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说秦人民去向家说亲,秦万万的心情就很复杂。
一方面,希望好闺蜜跟自己能更亲近,另一方面,不希望向绵绵嫁进来受苦。
别说什么招赘不招赘,男人冷酷无情起来,谁都拿他没办法的。
她家表面装的很好,看似对女儿不错。
实际上冷酷无情,对女儿不管不问,要不是她有几分机智,这会儿就是秦岁一样的下场。
最后她决定不掺和,听从向绵绵的选择。
因为秦万万知道,向绵绵那么机敏的一个人,从自己平时的处境就该了解到秦家是什么样的火坑。
她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只能默不作声两不相帮。
要是敢打断这桩亲事,惹恼了父母兄弟,搞不好气上头了就把她贱卖了。
秦万万只能祈祷闺蜜眼明心亮,千万别一时心软接受了秦人民。
好在向绵绵没有辜负期望,对这门亲事根本不待见。
也对,真正心疼闺女的人家,怎么会找秦家这样表里不一的做亲家?
有了向家立场鲜明的拒绝,秦万万才能拒绝说和两人而不被家里追究。
向绵绵知道秦万万的苦衷,对这位闺蜜还是一如往常的亲昵。
两人没有因为秦人民说亲失败就关系生疏。
怎么说呢,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没必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的不愉快。
闺蜜俩各自在家,很快就到了年关。
二十八贴窗花,大年二十八这天大家不仅贴窗花,也会贴春联。
值得一提的是,向家和陈家没有贴窗花,贴的春联不再是传统的红色春联。
因为两家都是孝期,不能用庆祝的红色。
根据当地习俗,陈家贴最重的白色春联,向家贴绿色春联。
白色春联是家中老人去世第一年时贴的,第二年是黄色,第三年是绿色。
向家孝期要轻一些,是向红旗的平辈大哥去世,所以只用守一年,就用绿色对联。
让人一目了然知道这家人的情况。
来串门的亲戚除非特别亲近,一般也不会进这户人家,总要避讳一下的。
大多是站在门外,根据辈分鞠躬或者是跪拜磕头就走。
还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孝期不能贴对联,以此表达对逝去的人的哀思和尊重。
孝期也不能挂灯笼,一切从简。
其实还有很多规矩,只是渐渐的这些风俗简化了,没有古代那么严苛。
毕竟结庐而居这种事,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国家这时候也缺建设家园的劳动力,不能任由人民的六年时光耗费在守孝上。
要是严格遵守孝期习俗,很多重要岗位的人员都够呛。
但是有一些能做到的风俗还是要遵守的,比如禁行房事、不可结婚、少食荤腥之类的。
原本守孝以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向绵绵就发现,平时最奢华的年夜饭都素净了。
面上看着是荤菜,下筷子一吃全是素菜!
夭寿啦,这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啊,怎么还有人搞菜色诈骗?!
可她转念一想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大伯去世今年应该守孝,大过年的怕被别人抓住话柄,能吃上这样的素斋就应该感恩。
起码做出来的肉味很还原。
向绵绵含泪吃下两大碗,对亲娘止不住的夸赞:“娘,你做的菜真好吃。”
她吃得脸颊都是鼓鼓囊囊的,看着就很好捏。
张及第和蔼的看着小女儿的狼吞虎咽,一边叫她吃慢点不用抢。
甚至连小侄女向有凤想把碗里的假鸡腿给小姑姑送来。
小姑娘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筷子还使不利索,夹半天夹不起来,干脆把碗捧起来:“姑姑,姑姑,给你吃~”
她生怕饿成这样的小姑姑没得吃,眼神真挚澄澈。
这样的萌物谁不爱啊!
向绵绵完全没有抵抗力,被萌的不行,赶紧咽下嘴里的饭菜,把人放在怀里一阵揉搓。
旁边的王春婷笑着看姑侄俩玩闹。
之前对于张及第说要把小姑子留在家里招赘,她诧异了一瞬。
正常来说,家里三个男丁,甚至孙辈向有志和向有军都已经出生的情况下,家里不应该再招赘了。
因为这样代表的就是家产还要给小姑子一份。
换成普通人家,早就撕的呲牙咧嘴了,就算面上能维持和平,私底下也会有怨言。
谁会希望自己的继承到的份额变少呢?
可是对于向绵绵留在家里招赘,王春婷甚至是举双手赞成的。
先不说工作欠小姑子的人情,就说向绵绵这前程似锦的样子,搞不好整个家里还要靠她带飞呢。
嫁出去就便宜了别人家,倒不如在家招赘。
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工资稳定,平常又有空闲有时间,别提多让人羡慕了。
谁家娃儿没个读书的时候?
有这样的小姑子在家,她都安心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