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圣旨
作者:一湘之江   讲道理,我要自在不要责任最新章节     
    冬月,小雪已过,大雪未至,虽然连山村不算冷,但也免不了节气的变化。
    陈小婉发呆看着外面的天气,感觉她的火墙白瞎了,这天气不冷嘛。怎么记忆里的冬天那么冷,而且那么多人都没有反对她做火墙。
    陈四叔,穿着夹衣在前面的池塘边量着尺寸,陈小婉一直说要在这里建个亭子,虽然陈大伯没有同意。
    但看陈小婉喜欢带孩子们在这里玩,陈四叔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现在几家都不缺这几个钱,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刚好和他们要盖房子材料一起买回来。
    只是村里的气氛不是太好,村子的果子损失了至少三成,因为那树上没摘下来,可能是天气原因,也可能是挂的太久了,有不少果子里面开始干,也有不少开始腐烂。
    等村里人抢下来的时候,就是这个结果了,村里老少看着不能吃的果子欲哭无泪,都是银子啊银子。
    陈小婉又给出了主意,用油纸包一层,保鲜。
    村里又一阵的手忙脚乱,只是这样,面对损失,陈村长一阵哀叹,不甘心的去找徐大人问情况,可是现在徐大人也不能乱说啥啊,这些都是无辜的老百姓,不是他的政敌。
    终于在午后,徐大人等一行等来一队长长的马车队伍。
    只是看到那护卫里的大块头熊卫时,都傻了,这家伙怎么来了。还有秦世子,这个纨绔。
    看司大人,司大人摇头。
    正欲说话间,刘公公捧着圣旨,被两个小太监扶下了马车,徐大人一看,怎么还有给他的圣旨。
    和于大人正欲下跪,就听到刘公公道:“连山村村民接旨”
    .......
    众人傻了,这圣旨怎么还有给一个村的村民的。
    徐大人起来就要问,司谦扯着他,点点头又摇摇头。
    徐大人.....一阵头大,这里哪有村民,那个陈村长又不知道去哪里了。
    伺候的一个下人眼尖,见几个小孩在村子里,忙叫住让叫人,还舍出去一把糖果。
    刘公公也愣了,这是怎么回事。
    徐大人苦笑连连,这个陈村长找他的时候,总不见人,不找的时候,又总在身边愰。
    陈村长正在陈大伯家缠着陈大伯问怎么办好,还有那么多的果子,
    陈大伯也头大,自家也还有一堆呢。
    正说着,有小孩来找,说是圣旨到了让陈村长去接旨。
    陈村长直接愣了,根本不相信,然后陈大伯提醒,司大人那些果子送去给圣上了。
    陈村长翻着白眼就要晕,陈大伯连忙扶住,道:“不能晕,还要接旨呢。”
    说着拖着陈村长就往外走。
    等走到徐大人近前的时候,司大人快一步道:“村长,快敲锣,全村接圣旨,圣旨到了。”
    陈村长......
    陈大伯:“司大人,全村人接旨,好事还是坏事。”
    司谦一愣,怎么你们还想跑不成,但也好脾气道:“.....好事。”
    陈村长一听,就有劲了,直接站了起来,“真的”
    “真的。”
    陈村长转头就往家里跑....
    众人....
    陈大伯:“村长去拿锣了。”
    片刻之后,一阵铜锣声响起,又急又重。
    很快打谷场上,跪了一地的人,比任何时候人都多,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有。
    刘公公站在前面手捧圣旨,后面站了一排四个小太监,和一队护卫,排场嘛,还是有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庆平县连山村村民,种二季稻于众百姓之前,开我大姜之先河,利我朝之基石,饱我朝黎民之腹,于社稷有功,功在千秋。又种柿子与柚子两样果树,品相上佳,食之美味,丰我朝之物产,于江山有利。今赏银万两,金千两,由连山村村长按功劳分配。另派司农司人若干前往学习种植二季稻与柿子柚子两样果树,连山村村民不可藏私,应不吝赐教。另连山村方圆五十里,皆为连山村种植地,种植作物,由连山村安排,庆平知县赵亭之管辖,诸事上奏天听,钦此。”
    众人听的晕头转向,大多没有听懂,只听到赏金千两,很多人跟着几位大人三呼万岁的时候,还在想,金千两是银多少来着。
    几位大人只觉得这圣旨未免过于重了,赵县令也连连哭笑,两个时辰前,他也接了圣旨,让他再任三年知县。而且司大人也提醒他了,兴云府的知府他直接越过了,让他想想办法,他想什么办法,他以前也是一府知府来的,只是没庆平县这么多事。
    陈小婉在后面,没有听太清楚,但知道一件事情,林子保下了,那就行了,方圆五十里,那就是直径百里,种植都归连山村安排了。
    没事,小事而已。村长能搞定。
    只是这银子嘛,好像挺多的,这么多银子不搞搞乡村建设,不是白瞎了皇帝这番赏识了,还有这连山村的好风水了。
    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热热身。
    明年春天又是一个好风景,真好。
    如是开开心心招呼一众弟弟妹妹回家,她的事嘛,不急在这一会,村长准得来找她。
    熊卫带着人,就看着这山野村民热闹的欢天喜地,冰块一样的脸,半点表情也没有,倒是跟着的几个小兵,脸上带着笑意。
    陈小婉几人是最早撤离的,不免多被人看了几眼。
    陈屠户连忙跑回家要杀两头猪,花氏还嗔了几句,陈屠户骂道:“无知妇人,你知道这样一来每家能分多少银子,以后每年能分多少银子,别说两头猪再杀两头我也愿意。”
    花氏:“多少”
    陈屠户咧着牙笑道:“每家不低于150两”
    花氏就呆了,那嘴都合不住了。她这么精打细算为什么呀。
    陈屠户磨着刀喊:“继祖,继祖,去找你小婉姐姐,让她开卤锅,一会我送肉她卤,请全村人吃肉。”
    “哦,好”
    花氏追到院门喊:“继祖啊,你好好同你婉姐姐说,她不同意,就说就说我们家付银子。”
    陈屠户回头看了她一眼,那裂着的嘴,笑的更开了。
    在家里的另外三个孩子也都笑了,真好,娘亲也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