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后,因为九子夺嫡的影响,致使朝堂和地方官员结党、怠政,让雍正对官员的信任度降低。
于是他为禁革部费陋规,杜绝中央各部与地方官员串通徇私舞弊,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遂成立会考府。
会考府主要职责是对全国各省上缴税银、报销开支及中央部院报销经费进行严格审核,以整治财政弊端,减少官员贪腐。
会考府还可审查官员任期内财政状况,掌握其是否贪污腐败,为惩治贪官提供依据,助其整顿吏治,选拔贤能。
与张居正的考成法多有相似。
这让雍正得以加深对国家的掌控,也给后续推行各项政令与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改变无地的佃农赋税过重,而有广大田地的地主和士绅贵族阶级却可以避免纳税坐享地租,于是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摊丁入亩在康熙后期便已经开始试点,其主旨为不再以人作为征税标准,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地亩数量,按拥有的田地面积均摊税赋,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与唐朝的两税法和春秋时期鲁国的初亩税相似,都是以土地资产多寡来征税。
按理来说这种减免无产贫农负担的政策是极好的,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还是问题颇多。
首先就是遭到地方势力和士绅的强烈抵制。
自古以来他们都是靠着兼并土地合法吸百姓的血。
为维护自身利益,隐瞒土地、虚报数量质量,勾结胥吏威胁清查人员,阻碍土地清查工作,等等都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并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征他们的税,他们就通过提高田租将丁徭银损失转嫁给佃户。
总之就是不可能甘愿让自己的财产缩水,也绝不愿意让朝廷通过税收改变贫富差距,剥脱他们永远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地位。
无地贫民实际负担并未减轻,甚至可能加重。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土地不在百姓手里,而百姓之所以没有土地,则在于百姓没有与他们劳动者身份相匹配的政治权力。
没有走对路子的清朝,也注定会与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雍正作为皇帝尤为勤勉,在位十三年少有懈怠,官员们贪污腐败滋生不起来。
且有魄力对士绅阶级下手,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对违法犯错的贵族和官员也敢于采取削爵或抄家,甚至实行连坐制度。
比如官员被查实贪污,其情人、妻子、父母等亲属,有时甚至满门都会受到惩处,以此来杜绝亲属参与或撺掇贪腐行为。
军事上,雍正平定了青海、西藏叛乱,并出兵准噶尔以稳定西北边疆。
外交上,驱逐传教士至广州、澳门,重开闽粤海禁,允许沿海商船和南洋贸易往来。
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对朝鲜实施恩威并济的外交政策。
文治武功也算是兼具,雍正的出现,给清朝延长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元1735年,在位十三年的雍正驾崩,终年五十八岁。
雍正的第四子弘历继位,时年二十五岁,庙号清高宗,年号乾隆。
乾隆也是清史中的明君,康熙、雍正、乾隆也常常被并称为“康雍乾”。
他自幼因为聪明伶俐被他的爷爷康熙喜爱,还曾被接到宫中培养。
雍正时期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参与处理部分政务,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
乾隆初政时,以宽大为政,对雍正时期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如释放部分因亏空被革职的官员等,同时也着手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行为,展现出其治理国家的决心和能力。
《四库全书》也正是乾隆在位时期下令编纂的。
军事上,乾隆先后十次出兵边疆。
包括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叛乱,统一了天山北路和南路,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征台湾,伐缅甸,两次平定廓尔喀入侵西藏,完善了对西藏的治理,使清朝疆域达到极盛。
疆域范围北起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东到库页岛,领土面积达到了辽阔的1316万平方公里。
乾隆也对自己的这十次用兵沾沾自喜,自称为“十全武功”,晚年时回顾自己一生征战,又自称为“十全老人”。
但是他的“十全武功”也有颇多水分。
比如两次平定准噶尔,都是因准噶尔内部混乱,兵力远少于清军,清军未遇激烈抵抗便获胜。
还有大小和卓仅率1万人马造反,却与清军激战了长达两年,最后还是靠着兵力优势和后勤保障才获胜。
两次平定大小金川时,金川地区人少地狭,但乾隆却耗时5年、花费7000万两军饷才将其平定。
征台湾时打的还是手无寸铁的农民军居多,就这还打了一年半,耗费白银800万。
打缅甸时就更搬不上台面了,甚至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获胜。
清缅战争前后四次交锋,历时长达七年,前三次被缅甸靠人数优势打的伤亡惨重,第四次增兵后也仅仅以平局收场。
清军虽迫使缅甸求和,但缅甸未履行进贡承诺。
只能算是削弱了缅甸在中南半岛的实力,避免了缅甸统一中南半岛,保障了清朝西南边境的长期稳定,也使泰国等国得以摆脱缅甸控制。
并且因为这十次战事,总计花费银两约一亿五千万两,几乎耗尽了乾隆朝的国库积蓄,致使嘉庆年间财政危机爆发,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耗费的庞大人力物力,致使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加剧,且因为赢得不够彻底,各地方被征伐的势力对清朝的矛盾深重,不稳定因素并未下降。
所以乾隆所谓的“十全武功”在后世争议颇多。
但要论乾隆对后世影响最深的,当属他严格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一是希望通过限制对外贸易,减少外国势力对沿海地区的渗透和潜在威胁。
第二,也最关键的,便是杜绝西方思想和科技的传播,使占据绝对人口优势的汉民族得以靠思想和火器武装起来,反抗清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