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慈禧(十)戊戌变法
作者:史嗑郎王   封建历史女权人最新章节     
    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这一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和愤怒。尤其是那些充满爱国情怀,关心国家命运的年轻一代,他们对这个结果,感到震惊和痛心。
    这些年轻人普遍认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竟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而且还要被迫割地赔款,实在是奇耻大辱。此外,一些文人墨客,也对此表示出极大的愤慨。他们通过诗词、文章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并呼吁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侵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谭嗣同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这次上书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但却反映了当时广大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不仅引发了广泛的民族危机意识,还激发了人们对于改革和振兴国家的渴望。同时,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此时,来自全国1300个举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在光绪皇帝签约盖章几天之后,以康有为为首的这波人,联名上书。要求朝廷,拒绝求和,通过变法改变落后的面貌。这一份千人谏言书,在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
    这一次康有为的上书,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光绪皇帝心中的黑暗角落,他深深地被触动了。这份上书,不仅展现了康有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强烈忧虑,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光绪皇帝内心深处,那扇紧闭已久的大门。
    然而,与此同时,慈禧太后却对此几乎无动于衷。她的心思完全放在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力上,对于任何可能威胁到她地位的事情,都保持高度警惕。
    在她眼中,康有为的上书,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丝毫不能影响她追求权力的决心。她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立场,不顾国家的利益和民众的呼声,一意孤行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宫廷内部的气氛愈发紧张,也为未来的变革,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公元 1896 年六月,天气炎热,蝉鸣不休。光绪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的妹妹,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突然病重,不久便病逝了。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宫廷,也让光绪皇帝,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失去了母亲,同时也失去了与慈禧太后之间,最后一丝亲情纽带。
    叶赫那拉氏一直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桥梁,她既是光绪皇帝的生母,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她的存在使得两人之间,还有一些亲情的联系,但现在她走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极点,而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的控制欲,也越来越强。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彻底的决裂。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预示着清朝政治局势的进一步动荡。
    自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犹如一道惊雷在中华大地上炸响,让西方列强,得以彻底看清了此刻大清王朝的积贫积弱,腐朽不堪的现状。这一条约的签订,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了列强们,无尽的贪婪和野心。
    自 1895 年之后,列强们犹如一群饿狼,纷纷扑向中国,这块富饶却虚弱的土地,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沙俄,这个北方的巨熊,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地缘优势,强行占领了中国大片的领土,将其贪婪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的东北和西北边疆。
    德国,这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也不甘示弱,在山东等地,强行划定势力范围,肆意掠夺资源和财富。
    在此时期,大清王朝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国外,列强们的侵略和掠夺日益加剧,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被肆意践踏。大清王朝已然成为了外国列强手里的软柿子,任人揉捏。谁有需要,就来捏一下,攫取一些利益。
    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或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通商特权,或直接侵占港口城市,设立租界,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而慈禧和她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只要能够稳住她们自己手中的权力,便可以不择手段地牺牲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对国家的命运,毫不关心,只关注自身的权势与地位。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压异己力量,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尊严,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福祉都被抛诸脑后。他们宁愿通过卖国求荣来换取权力,将国家的利益拱手让给外敌,只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这种卖国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主权,更深深地伤害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这些卖国贼们,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好处。他们不顾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顾眼前的私利,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样的卖国行径,让人痛心疾首,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那个时代黑暗现实的深刻反思。
    可是,作为名义上的一国之主,光绪皇帝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日益加剧,他再也无法坐视不管,无法容忍国家,在这样的困境中继续沉沦。他那忧国忧民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改变现状的迫切渴望,他深知国家若再不革新图强,必将走向灭亡的深渊。
    于是,在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的积极牵线之下。康有为那充满革新精神和进步理念的新潮思想,如同传递希望的火炬,一次次地被送到了光绪皇帝的手上。
    康有为所提出的变法图强的一系列举措,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为迷茫中的光绪皇帝,指明了方向,正合光绪皇帝,想要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心意。
    于是,光绪皇帝毅然决然地开始暗中支持,康有为发起变法。他在重重压力和险阻之下,秘密谋划,精心布局。而康有为也凭借着光绪皇帝的支持,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心怀壮志的有识之士,他们共同组成了维新派。
    维新派的诞生,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破土而出,他们怀揣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准备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去冲破旧势力的束缚,为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崛起而奋力拼搏。
    公元1898年6月,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照亮了古老的北京城。这一天,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光绪皇帝,发布了定国是诏,标志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维新派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试图打破陈旧的束缚,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的改革,对许多守旧的理念,发起了挑战。
    光绪皇帝的新政诏书,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一道道地发往全国各地。这些诏书充满了激情与决心,它们呼吁人们,抛弃陈旧的观念,拥抱新思想,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
