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仓颉造字,功德无量
作者:朝游北海暮苍穹   洪荒:截教女仙最新章节     
    在远古洪荒之期,人类尚处于蒙昧初开之时,交流之手段极为有限。
    仅能依赖简单之声音与手势传递些许粗浅信息。
    随着岁月流转,族群不断发展壮大,生活之态亦愈发复杂多样。
    原有的简陋交流方式,已难以承载人们日益增长之需求,对于一种更为精确、更为丰富之交流途径的渴盼,于众人心中愈发强烈。
    值此时代风云变幻之际,有一位名曰仓颉之智者,挺身而出。
    此人乃轩辕黄帝之大臣,于黄帝麾下为官,专司管理圈中牲口之数目、屯里粮食之多寡。
    初始,事务尚简,仓颉凭借过人之记忆,尚能够应对。
    但是随着牲口与粮食数量日增,仅凭头脑记忆,已力不从心。
    仓颉为此深感犯难,遂苦思解决之法。
    初时,他想到“结绳记事”之法,以不同颜色之绳子代表不同之牲口与粮食,绳上所打结头则表示数目。
    当牲口和粮食数目增加时,于绳子上打个结倒也简便,然若数目减少,解结之操作则极为繁琐。
    聪慧之仓颉继而想到,在绳子上悬挂各式各样之贝壳,以替代其所管理之物。
    如此,当牲口、粮食增加时便添一贝壳,减少时则去一贝壳。
    此计甚妙,一连用了数年,仓颉将牲口、粮食管理得井然有序。
    黄帝见仓颉如此能干,遂将部落中诸多事务尽皆交付于他。
    诸如每年祭祀之次数、每回狩猎之分配、部落人丁之增减等等,皆令仓颉掌管。
    然,随着事务愈发繁杂,仓颉渐觉光靠结绳与贝壳,已难以应付。他深知,当务之急,乃是造出更为准确之记事方法,方能满足部落发展之需。
    于是,仓颉怀着为族群创造出一种能够记录思想和经验之符号系统的使命感,开始踏上漫漫求索之路。
    日夜之间,仓颉沉浸于深深之思索,其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执着与坚定。
    可这一伟大之构想,欲实现却困难重重。
    无数个夜晚,仓颉独自徘徊于寂静之山林间,望着那深邃之星空,心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他绞尽脑汁,尝试无数可能,但每一次皆似与心中理想之符号系统相差甚远。
    在仓颉最为困惑之时刻,这一日,仓颉如往常一般于荒野中苦思冥想,试图从天地万物中寻得那创造文字的灵感。
    忽觉不远处似有神秘异动,引得他心头一动。
    抬眸望去,只见两位陌生老人正于地上画写着奇异之符号。
    仓颉心中好奇顿起,缓缓走上前去。
    只见这两位老人目光睿智深邃,犹如那浩渺星辰,举止间透着一种超凡脱俗之气质,仿佛与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此二位老者正是截教乌云仙和金灵大弟子一气道人余元所化。
    他们受金灵圣母之命,前来点拨仓颉。
    早在圣人确立三皇之时,金灵便已未雨绸缪,暗中筹谋三皇功德之事。
    她深知天道运转之玄机,洞察阴阳变化之微妙。
    而仓颉造字这一过程,蕴含着天地间莫大的造化之机,
    是除了三皇本身所具之功德外,所能谋划的最大功德。
    仓颉恭敬地拱手行礼,谦卑说道:“晚辈仓颉,拜见二位前辈。观二位仙风道骨,定是不凡。晚辈在此苦思造字之法,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还望二位前辈指点一二。”
    乌云仙微微一笑,说道:“吾观汝心诚志坚,有造化之相。造字之事,关乎天地阴阳之理,需明悟乾坤之道,方能有所成。”
    余元接着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文字之创,亦当遵循此理,方能体现天地之妙。”
    仓颉若有所思,道:“晚辈愚钝,还请二位前辈明示。”
    余元所化之老人微笑着看向仓颉,那笑容中充满鼓励与温暖:“先生心怀天下,欲创记事之法,此乃大义之举。吾等或许能为汝提供些许思路。”
    仓颉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
    他连忙恭敬地请两位老人坐下,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的指点。
    乌云仙首先开口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其形、其性、其理。汝不妨从观察周围之事物入手,提取它们最显着之特征,化为符号。”
    说着,他抬起手,指向不远处的一棵树。
    那棵树高大挺拔,树干笔直地冲向云霄,繁茂的枝叶如同绿色的云朵。
    “比如此棵树,其树干笔直,枝叶繁茂,汝能否想到用何样之符号来表示?”
