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在泉州杀了十万余人,幸免于难三族之人得到朱文杰驱逐的消息后立刻开始离开泉州。
这次大撤离行动进行了七天才结束,停留在泉州湾的船只少了三分之一,然而朱文杰事后去统计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泉州湾内还剩余的大小船只居然还多达三千多艘,这让朱文杰不得不感叹,怪不得泉州的外国人这么多。
朱文杰杀了一批人,赶走一批人,然而泉州依旧还有十万多人,这些人中有各族女性五万多人,还有汉异混血之人八万多人,而纯汉人居然只有区区四万多人,还不如各异族的女性人口多。
汉人在泉州内人口如此稀少,都是因为波斯人的杀戮造成的,朱文杰找到泉州城汉人询问得知,那兀纳统治泉州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天天都有汉人被杀,汉人本身在元朝的地位就非常低,而那兀纳更是不把汉人当人看。
朱文杰大军的到来让泉州城的汉人异常兴奋,因为朱文杰颁布了很多对汉人有利的规定。
朱文杰打下来的地盘必须说汉语,写汉字,穿汉人的衣物,过汉人的节日,总之就是汉人的天下就要全部汉化,自然而然的汉人的地位就提升了。
泉州城的安民和治理朱文杰全权交给了胡惟庸来安排,朱文杰自己则去了混血汉人所在的地方开始招募新兵。
混血汉人的人数有八万多,这其中有没有冒充的朱文杰也不在乎了,因为朱文杰要将这八万人全部强制招募成新兵。
八万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朱文杰训练之后,系统面板默认的绝对忠诚,是朱文杰留下这些人的底牌。
等训练结束,朱文杰只留下一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人是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这些青壮们将成为驻守泉州城的本地兵。
朱文杰对于那些各族女性也进行了强制招募,同样是三天训练,但是这些女人的命运却跟混血汉人们不同,满十八岁的女人都被朱文杰分给了当地汉人,有看得上的,只要是汉人就可以带回家一个,是当奴婢还是纳妾都可以,未满十八岁的都被朱文杰自己留下了,这一部分的人数不多只有五百多人,其中未满五岁的女童不多只有二十人,剩下的大多数都是十岁以上的,少部分未满十岁。
朱文杰除了收下这些异族女子,还收留了一批特殊的女人,这些女人的数量有三百来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混血汉人,还有少部分汉人女子,其他纯异族女子只有十几个,这些人都是被那兀纳掠夺而来的年轻女子,朱文杰没有让她们在普通百姓前露面,直接将三百二十二名女子招募成正式女兵,这也是朱文杰麾下第一支女兵队伍。
朱文杰正在泉州进行收尾工作的时候,胡关住当初在漳州路,福州路,汀州路,做的安排起到了作用,就在朱文杰围困泉州之时,元军果然打了回来。
福州长乐沿海地带,元军总共有三万大军登陆,韩栋和吕辰率兵阻敌,在长乐击败元军,迫使元军再次逃离福州路。
而漳州那边的元军是从漳浦沿海地带登陆,陈胜早有准备在元军登陆后立刻进行阻击,同样将元军打败,迫使元军逃离。
元军想要坐山观虎斗的计划失败后再想攻进福建就难了,朱文杰二十八万大军不是开玩笑的。
朱文杰待泉州城安排妥当后,带着十万大军直接返回了龙岩。
韩关宝在龙岩和罗良对峙了两个月,朱文杰要率领大军将罗良拿下。
朱文杰之前对罗良使用的计谋其实已经奏效,通过探子来报,目前罗良率领的元军和龙岩地区山人还有部分客家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但是山人和客家人畏惧罗良的武力,依旧被罗良驱使。
朱文杰率领十万大军,加上韩关宝手中的两万来人,总共十二万大军将整个龙岩地区包围,然后朱文杰带着大军开始搜山。
龙岩地区的山林很多,少说有五六百个山头,朱文杰带兵搜山倒是找到不少山民的寨子。
朱文杰的搜山行动自然被罗良发现,毕竟声势弄的那么大,想不发现都难。
本来还能被罗良压住的山民,在朱文杰不断搜山之后开始骚动起来,罗良见此不由心绪不宁。
朱文杰经过十来天的搜山之后,大致可以确定了罗良所在的位置。
朱文杰让韩关宝写了封信,然后派人送去给罗良,信的内容很少,朱文杰只是告诉罗良,元人已经不是福建的统治者,现在汉人才是福建的统治者,汉人的家园将由汉人做主。
朱文杰一连五天送了五封信,内容都一样,终于在第六天得到了回信。
罗良的回信很有意思,内容是罗良投降,不过需要放罗良离开福建,对于罗良的想法朱文杰没理解透,还是韩关宝提醒朱文杰才明白,这位罗良是要离开福建回到元人朝廷去。
朱文杰同意了罗良的要求,并且亲自接受了罗良的投降,只不过朱文杰转头就不认账了,直接将罗良给扣留下来。
“朱将军!人无信而不立,还望朱将军放在下离开!”
罗良找到朱文杰要求离开,朱文杰却看着眼前这位四十出头男人。
“罗先生,请问你是汉人吗?”
罗良闻言皱紧眉头,双眼凝视朱文杰点了点头。
“既然是汉人,为何要为元人效力?难道你不应该为汉人请命,为汉人江山贡献你的力量吗?如果你继续效忠元人,不知你的祖先是否会骂你一句数典忘祖之人?”
罗良听闻此言满面潮红,然而却无法言语,只能不再提起离开之事。
后来朱文杰和罗良交往甚好,罗良之子罗安宾更是成为朱文杰麾下大将。
后人对于朱文杰和罗良说的话还有流传:“大明武德王问晋德侯曰:尔乃汉人,当为汉家效忠,为何效忠于元?尔祖知晓骂尔数典忘祖乎?晋德侯闻言羞愧不已,掩面而走,后晋德侯效忠于大明,其子罗安宾于武德王麾下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