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老庄之学
作者:一小水滴   明末:大周太祖最新章节     
    五日后,一封来自昌乐县的密报传到了济南城的卫道手里。卫道看了手中的情报,立马朝着商行的位置走去。
    “公子,安丘县可能出问题了。我们派去赈灾的人自从进了县衙后,整个安丘县便开始严禁外乡人离开安丘。县城的人出入也要严加盘查,没有正当理由,一概不放行。”卫道双眉轻蹙,满脸的担忧,不知如何是好。
    “让行动处的人过去吧。星夜兼程,快马加鞭的话,第二日应该就到了。”刘卓不紧不慢的说道。
    “若是与安丘县衙的人起了冲突,我们的人要不要留手?”卫道小心翼翼的请示着,丝毫不敢擅自做主。
    “连巡抚衙门的人都敢扣,这些人以后什么不敢做?告诉行动处的人,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刘卓抬头瞟了一眼卫道,目光森冷锐利,令人不寒而栗。
    “属下明白。”卫道答道。
    “还有,安丘的麻烦处理后,让崔世英把这封信送给兖州知府。”刘卓压低声音道。
    “好。”
    收到命令的卫道立马返回驻地,与黄大中商议派何人前往安丘县执行任务。
    而商行中的刘卓又继续陪着儿子读书。以往,父亲劝自己多读书,可一晃几年过去了,却甚少有时间去看。如今陪着儿子读书,感悟却是不太一样了。
    “大人,您对老庄之学有兴趣自无不可。但是,丰儿还年幼,若是自幼耳濡目染,怕是不利于以后的科考仕途。”看清了刘卓手中的书后,苏若莹硬着头皮上前劝说道。
    “他才六、七岁,还看不懂这些东西。就算是受到了影响,也没有什么不好。至于科举一途,那就顺其自然,考上与考不上和他的努力息息相关,与看什么书无关紧要。”刘卓却是一脸的满不在乎,毫不在意的说着。
    “大人,您也是参加过科举的,考试内容也是以四书五经等内容为核心。老庄之学不仅与社会上盛行的理学格格不入,而且与圣人之言背道而驰。”
    “长此以往,丰儿的想法必定会受到影响,还请大人慎重考虑。”苏若莹见刘卓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迟疑片刻后,随即继续耐心劝说。
    “好。我这就把书收起来,出去看。”刘卓见苏若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随即妥协并来到屋外。
    道家思想流派划分,按照道家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分为老庄学派、黄老学派、杨朱学派三大学派。
    先秦的道家学派中尤以老庄学派影响最大,与儒墨两家又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老庄学派反对推崇圣贤,反对儒墨礼学的虚伪性,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人伦教育。
    老庄学派提倡把自然之道作为万物存在、以及发展的规律,重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庄子·外篇》有一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中,圣人指的是孔子,而大盗指的是柳下惠的弟弟盗跖。大概得意思就是,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
    当有了道德模范的标准,而我们又达不到标准的时候,就成了有道德缺陷的人。即只要“圣人”一直还在,“大盗”也会存在。
    老庄想表达的意思则是最高的道德其实是没有道德,最好的社会就是没有道德的社会。老庄并不否认圣人的高尚,而是认为圣人的错误不在于其高尚,而在于其向全社会推行高尚。
    贫富差距产生贪,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没有贵就没有贱。
    世上的一切本没有差别,只是圣人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创造了高低、贵贱、贫富、上下的观念与规则。从此之后,士子执着于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百姓执着跳出既定的牢笼;商人逐利而走,无视国法纲常。
    总的来说,孔子的儒学与老子道家学说,都主张教化万民,只不过二人的侧重不同。孔子的格局很大,立意就是为了天下黎民,达者兼济天下;老子的境界很高,虽是不为,却无所不为,强调自由自在,顺其自然。
    孔子讲的智慧是讲给百分之九十七的人听,而老子的智慧讲给百分之三的人听。
    许多人都可以听懂孔子讲的。是因为孔子讲的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侧重于讲述人生智慧,是一位教育家;而大多数人对于老子的讲的东西大多听不懂。
    那是因为老子境界太高,讲的是道法自然,讲的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一位哲学家。
    两人的智慧虽然看似对立,但却是一深一浅,一有一无,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对立而又统一。
    看着手中的手中的几本本道家着作,刘卓扭头看看了屋内,不由的眼含笑意。
    前世在上高中的时候,刘卓才接触到唯物论、辩证法、以及认识论。由于这些哲学知识枯燥无味,加之对其不太感兴趣,学习起来简直就是枯燥无味,生不如死。
