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暂缓称王,秘扩实力
作者:一道启玄   大明仙赋最新章节     
    ——书接上回——
    朱元璋回忆中……
    元朝至正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幕低垂,寒风凛冽,滁州城内外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与沉重。
    郭子兴,这位曾引领义军风起云涌的豪杰,终究未能抵挡住岁月的侵蚀与战乱的摧残,于这一日,于无数将士的悲痛目光中,悄然离世。
    郭子兴的离去,如同天际划过的一道流星,璀璨而短暂,消息传开,整个军营瞬间被一股凝重的氛围笼罩。
    营帐内,小明王韩林儿的诏令如同惊雷般炸响,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接任都元帅之职,而其妻弟张天佑则被授予右副元帅,至于朱元璋,则被赋予了左副元帅的重任。
    然而,这看似合理的安排背后,却暗流涌动,权力的天平并未因一纸诏书而真正平衡。
    名义上,郭天叙身为都元帅,理应是军中无可争议的领袖,右副元帅张天佑的地位亦在其左副元帅朱元璋之上。
    但在实际操控中,这一切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滁-州与和-州的军队,早已在朱元璋的精心经营下,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
    这些士兵,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对朱元璋充满了无比的敬仰与忠诚。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虽然名义上屈居左副元帅,但实际上,他早已成为了军中真正的灵魂人物。
    此刻的军营,虽表面平静,实则暗藏波涛。
    朱元璋不甘于仅仅作为小明王麾下一枚棋子,那份对权力的渴望如同野草般在他胸中疯长,难以遏制。
    然而,面对韩宋势力如日中天,其麾下铁骑纵横四野,所向披靡的盛况,朱元璋深知,此刻的隐忍与蛰伏,是通往霸业之巅的必经之路。
    以龙凤年号为旗,号令三军,那面旗帜在猎猎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他内心不屈意志的化身。
    朱元璋独自坐于案前,凝视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眼中闪烁着深邃而复杂的光芒。
    徽州谋士朱升(刘伯温)的出现,如同暗夜中的明灯,为朱元璋指明了方向。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简单的九个字,却如同金石之音,在朱元璋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朱元璋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派遣得力干将,秘密穿梭于各地,广开粮源,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稻谷,不仅为军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更让士兵们士气高昂,信心倍增。
    而“缓称王”的策略,则是对朱元璋智慧与耐心的极大考验。
    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只会引来四面楚歌,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他巧妙地隐藏自己的锋芒,表面上依旧对小明王毕恭毕敬,暗中却不断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鸣惊人的那一刻。
    龙凤元年,酷暑难耐的七月,天际边翻滚着厚重的乌云,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朱元璋在和州的营寨内,眉头紧锁,粮仓渐空的消息如同巨石压在他心头,让这位未来的帝王倍感焦虑。
    而与和州隔江相望的太平、芜湖,那是一片肥沃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却遥不可及,只因一江之隔,成了难以触及的奢望。
    就在这时,江面之上,一场壮丽的景象悄然上演。
    巢湖水军的千余只战舰,如同蛟龙出海,划破波光粼粼的江面,它们乘风破浪,不畏艰难,硬生生地在元军的严密封锁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战鼓擂动,号角齐鸣,船上的红巾军将士们士气如虹,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朱元璋闻讯,亲自前往江边迎接这支重要的援军。
    他站在岸边,望着那一只只战舰如箭矢般穿越波涛,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当第一艘战舰靠岸,双方将领的手紧紧相握,那一刻,不仅仅是军队的合并,更是两个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联结。
    合并事宜紧锣密鼓地进行,朱元璋展现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迅速整合了巢湖水军的战斗力,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了准备。
    夜幕低垂,星辰点缀着漆黑的天空,和州军营内灯火通明,将士们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终于朱元璋下令东渡长江,发起突袭。
    巢湖水军的船只载着步马军,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逼近了长江南岸的采石。
    常遇春,这位勇猛无畏的将领,率领精锐之师,如同猛虎下山,瞬间冲破了敌军的防线。
    采石城(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抵御曹魏南下,在建业建立石头城防线)内,喊杀声震天动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常遇春身先士卒,所向披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采石城(建业石头城)终于被攻克,城内粮仓大门洞开,堆积如山的稻米映入眼帘,那是对饥饿已久的军队来说,最宝贵的战利品。
    这一刻,整个军营沸腾了,将士们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朱元璋,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切,眼中既有欣慰也有更深的忧虑。
    在夕阳的余晖下,江面波光粼粼,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革。
    将士们望着满载而归的船只,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和州安逸生活的憧憬。然而,就在这份贪婪与安逸即将吞噬他们斗志之际,朱元璋的身影突兀地立于船头,眼神坚定如炬,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心思。
    朱元璋猛地一挥手臂,声音穿透喧嚣,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砍断船缆,让这一切成为我们背水一战的决心!”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几名亲兵迅速行动,锋利的刀刃划过绳索,伴随着“咔嚓”的声响,船只失去了束缚,缓缓却不可逆转地顺流而下,如同被命运之手推向未知的深渊。
    将士们面面相觑,震惊之余,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退路已断,前方唯有太平城高墙耸立,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璋的身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灯塔,振臂高呼:“我等同生共死,今日不破太平,誓不罢休!”
