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六年,春寒依旧料峭,丝丝凉意还在京城汴京的大街小巷间徘徊。
然而,这座古老的都城却因一场盛大的科考,焕发出别样的热闹与生机。
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士子,他们或意气风发,或神色紧张,怀揣着梦想与抱负,为即将到来的殿试做着最后的准备。
会试,这一场关乎天下士子命运的考试已经考完,在礼部贡院考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阅卷工作。
贡院的围墙高耸,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隔绝不了场内紧张而严肃的气氛。
此刻,贡院深处的阅卷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紧张。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专注而严肃的面孔。
大周朝为了确保科举的公正,防止作弊,可谓是精心构建了一套严密的制度。
糊名制度下,每一份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等关键信息,都被封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考官们面对试卷,就如同面对一位位匿名的神秘来客,只能凭借文章本身的优劣来评判,这就如同在一片纯净的学术天地里,杜绝了因身份背景而产生的偏见。
而誊录制度更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考试结束后,专门的誊录官们便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他们坐在桌前,手持毛笔,一笔一划地将考卷原文一丝不苟地重新抄写。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抄写完毕后,交由勘误官仔细核对,勘误官们瞪大了眼睛,逐字逐句地比对,确保与原文毫无出入。
最后呈给考官们的便是这誊录副本,如此一来,即便考官们想从笔迹辨认考生身份,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
主考官欧阳修,身为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在文坛与官场那都是负有盛名的人物。
他身材修长,一袭官服笔挺,面容清瘦却透着一股坚毅与睿智。
此刻,他神色专注,目光如炬,在桌上堆积如山的试卷间来回穿梭,仿佛一位在知识宝库中寻宝的探险家。
此次科举,他决心要力挽文风,摒弃当下流行的、过于雕琢堆砌辞藻的“太学体”,转而推崇实用文风。
他深知,只有选拔出真正有学识、能为朝廷所用的人才,才能为国家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几位副考官与阅卷官围坐一旁,个个皆是饱学之士。王珪,翰林学士,执掌内外制十八年,朝廷诸多重要典册皆出自他手。
他留着一缕整齐的胡须,此时正轻轻抚着胡须,神情认真,眼神中透露出对学问的严谨与专注。
韩绛,龙图阁直学士,气质沉稳,他身着锦袍,坐姿端正,目光不时扫过桌上的试卷,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思考。
范镇,集贤殿修撰、端明殿学士,学识渊博,他微微皱眉,额头上浮现出几道浅浅的纹路,似在思索着什么,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份试卷的优劣。
梅挚,龙图阁学士,眼神敏锐得如同猎鹰,手中的朱笔不时在试卷上做着标记,那朱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仿佛是这场阅卷盛宴中的独特音符。
阅卷官梅尧臣,身为国子监直讲,以诗才闻名。
他身材微胖,此刻正伏案仔细审阅着每一份试卷,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完全沉浸在文章的世界里。
在一番紧张的阅卷后,几位考官将他们认为最出色的前十名卷子,毕恭毕敬地呈到了欧阳修面前。
对于会试第一名,考官们竟出奇地一致,目光都聚焦在一份试卷上——甲六徐子建的卷子。
欧阳修轻轻展开徐子建的答卷,脸上不禁露出赞叹之色。
经义部分,徐子建对经典的理解透彻得让人惊叹,答题准确无误,显然是对经典着作下了苦功夫钻研。
诗词部分更是一绝,用词精妙,意境高洁,一首《梅花》,将梅花傲雪凌霜的姿态与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阳修轻声诵读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冷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读来仿佛那冰肌玉骨的梅花就在眼前绽放,阵阵冷香扑鼻而来。
那篇《寒窑赋》,文采斐然,以独特视角、深刻道理,让人为其思想之深邃而感叹。
最为出彩的当属策论《平戎策》。
徐子建在文中提出,西夏并非不可攻取,若要成功,当务之急是收复河、湟二州之地,如此便能让夏人腹背受敌。
他在文中还精准指出,武威以南至洮、河、兰、鄯等地,土地肥沃,乃羌人各部生存繁衍之所。
可对这些分裂的羌部各个击破,再加以招抚,待其归顺后,西夏便陷入孤立无援之境,进而控制河西李氏。
欧阳修读罢,不禁拍案叫绝,心中震撼不已。他转头看向其他考官,说道:“诸位,虽说苏轼的论同样出彩,但与徐子建这篇《平戎策》相比,却是天壤之别。在我看来,这篇策论完全可作为大周朝攻取西夏的国策啊!
我欲破例将这策论上交政事堂,诸位大人可有意见?”
“这篇《平戎策》实属难得雄文,下官并无异议!”
几位同考官纷纷表示支持。
他们虽然还没进入大周政事堂,不过作为未来大周朝堂的大佬,最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徐子建这篇策论绝对会和之前那篇《治黄河九疏》一样名震大周朝堂。
在论这一方面,徐子建虽稍居苏轼之后,排名第二,但综合其他各项成绩,凭借全面且出色的发挥,毫无悬念地被推选为会试第一名。
当考官们打开糊名,看到是徐子建,皆无异议。
毕竟,徐子建早已名满汴京,上元节的文会上,他便曾独占鳌头,才情出众,众人皆知。
二三名之争的激烈交锋
然而,关于会试第二、三名,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考官们的目光在甲十三苏轼与甲二十六章惇的卷子之间徘徊。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精彩绝伦,深刻的思想如璀璨星辰,巧妙的行文似灵动游龙。
欧阳修再次展开苏轼的文章,一边读一边赞叹:“你们看,这文章,立意深刻,行文流畅,真乃佳作啊!”
