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南华新气象
作者:雯织天华   穿越1945超能力建设秘密基地最新章节     
    然而不管王灿文如何想的,依然还是只能坐在下面听着马琦的政务工作安排。
    马琦上位后,对南华的科技发展路线做了调整,对民营企业进一步进行了开放。
    南华的国有企业虽说发展的很好,在技术领域都领先世界,但是这种国有企业总会因为流程众多和人员问题导致反应缓慢。
    对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在马琦看来完全是不合格的。
    这是国营企业的缺陷,而且是很难更改的缺陷,如果更改,长时间后,必然导致更严重的结果。
    马琦之前一直是负责这一块的,思考过很久这些问题,如今这个开放政策,也是他在上位之前和族长深入交谈之后,族长同意了的。
    说南华是家族国家,但其实运行模式反而更像是红色阵营的国家,各种工业力量全部都是国营,对人民的待遇也非常的好。
    马琦并不是想要更改这一点,而是用民营的活力,给国企做补充。
    经过一周的探讨,南华发布了新政府第一条国家政令。
    关于开放民营企业的文件。
    这份文件一出,在南华的商人圈子里面引起轩然大波。
    南华的商人其实很难受,毕竟南华以前的商业环境是受限的。
    你想要发展制造业或者其他产业,别想,根本不可能。
    先不说你压根就注册不了这种公司,就算让你注册了,那些国有企业圈子你根本融入不进去,什么都买不到何谈发展。
    很多南华的商人,在服务业,餐饮业等产业赚到钱后,都会选择去周边东盟国家开设大型集团公司。
    别看在南华他们不起眼,但背后的经济体量可不小。
    如今南华开放民营企业发展,这些有心的商人立刻就跑去政府进行了注册。
    一时间,大量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在南华发展。
    他们自己设计,然后去国营企业买配件组装,就可以发售了。
    就像是电动汽车,南华国营厂这么多年才更新了4款车子的外形。
    但是在开放民营后,短短一年时间,南华的电动汽车百花齐放,各种外观的都出来了。
    甚至打的国营电动汽车厂跑去上面告状。
    然而马琦并没有理会这些告状,在他的安排下,国营企业渐渐地转变成为了配件供应商,技术服务商。
    更深入的扎根于技术底层产业。
    在77年的时候,一件对世界影响很大的变动出现了,美国宣布,美元正式和黄金脱钩。
    美国为了和新元竞争,迟迟没有和黄金脱钩,但是美国如今的经济情况很是艰难,黄金储备甚至快要见底。
    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和新元竞争了,在不和黄金脱钩,他们的经济都能被直接拖死。
    脱钩之后,美元直接开始了大放水,强行将世界绑架,稳定他们国内的经济状况。
    在原本历史中,各国在美国国力的压力下,不得不接受这种美元经济。
    但是如今可不一样,南华的新元虽说不是完全挂钩黄金,但也是半挂钩的。
    只不过对于黄金兑换限制比较高而已。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南华的货币始终保持着稳定,一时间,大量国家开始储备新元作为国际货币。
    而新元对外的数量并不多,导致新元加速升值,和美元一上一下。
    如今一百新元都可以换到两百多美元了。
    马琦不得不对新元进行政策干预,这种无节制的升值不利于南华经济发展。
    首先,南华新元开放了更小面值的钱币。
    一分之下,开放了厘和毫。
    一分可以换十厘,或一百毫。
    另一方面,新元也开始大放水,大批量的新元用于购买各国的各种产品。
    这些新元的大量流出,让国际上对新元的需求得到一定的缓解。
    也让新元没有无节制的升值下去。
    虽然南华政府很是难受,但民众可开心坏了。
    他们原本的工资,购买力再次提升,工资没有增加,但是生活却好了一大截。
    以前南华用的都是分币,而如今,南华则开始用上了厘和毫。
    而一百元这种新币,民众几乎已经不再使用了,毕竟面额太大了,普通消费根本就用不上,多用于企业商业之间的交易。
    南华经济规模因为货币和民营企业的活力迅速增加,仅仅77年一年,经济规模增长便暴增21%
    迅速超越欧洲国家,成为了美苏之后经济规模第三的存在。
    美苏对其势力的吸血这一点,是南华比不上的。
    主要是东南亚这些废物连吸血都不配。
    马琦上任之后,也想改变这一点,但是一年多的时间,他明白了,有些人确实是不配啊...
    对于东南亚这些国家,如今已然变成了南华的原材料供应国,主要发展方向便是农业和矿业。
    早些年的基础产业转移计划也被马琦扔到了一边。
    只有澳大利亚和泰国还保持着一定的工业发展,至于其他东盟成员国,很满足于作为南华的基础原材料供应国家。
    离得近,南华需求又大,有多少南华都可以消费得了,怎么赚钱不是赚呢,干嘛要吃力不讨好的去发展工业。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这么想也是被南华给逼的太难受。
    产业转移计划推进缓慢,民众和南华两边给他们压力,国内民众不喜欢这种天天准点干活,又累又煎熬的上班,南华又催着赶紧落实基础工业发展。
    上下思想完全是对立的,他们夹在中间很是苦恼。
    如今南华转变了方向,他们这些领导人反而舒服了。
    这一年南华急剧膨胀的民营企业不光在国内展开竞争,也纷纷走出南华,在东南亚开始了竞争。
    他们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这三国和南华交界的边境城市建立各种工业工厂。
    大量雇佣三国的人进入工厂。
    这些民营企业的人离开南华,作风都变得不同了。
    勾结三国政府人员,直接抓人来工厂上班,工资待遇每个月只有3新元。
    极端的压缩了产品的人力成本,电脑这些东西,价格都被他们给再次压下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