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晟毕恭毕敬地拿出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的的写满了人的名字。
“回太子殿下,三日前,臣已经将训练好的密探依次派出去,这些名单上的人,全都是生面孔。”
李煜反问:“生面孔?能否打入敌人内部?”
孙晟一笑,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密探很少能够渗透到对方内部,真正提供消息的,主要是我们收买的人,名为密探,实际上最主要的工作是传递情报。”
接着,孙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南唐的情报网。自从烈宗李弁称帝以来,情报工作主要由军机司负责,枢密院也负责一部分情报分析工作,此外,各地节度使、直隶军营也有探马,整体上编制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
时过境迁,到了现阶段,由于南唐战事失利,情报机构遭到很严重的破坏,金陵最主要的情报机构变成了提举司,这个部门收集的情报很杂乱,除了军事方面的之外,更多的则是自然灾害、风土人情、社会动态等。
但同时,几乎各国都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情报组织,那就是商人,这些人本就常年游走于各国,接触的人三教九流,获得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孙晟派出去的密探,也多以商人身份作为掩护。
李煜了解情况后,喜忧参半,又问道:“汴梁那边的情况,能够应付得了?”
孙晟沉吟了一下,说道:“有些麻烦,牵涉到兵部,还会触及勤政殿的权力,臣安排不了。”
安排不了,不是不能安排,李煜略一揣摩了这句话,转头看向了李平。
“李卿,吏部的任命没有下来吗?”
早在决定任用孙晟作为自己的“专职情报员”时,李煜就想到了他的职务太低的问题,一个着作佐郎显然是不能掌管整个情报系统的,于是让李平以卫尉寺的名义举荐孙晟为“参知政事”,这是南唐文职当中的三品大员。
李煜仍然处在“太子监国”的地位,他还不能直接任命官员,李平是卫尉卿,专门侍奉国主的,由他牵头举荐比较有分量。
李平起身,说道:“举荐文书早已经递上去了,只是……殿下,难道你忘记了,能够决策之人前不久才离开金陵。”
李煜猛然想起来,当今吏部尚书是殷崇义!
他揉了揉脑袋,怪自己太心急了,吏部这样重要的朝廷部门,此时根本就不在金陵,而是跟着自己的老爹一起去了洪州。
“此事,从长计议,眼下最重要的是打通幽州地界的情报网络,与萧衍保持消息畅通。”
“这个,太子殿下不必多虑,契丹使节离开之前,已经与我朝互换信鸽、海东青。”
李煜很满意,看来,刘政咨是一把不错的刀。
“还有,刘卿,礼佛之事,办得如何了?”
李平、孙晟二人没有参与到太常寺的事件,自然对“礼佛”的意思不理解,还以为是李煜好佛之心又起来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依然安排妥当,届时,会与进贡的队伍一同前往汴梁。”
“很好,此时要做的周密一些,尤其不能让张洎发现端倪。”
“殿下放心,此事绝不会泄露。”
李平按耐不住,开口道:“殿下,此次礼佛,怎么会牵涉到汴梁纳贡?”
未等李煜开口,刘政咨就先回复道:“李卫尉,我等,各司其职就好……”
孙晟是比较机灵的,听到进贡与礼佛一起前往汴梁,就猜到背后的事情不简单,他也示意李平不要多问。
看到三人反应,李煜有一种当教父的感觉,他微微向李平点头,反问他:“李卿,让你调查的事情如何了?”
李平这才想起自己的任务,赶紧拿出两份名单,毕恭毕敬地递上去。
李平调查东西,实际上是三人中最重要的,一份是金陵周边的有名寺院和僧侣,一份则是整个南唐富可敌国的商人和地主。
“李卿辛苦了,这么快就整理出来,不过,还要继续深入调查,孙卿可给予你协助,记住,我要这些人的把柄。”
“臣领命。”
刘政咨见李煜心情转好,犹豫着,是否要把心中所想说出来。李煜一边审视名单,连头都没抬,说道:“刘卿,有话直说,你们三人都是我的心腹,日后国家大事,少不了你们参与,不必有什么顾虑。”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什么帝王之术、安抚臣子,而是李煜作为一个穿越之人,对于古代那种繁文缛节、官场习气很看不惯。
“臣惶恐……殿下,剩下的人,该作何处理?”