    如今翻读道家经典,对其却实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刘卓以往对于人生、社会、国家等的理解也就几句。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日中则昃,乐极生悲,月满则亏,周而复始。多次翻阅后,又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体会。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意思也就是,道的运行规律、轨迹,就是反;道在柔弱的状态下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万事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无。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首先,大道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有着反向的作用。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越想追求强大,就必须先从弱小做起。
    其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当事物发展到了极致的时候,必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在某个临界点回到原本的属性。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先弱后强,在午时达到最强,然后再返回。还有人的生老病死亦然。
    最后,道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天下万物的生长也是如此,对于可见的、不可见的,有形的、无形的因素也要足够的重视。
    道的常态是“守弱”,柔弱。柔,就是不强硬,弱,就是不强势。即弱者道之用。
    只要永远谦卑、守弱、处低,适可而止,不急躁、不冒进、不心急,遵循大道的方法和规则行事,便可以润物无声,不留痕迹。
    短短的十多个字,不仅阐明了道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是对人生、社会、朝代、国家运行轨迹和规律的完美诠释。
    大明王朝两百五十多年的国祚,似乎也恰恰的证明这一点。在太祖时期建立大明朝,经太宗、仁宗、宣宗,国力达到鼎盛时期。随后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即便出现了几位有为的皇帝,依旧没法挽救日益衰微的大明朝。
    甚至老天都要在天启、崇祯年间,给大明王朝来上重重的一击,以致流民四起,再也无法挽回。
    然后,就是前世的一幕幕。
    清军入关,剃发易服,屠杀百姓。经过百余年的治理,继而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闭关锁国。
    随着鸦片战争的战败,便被英法两国的大炮轰开了国门,的是条约、赔款、割地,一轮接着一轮重复上演。
    直至前世建国后,国人才彻底站起来,终于能挺直了腰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是历朝历代不曾有过的(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例外),无数的前辈与英雄为了这个国家命运而舍生忘死。
    这也见证了东升西落,西升东落的一个过程。
    此外,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英国、美国、中国的相继崛起,无一不印证了老子的思想与主张。虽然看似有些牵强,但结果就摆在那里。
    如今的明朝,个人的力量还是过于弱小。稍微有一些异样的苗头,估计都会被无情的掐灭。只有掌握了绝对的力量才能主导自上而下的思想变革,进而影响到各个领域,然后趁势崛起。
    素时锦年,稍纵即逝,一日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
    “大人,您如今贵为一省抚台,这种书私下看看也就差不多了。若是整日挂在嘴边,不免会被旁人笑话,而影响到您在山东的威望。您可别忘了,兖州曲阜还有一个衍圣公呢。”苏若莹瞥见刘卓手中依然紧握老庄着作,遂好言提醒道。
    “我就看看,不会说,不说。”刘卓笑脸以对,满不在乎道。
    “大人好自为之吧。”苏若莹眉头一紧,整个脸黑了一片,随后急急忙忙的朝楼下走去。
    对于苏若莹的好言相劝,刘卓自然是明白。但是,自己的打算和筹谋她是一无所知。不回答显得不太礼貌,回答了又不满意,真是左右为难。
    “丰儿,随为父回去吧。”刘卓拉起了刘丰的小手。
    “爹爹是不是和漂亮姐姐吵架了?”刘丰抬起头,疑惑不解道。
    “不是吵架,只是有些意见不一,这个和吵架是两码事。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刘卓不由失笑道。
    “前几天,你不是在屋内与我一起看书,怎么今日就被赶到外面去了?”刘丰一脸认真的说道。
    “那可不是赶到外面去,是我手中的书你这个年龄还不能看。我出去看书,是避免影响到你,明白吗?”刘卓望着有些好笑的儿子,耐心解释道。
    “哦。那我什么时候可以看爹爹手中的书?”刘丰望着手中紧握的书好奇道。
    “等你长大了。”
    (部分内容参考了抖音博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