    仓颉听闻,目光紧紧盯着那棵树,陷入深深之沉思。
    时间仿佛于此刻静止,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其脸庞。
    片刻之后,他蹲下身来,用手中之树枝在地上缓缓画出一个类似树之形状。
    余元接着说道:“不错,但要注意符号之简洁与统一,既要能准确表达,又要便于书写与记忆。阴阳相生,动静相谐,此乃道之根本。汝所创符号,亦当遵循此理。”
    在乌云仙和余元之启发下,仓颉仿佛打开一扇全新之门,其思路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从此,他们三人结伴而行,一同观察日月星辰之运转轨迹,感受山川河流之雄浑气势,探寻飞禽走兽之独特习性。从这些自然之物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灵感。
    有一次,仓颉看到一只色彩斑斓之鸟在松软之土地上留下一串独特而规律之爪印。
    那些爪印错落有致,形状优美。就在这一瞬间,仓颉之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到可以用类似之符号来表示鸟类。
    他兴奋地在地上比划着,眼中闪烁着激动之光芒。
    在之后之日子里,仓颉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文字符号之创造中。
    他反复琢磨每一个符号之形状和意义,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有时候,为了一个符号之完美呈现,他会在地上画写数百遍,直至满意为止。
    日月交替,星辰流转,仓颉历经无数艰辛,终于,一套初步之文字符号逐渐在其笔下成形。
    那一个个符号仿佛拥有着生命,它们承载着人类之智慧和情感,即将开启一个全新之时代。
    金灵久居洞府,却一直心系仓颉造字之事,时刻以神念关注其进度。
    此刻,当那关键之刻来临,仓颉笔走龙蛇,一个个奇妙的字符跃然于世,金灵内心震撼且激动,难以自抑。
    她心中暗叹:“此乃天地间之大造化,仓颉以凡人之躯,悟阴阳之变,通乾坤之理,创此惊世之文字,实乃道之显化。”
    随后,金灵掐指一算,道:“此字一成,当引天地异动,或有祥瑞降临,亦或有魔障丛生。”
    当此套文字符号诞生之须臾,天地之间仿若响起一阵雄浑宏大之轰鸣,其声震彻九霄,直贯幽冥。
    仓颉创此文字之后,竟现“天雨粟,鬼夜哭”之异象。
    上苍普降粟米,乃因世人得此文字,灵智顿开,慧根渐显。
    有此智慧之灵光,便能明悟天地之机,洞悉万物之理,从而创造无尽财富,开拓广袤福泽。
    而鬼夜哭者,实因文字具昭彰之能,可揭露其诸般恶行。
    文字如浩然之光,驱散阴霾邪祟,令其丑恶无所遁形。
    鬼祟邪魅行于暗夜,惧此光明,恐其罪行败露,故而悲哭哀号。
    此乃天道循环,阴阳互济之理。
    文字既出,道运流转,正气昌盛,邪祟自忧。
    与此同时,圣人及洪荒一众大神通者亦感知到这一伟大之成就。
    通天教主于碧游宫中抚掌大笑:“妙哉!仓颉造字,功在千秋。乌云仙、一气道人余元协助有功,当有赏赐。此乃顺应天道之举,为洪荒文明添彩,实乃大善!”
    元始天尊于玉虚宫中微微颔首,言道:“此乃人类之进步,亦是天道之演化。”随后又无奈叹息一声。
    太上老君在兜率宫中睁开双眸,露出欣慰之色:“文字之现,乃文明之基石。”
    女娲西方二圣亦有所感,赞叹不已。
    天降无量功德,堪比两皇证道。
    那功德之光如璀璨之星河,照亮整个世界。
    仓颉沐浴在这功德之光中,身体发生奇妙之变化。
    他从一个平凡之人类,瞬间脱胎换骨,成为一位大罗神仙。
    然而,仓颉虽拥有一身高深道行,却不具战斗力。
    他之心思始终都在那创造之文字符号上,希翼能够让它们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而另一边,在相助仓颉之过程中,乌云仙凭借自身之悟性和努力,修为突飞猛进。
    此刻功德降临,成功进入大罗金仙之境,且道行不断增长,直至大罗中期。
    余元亦凭此突破到了大罗初期,他谨记师尊金灵圣母之教诲,突破大罗初期后,把多余之功德收起。
    此刻金灵双目微闭,运转玄功,试图从这造字的灵光中探寻更深的道韵。
    她喃喃自语:“字者,象也,象者,道之形也。仓颉所造之字,蕴含天地五行之气,阴阳交感之妙,实乃契合大道之杰作。”
    正所谓:
    仓颉造字一担黍,传于孔子九斗六。
    还有四升不外传,留给道士画符咒。
    鬼画桃符君不识,才高八斗有来头。
    孔子识字九斗六,传于弟子整八斗。
    弟子造就五车书,千秋万代永流传。
    从此学富称‘五车’,自古才高曰‘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