连他这位主考官都不禁为之侧目,在论这一项目上,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只是在经义部分,或许是一时疏忽,被扣了一题的分数。
而他所作的诗和赋,同样尽显才华,排名第二。
综合下来,本被推选为会试第二。
韩绛微微点头道:“苏轼之才,确实不可小觑,虽经义有小失,但瑕不掩瑜。”
章惇的答卷同样出色。论虽没有苏轼那般出彩,但经义满分,诗赋亦是最上等,那篇策写得极为精妙,排名第二。
梅挚皱着眉头说道:“章惇的答卷也十分优秀,经义满分,策论也出色,第二名之争,确实难断啊。”
几位副考官对于第二名的归属,争论不休。
王珪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依我看,章惇经义与策论俱佳,或许更适合第二名。”
范镇却摇头反驳:“苏轼之才,大家有目共睹,论这一项优势明显,不应因经义小失而被排后。”
甚至有人打算将苏轼的卷子往后排。
欧阳修却对苏轼欣赏有加,他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苏轼之才,如璞玉浑金,虽偶有瑕疵,但光芒难掩。我们选拔人才,不能只看一时之失,而应着眼长远。苏轼的文章,有独特的见解与才华,将来必能为朝廷做出大贡献,第二名非他莫属!”
在他的力排众议下,坚定地将苏轼定为第二名,章惇为第三名。
窦卞排名第四,他的答卷在各个方面都亮点频出。虽没有单项成绩特别突出,但整体实力均衡,凭借扎实的功底,在众多考生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欧阳修看着窦卞的卷子,点头称赞:“此子功底扎实,日后必能稳步前行。”
罗恺排名第五,答题时展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考题有着独到的理解与把握。他的答案,犹如在常规路径中开辟出一条蹊径,让人眼前一亮。
梅尧臣不禁笑道:“这罗恺,倒是有几分奇思妙想,不落俗套。”
苏辙,作为苏轼的弟弟,同样才华横溢。此次会试中,他发挥稳定,排在了第六名。他的文章,有着苏家兄弟特有的才情与思想深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智慧,让考官们印象深刻。
王珪笑着说:“苏氏兄弟,果然皆是才俊,一门双杰啊!”
徐坤排名第七,在经义、诗赋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发挥。平日里的积累,考场上的沉着应对,让他取得了这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韩绛评价道:“徐坤稳中求进,是个踏实的孩子。”
张载排名第八,他的答卷中,透露出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对于考题的分析与解答,丝丝入扣,展现出深厚的学识素养。
范镇点头道:“张载对学问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赏。”
程颢、程颐兄弟分别排在第九和第十名。二人的学问向来为人称道,此次在会试中,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学。
他们的文章,蕴含着对儒家经典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彰显着深厚的学术功底。
梅挚说道:“程氏兄弟,日后必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大周朝在确定初步结果后,有礼部官员会将考生的试卷、成绩、名次等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形成详细的报告。
报告中通常还会包括考试的基本情况,如参考人数、录取比例等,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内容。嘉佑六年会试进士科参考举子20万人,录取名额三百八十八人。
礼部作为会试的主持者,会对整理好的省试结果进行严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试卷的批阅是否规范、成绩的计算是否准确、名次的排列是否合理等。审核无误后,礼部会将结果呈递给宰相机构。
政事堂在接到礼部上报的省试结果后,会进行进一步的复核。
复核过程中,宰相及相关官员可能会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如是否有遗漏的人才、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
皇帝会亲自审阅省试结果,包括考生的试卷、成绩和名次等。
皇帝可能会对一些优秀的考生特别关注,或者对某些名次的排列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审阅过程中,皇帝还可能会与宰相及其他大臣进行商议,最终确定省试结果是否有效。
如果在上报过程中或皇帝审阅后发现有争议的情况,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复核。
例如,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或名次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申诉,相关部门会进行重新审查。如果发现考官在阅卷或评定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也会对结果进行重新评估。
会试一个月后,众位考官将录取最终名额以及上榜考卷上呈礼部以及政事堂,最后由嘉佑帝和相公们核实会试结果。
这次会试结果,嘉佑帝和诸位相公倒是没什么异议。
反倒是徐子建的《平戎策》在政事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日,政事堂内气氛热烈。宰相韩章坐在主位,神色凝重。
副相文彦博手持徐子建的《平戎策》,兴奋地说道:“诸位,这徐子建收复河湟的计划,若能施行,对我朝边疆局势大有裨益啊!”富弼也点头称是:“不错,此计若成,西夏便不足为惧。”
然而,韩章却摇头说道:“文相、富相,庆历年间,我大周朝损耗太多,如今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不应轻启动边事啊。一旦战事开启,百姓又要受苦,国家财力也将吃紧。”
副相申时宁也附和道:“韩相所言极是,边疆安稳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
几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最终,还是要等嘉佑帝定夺。
而这场关于科举结果与边疆策略的讨论,还在继续,它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大周朝的朝堂之上,激起层层涟漪,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