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大唐,新皇登基
作者:福气泥娃娃   大唐之国舅纵横最新章节     
    窦乐与李建成相见。
    李建成穿着东宫的太子袍服。
    窦乐呢。
    穿着一件很简单的,以紫色打底,背后用金丝绣出八卦图的道袍。
    见到窦乐穿道袍,李建成以晚辈礼,三次施礼。
    史官记载。
    第一礼,为东宫太子见大唐国舅之礼。第二礼,外甥见舅舅之礼。第三礼,晚辈见天师之礼。
    而后,国舅与东宫太子,李建成挽手上车,同驾扶灵柩回宫。
    接下来,便是葬礼了。
    然后窦乐公布诏书。
    李建成登基。
    李承道立为太子,开府,赴河湟谷地学习五年。
    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月之后。
    长安,城南,原南山马场。
    这里距离宗圣观最近,改为一处护卫营区,为道兵。
    这些人,不属于国舅府,属于宗圣观的护卫。
    名义上的。
    因为他们的给养、军饷都是国舅府在发。
    李建成穿着一件很简单的常服,窦乐穿的还是件粗布衣。
    火锅,兑水的葡萄酒。
    李建成先开口:“舅舅,关于雷音堂的事情,还是舅舅亲自来管吧。”
    窦乐放下筷子:“圣人。”
    李建成:“舅舅称呼某为大郎,或是建成都好。”
    “建成,这天下有三个可以称得上命脉的产业。什么叫命脉,高于国运、龙脉、皇权,是文明的基础,什么是文明,想必郑公、崔公等人编撰的《家国》,你应该看过。”
    看过了,李建成也理解,文明、民族等理念。
    中华文明一词,也在窦乐的影响中,加入了《家国》这套书中。
    看李建成点头,窦乐接着说:“通讯,就是我们坐在这里,可以与万里之外的通话,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你说这是仙术也罢,但总归是可以实现的,只是需要花些时间,百年、几百年。”
    窦乐也明白,科技的发展是需要契机的。
    基础科学的知识积累,更是需要时间。
    应用科学,要看需求。
    窦乐:“运输,一日夜行万里,也不是不可能。皇权有这么一句话,十步之外,千里之内。太近,皇帝也是人,太远,你的诏令需要多久可以传到,军队需要多久才能过去,那边发生的事情,有多少朝堂上知道,或是不知道。”
    通讯与运输。
    这两个,李建成懂。
    窦乐:“最后一个,能源。什么是能源,我们用木炭取火可以煮火锅,以煤炭为燃料可以驱动火车。还有更高层次的能源,想达到一日夜万里,就要拥有更高层次的器具,更高层次的能源。”
    窦乐给李建成灌输了初级的产业理念。
    通讯、运输、能源。
    眼下,还不到扯高级产业理念的时候。
    “农业为本,粮田红线,百姓的基础生活保障,最低限度的升迁之路,改变阶层的机会,这天下相对的公平与公正。”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王爵,不封中原。”
    这一句,李建成不太明白,从话里的意思是,大唐的王爵,中原没有封地,那么封在何处?
    窦乐进一步解释:“收回李孝恭的封邑,改赐,他不高兴我来和他谈,给他三千兵马,赐封千里之地,相信他不会有意见。”
    李建成大概明白了。
    中原,狭义的中原,就是以河南道为中心的一大片。
    广义的中原,就是大唐眼下的版图。
    窦乐的想法也很简单。
    将来若有一天,中原王朝出现混乱,那么回归的也是曾经走出去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人允许外族入侵中原。
    哪怕一群被封到域外的王爵们回来一起干掉敢来入侵的人,然后再混战也罢。
    华夏,依旧是华夏。
    因为封到域外的人,依旧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当下,李建成愿意听,窦乐就愿意教。
    不过,李建成不明白的是:“舅舅,王爵封到域外,背井离乡,是不是太可怜了。”
    窦乐反问:“你有几个儿子?先帝有几个?”
    这不用算,都清楚。
    窦乐再问:“你儿子希望生几个,王弟们会有多少孩子,你会有多少侄儿,堂侄。不用多,六十年一甲子,到时候户部能养活得起吗?”
    窦乐是穿越者。
    汉为什么亡、晋为什么亡,至少历史书上有一个答案。明朝呢,宗室占用了多少资源,养活宗室花费多少国库年收入的比例。
    至于唐为什么亡。
    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窦乐在历史书中看到的大唐了。
    窦乐从内心,是想把通讯、运输、能源这三大产业交给李建成的,至少是帮助李建成,建立起属于他的三大产业。
    不过,李建成拒绝了。
    只是拒绝。
    没有理由,也没有就这件事情说太多。
    窦乐也没再问。
    正如李世民放弃了唯一一次成为皇帝的机会那样,机会给了,有没有抓住,在自己。
    没有人会往别人嘴里喂饭。
    窦乐又说道:“当年,你和五姓的契约,是口头约定,还是落在纸上。”
    李建成有点吃惊。
    但想了想,舅舅知道此事,又在情理之中。
    李建成回答:“是口头约定。”
    窦乐说道:“忘记它,这事我和郑元璹他们讲,此事眼下知道的人不多了,也不需要再记下。”
    李建成赶紧点头。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约定对大唐的压力有多大。
    若说舅舅把电报给自己是份天大的礼物。
    舅舅穿道袍回长安,是多大的一份承诺。
    而这份密约,舅舅接了过去,不需要大唐,不需要李氏皇族来承受。
    太重。
    这比任何登基的大礼都重。
    李建成内心是感动的,特别是曾经几乎快要失去太子之位,而且被五姓以及世家放弃,经历过人生最低谷,此时又坐上皇位的他,内心真的是感触良多。
    他也懂,为什么李纲要让他去码头上迎接。
    除了最初攻占长安之外,这一统天下,是舅舅带兵打下来的。大唐的经济繁荣,对外压制,也是舅舅一手造就的。
    眼下,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的那份密约,舅舅又一手接过。
    李建成此时有千言万语,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