字为何听起来是外族的?”
-
明朝末年。
紫禁城里,崇祯听到清朝和清朝皇帝的名字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爱新觉罗不是女真族的姓吗?为什么?大明不是只是有反贼吗?外族如何进来的?大明真要亡于朕手中吗?”
另一边,夔州。
秦良玉正在此处防备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叛军,看到天幕提及的清朝,心中顿感一丝异样。
“清朝?这应当是后世朝代,为何这个清朝让我感觉如此奇怪,难道是外族灭了大明?”
想到此处,秦良玉十分悲愤,当即写下一封题本,提醒崇祯皇帝防备外族,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
【下面发放本次盘点奖励。】
【奖励一:子贡获得《史记·货殖列传》一本。】
【奖励二:子贡获得经济作物棉花的种子一百斤,另附棉花种植和处理使用手册一本。】
【奖励三:子贡获得“游历四方”光环,此光环可以保子贡生命安全,可以让子贡在周游传播有利当前社会的主张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臣民也会受到子贡主张的影响,更加积极的建设国家。】
【本次盘点结束,下次盘点的是秦朝时期的一位女子。】
-
秦朝。
“朕大秦的女子?是巴寡妇清吗?”说到秦朝的女子,始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商人巴寡妇清。
关于天幕又出现了众多新的朝代,始皇帝已经不在意了。
毕竟已经知道大秦二世而亡,现如今要做的,就是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陛下,大秦人口众多,有才有能者,能上天幕的肯定也有许多,估计要等下次天幕才知道是谁了。”李斯回应着始皇帝的话。
“等过三日,天幕揭晓此人,若此人有才有能,对大秦有贡献,朕定然重重赏赐。”
-
天幕奖励的这个光环,让各国议论纷纷。
“幸好这个光环是有利国家的才会起作用,不然若是不好的主张,岂不是子贡四处游说,其他国家都能灭亡了!”
“是啊,子贡原本就擅长言语游说,如今有了这些加成,真是如虎添翼。”
也有南北朝之前的人,在讨论棉花为何物。
“棉花是何物?为何没有听说过?”
“应该不是观赏的花卉,因为天幕还给了如何处理和使用的手册。”
南北朝到宋朝之间的人,在讨论棉花为何叫经济作物。
“棉花有何用处,为何叫经济作物?”
“是啊,听说有些大官家里,就爱在花园种植一些棉花,开花了甚是好看呢,好几种颜色,一眼望过去可漂亮了!”
“我也听说过,而且花开完了长成一片白色的棉团,也是十分有趣!”
-
春秋时期,鲁国孔子住处。
子贡接收了天幕的奖励后,最先吸引众人的不是光环,因为暂时也看不出来,大家全都一拥而上去看棉花。
“这棉花种子是何物啊?什么样的?子贡快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子贡从袋子中取了一颗棉籽先递给了孔子查看,顺便将手册也递给了孔子,接着再取出一颗种子递给众人,让众人传阅观看。
孔子翻看手册的同时,子贡也在查看《史记·货殖列传》。
众人看两人都在仔细看天幕奖励的书册,便安静下来,小声讨论。
不多时,孔子率先出声。
“子贡,这棉花十分重要!手册中记载了此物的种植方法,等棉花成熟后,采摘下来可以织布,制作棉被等物,保暖效果十分好!”
“来,你仔细看看这册子,到时候若在北方推广出去,定能让更多的人不再受冻!”孔子十分激动。
众人听到孔子的话也十分惊讶,都凑到子贡身旁,想要看看册子所写的内容。
子贡问道:“夫子,此物可要上报国君,若是不上报,弟子可用财物雇一些人来专门种植打理此物。”
“需要上报,棉花十分重要,肯定会有坏人打棉花的主意,上报后让国君派一些士兵来保护此物,种植期间让国君在国内选拔一些手巧的妇女,教授手册上的收棉和处理棉花的方法。”
“还需要国君选拔匠人,将手册上的棉纺机械制作出来才行。”
“众多部署,仅靠子贡你的财物是不够的,更何况想要将此物推广出去,也需要国君助力才是。”
众人粗略的研究了一番后,都开始忙碌起来。
有负责刻竹简,将这几本奖励的书册多复制一些出来的。
也有负责协助孔夫子和子贡安排各项事宜,求见国君的。
还有一些则专门研究书册中的内容,以求学到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