李煜翻看名单的动作停了下来。
“契丹使节事件”牵扯众多,单单是军队中的低级将领,前后加起来也有上百个,若是加上他们的裙带关系、亲人朋友,最少估计也有上千人。
像是扈大军、张会战、耿辉、刘彦青等人,皆是杨凯与荆斌直接供述出来的,必然是要除掉,可剩余的人,难道也一刀切了?刘政咨虽然胆大,也算是个合格的酷吏,可他面对这么多人命,仍旧不敢私自做主。
但又不得不佩服,刘政咨的政治敏锐性,远比李平、孙晟要高,甚至说,比起韩熙载、严续等人也不差,他已经意识到一直默默无闻、一贯示弱的李煜,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可怕力量。相比之下,南巡洪州的中主李璟,以及一众肱骨大臣,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本太子手下,没那么多人啊……”李煜感叹一句。
没错,如果不杀掉这些人,就需要有人专门监视,可自己处在“太子监国”的境地,能够调动的人太少了。如果全部干掉,一来动静太大,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二来妄造杀孽,很多老少妇孺并没有什么过错。
刘政咨听出了弦外之音,小心翼翼地说:“太子殿下,若需要用人,臣可举荐。”
“谁?”
“郑彦华!”
李煜在脑海里检索了一番,才想起这个人。
郑彦华,字孝儒,籍贯福建宁化,出身官宦世家。原为闽国将领,后归降南唐,时任翕州龙威军(水军)总管,隶属宁国节度使的管制之下。
见李煜沉思不语,刘政咨心中不免忐忑,自古帝王之心,难以揣测,莫非是自己做的太冒尖,被太子殿下怀疑了?
事实上,李煜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闽国降将集团。目前军队当中,比较能打的,尤其是水军将领中,一半以上都是南唐灭掉闽国之后归降而来的,包括林仁肇、马崇义、王崇文、李弘义、谢彦,以及刚被推荐的郑彦华。而且,李煜担忧的并不是这些人结党营私,因为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几乎所有闽国降将都比较忠于南唐,就比如郑彦华,在后周郭荣“第三次南征”时,拒周水师于淮南地区,历经大小数百战,宁死不屈,全身负伤就五十多处。
李煜担心的,是如何摆平闽国降将集团与杨吴旧军阀集团之间的冲突。
当下,南唐朝中势力大致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闽国降将集团,二是“衣冠南渡”的文人集团,三就是杨吴旧部。“杨吴”是指杨行密建立的南吴政权,也是南唐的前身,想当初,自己的祖父李弁是杨行密的义子,杨吴旧部中代表人物包括周宗、皇甫晖、张颢等,虽然实力依然削弱,但扔不可小觑,尤其众多子嗣仍在军中,他们与闽国降将之间势同水火。
至于“衣冠南渡”的文人集团,领袖人物是韩熙载,这些人虽然十分活跃,但能够掀起的风浪不大。
“太子殿下……”
闻听询问,李煜微微颔首,对刘政咨说:“此人堪用,不知,刘卿你如何打算?”
皮球踢回去了,你既然推荐了,就把想法一并说出来吧!
刘政咨稳了稳心神,说道:“富春江畔有一所去处,名曰浮云县,汉景帝时期设置,但多年来无人打理,周边荒山、荒地众多,距离翕州一百二十余里。”
“你的意思是,将人口迁徙此处?”
“不止如此,相比将来太子殿下登基,需要安顿的人很多吧!”
“你的意思,是让郑彦华去当县令?他可是军功赫赫的武将,此事……”
“太子殿下请放心,我前去游说,必然办妥。”
“此事再议吧!”
李煜受到了启发,突然想起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此事还需要细细揣摩。
四人谈到东方泛白,方才散去,李煜站在白莲居的窗前,对着外面吐出一口浓浓的白气。
显德七年的第一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