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这泼天的功劳烫手又要命,不如闷声发大财
作者:楼顶望远   亮剑,没有鬼子对我很重要!最新章节     
    真不是他李云龙胆子小。
    砍了鬼子大将,追回大批国宝,缴获敌人上千吨的物资......
    随便哪一件都是天大的功劳。
    问题是这些事情太拉仇恨了。
    鬼子那边顾及颜面没有公开大将的真正死因,对兵站丢失的物资、宝物只字不提。
    他这边要是领了这些功劳,肯定会成为鬼子重点针对的目标。
    他个人倒是无所谓,项上人头值十万大洋还是一百万大洋对他来说没啥区别。
    鬼子有本事就来拿,没本事就干瞪眼。
    但如果他真把鬼子大将的脑袋公开拿出来,独立团包括整个第十一军分区都会成为鬼子重点消灭的目标。
    第十一军分区连战连捷,消灭了整个宫本旅团,把安源县的鬼子伪军连根拔起。
    看似战力强大,无往不利,攻无不克。
    可实际上军分区的三个团捏在一起,可能都不够人家第十六师团一次正面攻击打的。
    老李小事上可能会有些拿不准,但大事上绝对拎的清。
    鬼子刚打完几场大战,各主力部队都在休整,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搞他们区区一个小军分区。
    鬼子一旦认真和第十一军分区死磕,不计代价派出大军进山,不说军分区的部队顶不顶得住,以鬼子一贯的畜牲行径,附近的百姓一定会遭殃。
    这个档口还是不要继续刺激鬼子的好。
    总部副总指挥和旅长的反应也在印证老李的推测。
    旅长真的对袭击兵站的行动一无所知?
    李云龙是不信的,但旅长就是不吭声。
    而且原本旅长已经授权了进攻安源县城的作战行动,但总部那边好像完全没有收到任何此战的消息。
    总部只是公开表彰了第十一军分区在临河镇歼灭鬼子小队和保安团数百人,缴获大量物资的事情。
    光复安源县城、全歼宫本旅团这么大的事情,提都没提,绝对的抓小放大。
    副总指挥还特意发来一封言辞模糊的电报。
    电报里东拉西扯了一大堆李云龙、孔杰和丁伟国在过去的军事斗争中的优秀表现,也例数了三人在斗争中多如牛毛的错误,让他们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更好的进步之类的叮嘱也有好几十个字。
    整封电报的口吻就像是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家长在饭桌上对子女晚辈的念叨。
    这种扯闲篇一样的电报很难让人相信,其内容是副总指挥亲自起草的。
    完全不符合他嫉恶如仇、雷厉风行的性格。
    不仅是李云龙看出这份泼天的功劳烫手又要命,孔杰和丁伟国也不傻。
    微妙诡异的各方反应让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
    铁三角闷声发大财。
    撤出安源县猫冬之前,他们把地方上投靠鬼子的土豪劣绅、恶霸混混、维持会长等一批人又清理了一遍,把愿意跟着一起进山的人都带回了军分区防区安置。
    原本只有五千来人的军分区部队,部队规模一下子就过万了。
    好在铁三角现在也算是富得流油了,刨除上缴旅部的收获,他们从安源县和鬼子泊富镇兵站的收获完全养得起这么多部队。
    至少让上万人的部队度过这个冬天,安稳的完成基础训练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要保证部队拥有持续的战斗力,他们还得找张浩这个财神爷好好聊聊。
    他们找到张浩的时候,他正指挥十八屯沟的村民,在后山向阳山坡平整出的几十亩地上建大棚呢。
    原本这里之前就搭起了十几个大棚的框架,张浩想在大棚里种一些土豆白菜之类的作物,保证十八屯沟在冬天的食物和蔬菜供给。
    结果鬼子一来,毁了那些大棚框架。
    乡亲们跑到山里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种大棚的计划便一直搁浅着。
    随着新一团、新四团到来,独立团实力大涨,基地建立,张浩觉得鬼子以后再打到十八屯沟的可能不大,也就把这件事提上来日程。
    反正秘密基地那里也在建大棚,囤积了不少的塑料布和化肥农药,他就把两边的大棚一起建了。
    铁三角对这些大棚很好奇。
    他们之前见过有人在冬天利用旧房子种韭菜、蒜黄的,但还真不知道大棚里冬天能不能种出土豆白菜。
    “老张,你这大棚靠谱吗?”李云龙用手指捅捅单薄的塑料布,一脸怀疑道,“这么薄的东西就能让冬天里长土豆白菜?”
    “只靠塑料布当然不行了,塑料布上面要盖厚草帘子,大棚里面要通烟道给棚里加温,这样才能给棚里的作物提供足够的积温,保证作物的生长。
    白天的时候按时掀开草帘子,给棚里的作物提供光照,太阳落山,放下草帘子,给棚里夜间保温。
    有些作物对光照要求高的,还要用专门的电灯补光。
    总之大棚反季种植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那是挺复杂的,听地我都迷糊了,冬天吃口菜居然要费这么大劲,耗费也大,不值得。”孔杰在棚里转了一圈,有些失望道。
    张浩笑道,“老孔,话不能这么说的。”
    “大棚的意义在于我们冬季和春季也能有稳定的农产品产出。”
    “人是铁饭是钢,鬼子封锁我们,山里又土地贫瘠,人多地少,解决吃饭问题对我们来说比打鬼子还重要呢!”
    “大棚的成本是很高,但是你想想,等我们在整个太行山里种上漫山遍野的大棚,粮食产量至少能增加三分之一,
    如果我们能把山里丰富的煤炭资源利用起来,自己造化肥、农药,普通田地的粮食产量也会跟着提高。
    积少成多,那时候我们就不用怕鬼子的封锁了,只要我们还有饭吃,就能坚持打鬼子。”
    “所以呀,粮食上我们是不能算成本的。”
    张浩顺势给三人讲了一些在军分区搞粮食增产的法子和意义。
    也就是他没办法把更好的种质资源带回到这个时空,否则也不会选择成本又高技术要求又高的大棚来补充粮食和蔬菜的缺口了。
    太行山是最好的根据地选择之一,但绝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
    穷山恶水在这里可不是形容词,而是对这里大多数山区状况的客观描述。
    张浩见铁三角一起来找自己,明白他们肯定不是为了来看大棚的。
    “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跟我没必要见外。”张浩让大棚里的村民离开,对三人开门见山道。
    李云龙笑道,“仗打完了,部队收获不小,手里有些本钱,想和你谈笔买卖。”
    张浩道,“我还以为你们准备留着那些鬼子脑袋过年呢!”
    “我来算算,刨除之前我应得的,你们手里现在应该还有从鬼子兵站那里弄到的两百多颗脑袋。”
    “噢,差点忘了,老李,你手里有一颗特别值钱的,你们来就是想把那颗脑袋处理了吧?”
    老李三人一愣。
    “老张,你知道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