    鼓声雷动,号角齐鸣,士兵们被这股激昂的士气所感染,纷纷怒吼着,仿佛要将积压已久的愤怒与勇气全部倾泻而出。
    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与溃败。朱元璋亲自披甲执锐,冲锋在前,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成为了最耀眼的旗帜。
    经过一番激战,太-平城终于被攻克,城门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轰然倒塌。
    朱元璋踏入城内,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土地。
    为了巩固胜利果实,朱元璋立即着手整顿军纪,他站在城头,声音响彻云霄:“我朱元璋治军,纪律严明,违令者,斩!今日有违军令者,已就地正法,望诸将士以此为戒!”
    话语间,一股凛然正气弥漫全城,让百姓们看到了新主的决心与威严。
    随后,朱元璋迅速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元帅,并慧眼识珠,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共同治理这片新得之地。
    一时间,太平城内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对朱元璋的军队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而朱元璋,也在这片土地上迈出了他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步。
    元朝至正十六年三月,春寒料峭,长江三角洲的晨雾如同厚重的纱幔,遮掩着即将爆发的风暴。
    张士诚的旗帜在晨曦中猎猎作响,如同战神的号角,引领着千军万马,对江南元军的防线发起了势不可挡的攻势。
    战鼓震天,马蹄声碎,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不屈的意志。
    与此同时,朱元璋,这位未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正站在江边,目光如炬,凝视着对岸的集庆城。
    此战不仅关乎领土的扩张,更是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关键一步。随着一声令下,水陆大军如潮水般涌向集庆,战舰破浪前行,士兵们吼声震天,誓要踏破元军的防线。
    经过两日的激烈鏖战,第三日的黎明,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朱元璋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了陈兆先驻守的坚固军营。火光冲天中,三万六千名敌军士兵放下武器,选择了归降。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投降背后,却暗流涌动,降军之中,疑虑与不安如同野草般疯长。
    朱元璋深知,若不及时稳定军心,这数万降军随时可能成为溃堤的洪水,反噬自身。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降军中精挑细选出五百名身形矫健、眼神坚定的勇士,赋予他们无上的荣耀,将他们编为自己的亲军,亲自指挥,夜以继日地守卫在营寨周围。
    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胆识与魄力,更在无形中向所有降军传递了一个信息:信任与忠诚,将换来同样的回报。
    而朱元璋,则只身一人,仅携亲兵统领冯国用,于营中灯火阑珊处,消息迅速传开,疑虑与不安如同晨雾般被阳光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朱元璋的敬佩与忠诚。
    这一夜,不仅稳固了军心,更在降军心中种下了归心的种子,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每一刻都紧绷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不到十日之限,朱元璋麾下的铁骑如同不可阻挡的洪流,冲破了集庆城坚固的防线,城门轰然洞开,宣告着这座城池的易主。
    城内百姓目睹此景,先是愕然,继而是一片死寂,随后,在朱元璋深邃而坚定的目光中,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进城之后,朱元璋立即颁布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的政令,他的声音通过传令兵的呼喊,响彻在集庆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亲自走街串巷,与百姓交谈,承诺重建家园,恢复秩序,那份真诚与决心,让原本惶恐不安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
    集庆城,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古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并更名为应天府,寓意着它将成为新秩序的起点。
    消息传至远在千里之外的小明王韩林儿耳中,他震惊之余,更对朱元璋的军事才能与威望刮目相看。
    于是,一道旨意自朝廷飞马而至,不仅擢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更是在不久后,再次加封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权柄之重,一时无两。
    朱元璋在应天城内,也迅速构建起自己的权力架构,设立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任命廖永安为统军元帅,统领兵马,巩固防务;而李善长则被委以重任,担任左右司郎中,辅佐政务,两人一文一武,成为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烽火并未熄灭。
    耿炳文,这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不负众望,率部攻克长兴,捷报频传;而徐达更是势如破竹,常州城在他的猛攻之下,很快便宣告失守。
    朱元璋本人,更是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精锐之师,向着宁国进发,所到之处,敌人望风而逃,无人敢撄其锋。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还有一段插曲同样令人热血沸腾。赵继祖率部奇袭江阴,智勇双全,以少胜多,成功克城;而徐达在常州之战后,并未停歇,他率军疾驰,目标直指另一重镇。
    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城、徐达攻克常熟城。胡大海攻克徽州城、常遇春攻克池州城,缪大亨攻克扬州。
    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攻占衢州、胡大海攻占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
    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