    在政治方面,维新派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削弱封建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他们鼓励发展工商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培养现代化人才;在军事方面,主张建立新式军队,提高国防实力。
    这场变法犹如一阵春风,吹拂过古老的中华大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活力。然而,守旧势力却对此深感恐惧和不满,他们视维新派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在宫廷内外展开。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新的法律制度尚未稳固,便引起了那些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这些保守势力,主要由顽固派组成,而这些人大多身居高位,他们对变法充满抵触情绪。
    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慈禧太后视为领袖,唯其命是从。因此,尽管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政令,但它们基本上就像是一堆废纸,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施。
    反过头来,慈禧太后一派人物,感觉到了变法带来的威胁,慈禧便立马开始着手布置。首先,她让自己的心腹荣禄,站住直隶总督的岗位,控制好京畿周围的兵权。
    荣禄作为慈禧太后的忠实支持者和亲信,他的地位和权力,对于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至关重要。通过让荣禄担任直隶总督这一关键职位,慈禧太后确保了对京城周边地区,军事力量的牢牢掌控。这样一来,即使光绪帝有任何异动,或试图推行变法改革,慈禧太后也能够迅速调动军队予以镇压。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对朝廷上的人事,进行了精心调整。她撤换了一些与变法派关系密切的官员,并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
    这些新上任的官员,大多忠诚于慈禧太后,他们会在政治上,对光绪帝形成制约,使得光绪帝无法轻易推行变法。这种人事安排旨在削弱光绪帝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慈禧太后的权威。
    通过以上措施,慈禧太后希望能够更好地,牵制住光绪皇帝。她意识到变法运动,可能会削弱她的权力和地位,因此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她相信通过控制兵权,调整人事,可以有效地遏制光绪帝的变法势头,保持自己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地位。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却加剧了宫廷内部的紧张局势,使得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时的光绪帝,正处在改革的兴头上,自然也是不肯服输。他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罢免了一些,慈禧太后一派的官员,并迅速任命了一批,维新派的官员上任。这些新上任的官员们,充满了热情和决心,他们积极推动着改革的进程。
    然而,光绪帝的行动,并没有止步于此。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将那个经常阳奉阴违,对改革态度消极的李鸿章,从总理衙门赶了出去。这个举动,无疑是对慈禧太后权威的一次直接挑战,也是对那些反对改革势力的一次有力回击。
    这一系列的举措,就像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慈禧太后的脸上。她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心中的愤怒难以抑制。
    她开始意识到,光绪帝已经不再是那个唯命是从的傀儡皇帝,而是一个有主见,敢于挑战她权威的对手。这种情况让慈禧太后感到不安,她担心自己失去对朝政的控制。
    盛怒之下的慈禧太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用拳头解决光绪皇帝的任性。她觉得这个小皇帝,越来越难以控制,必须要给他一个教训。
    而光绪皇帝也感觉到了危机,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自由和权力,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恐怕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决定向外界求助。他偷偷地写了一封密信,给维新派康有为等人,告诉他们自己的处境,并请求他们想办法营救自己。
    康有为收到光绪皇帝的密信后,感到十分震惊和忧虑。他意识到事态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不能及时挽救,不仅光绪皇帝会遭遇不测,整个变法事业,也将付诸东流。因此,康有为立刻召集了其他维新派成员,商讨应对之策。
    无奈之下,走投无路的康有为等人,在百般思索之后,将那渺茫的希望,寄托在了拥有一定兵权的袁世凯身上。他们认为袁世凯手握兵权,或许能够成为他们扭转局势,实现变法图强理想的关键力量。
    光绪皇帝也怀着满心的期待和忐忑,几次亲自接见袁世凯。在那一次次的会面中,光绪皇帝言辞恳切,目光中充满了对袁世凯的信任和期望,他殷切地希望袁世凯,能够利用手中的兵权,成为自己和维新派坚实的后盾,助力他们剿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派。
    不曾想,袁世凯这个看似忠诚可靠的人,实际上却是个见风使舵,背信弃义的小人。他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前途,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光绪皇帝。他转身就向慈禧太后告密,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计划,和盘托出。
    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后,更是铁心一横,怒火中烧。她那原本就对变法心怀不满,对权力极度贪恋的心,此刻变得更加冷酷无情。
    随即,她以强硬的手段,宣布重新训政,再次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她还下令大肆抓捕,维新派代表人物,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投入狱中。
    同时,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断绝了他与外界的联系,使他失去了自由和权力,变法运动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陷入了绝境。
    就这样,这场由光绪皇帝主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夭折了。由于这次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因此历史上又称之为“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而导致这场变法戛然而止的正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与策划并发动宫廷政变了。
    通过这次血腥而残酷的政变,她以极其强硬和决绝的手段,基本宣告了光绪时代的落幕。慈禧太后犹如一只凶狠的雌狮,凭借着多年在宫廷中,积累的权谋和威势,通过对光绪皇帝进行严密的软禁,将其困于一方狭小天地,使其失去了自由和行动的权力,从而再次趾高气昂地走到台前,独揽大权,掌控着国家的命运走向。
    当然,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对于光绪皇帝的愤怒和怨恨,达到了极点,简直是恨得牙痒痒。在她眼中,光绪皇帝的变法,主张是对她权威的严重挑衅,是对她所坚守的旧秩序的巨大冲击。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彻底打压光绪皇帝,消除他的影响力。
    于是,她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妄图让他来取代光绪皇帝。这一举措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己亥建储。
    这一事件引发了朝廷内外的巨大震动,各方势力对此议论纷纷。然而,慈禧太后却一意孤行,全然不顾国内外的舆论压力,执意推行她的计划,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继续把控着清王朝的命脉。
    但是,这更换皇帝的事情,却遭遇了巨大的阻碍。列强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一计划,表现出了明确的反对态度。他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这种随意更换皇帝的举动,可能会引发中国社会更大的动荡,从而影响到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为了不得罪列强,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外交冲突和国际压力,慈禧太后纵使心中再有不甘,也只好暂且作罢。她深知列强的实力和影响力,明白与列强对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只能无奈地压抑下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至此,帝后两派长期以来的激烈相争,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凭借着其深厚的根基,强大的势力,以及圆滑的政治手段,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他们顽固地坚守着,旧有的制度和传统,拒绝任何实质性的变革,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置于危险的境地。
    晚清朝廷,就这样再次与变法图强的宝贵机遇,失之交臂。原本可能带来转机和希望的变革,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国家继续在腐朽和衰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清朝的统治,也在这一次次的错失中,逐渐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崩溃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