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会客
作者:北斗七星2022   寒秋下的春色最新章节     
    庞凤刚在想,就已有的几大主材供货商还不足以应对短时的资金断档,有必要再引入几家,各家一均摊,也都可以承受超时回笼资金的压力,缓解施工方结付的实际困难,并跟供货商事先做好交底,保证平稳的供货量和时限,签立供货协议,统一平衡支付货款。
    这样供货商得悉了自己的供货量,可全数调货,也解决了货物积压屯库的问题,而变成了预期订货,形成短期赊销,而不是滞销。
    对生产厂家和供货商来说心里也是有底的,不会担心有货卖不出去了。 为了稳妥起见,庞凤刚指令供应部门安排他和各大供货商见面,具体商谈供货一事。
    按照他的指示,供货部门分头做了通知,而且约定了不同的会见时间,到了下午一上班,甲钢材供货商来了。
    庞凤刚:“今年我公司拟开工项目较多,而且比较集中,在资金上有部分缺口,想跟你商议一下,可不可以暂缓几月结付,这样我们也就可以保证工期的如期实现了。”
    甲: “庞总,有话说到当面很好,你们有困难也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会体谅的,去年材料款结的不错,应该不是问题。”
    庞凤刚: “如果不是新近又接了一个垃圾处理厂工程,资金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且城投的安置房工程工期很紧,为了保证回迁,即便资金不到位,也要如期完成,不然的话,回迁就会延误了,那样对市里的形象会有负面影响。”
    甲: “庞总,你们要我们供货就是支持我们了,我们也会支持你们的,只是要确定好供货数量,我们好跟钢厂打招呼,让他们做好计划安排。”
    庞凤刚: “我原来想增加几家供货商,借此来分担一下各家的压力,要不大家都不好做。”
    甲: “作为供货商当然希望卖得越多越好,我不反对您的想法,但是我可以保证如果再给我增加些供货量我也会更高兴的。”
    庞凤刚: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我这人说话是算数的,如果度过今年艰难的几个月,那我们荣升的春天就到了,以后就不再犯愁资金不足的问题了。”
    甲: “听说你们要建晓雅商贸广场,前景看好,如果顺利建成,附加值是极高的,我们期盼能有我们的一份努力,那样的话我们一年的销售就会创历史性的高点,我们也多受益啊!”
    庞凤刚: “你的想法很好,我们会加以重视。再说了,我们是长期的供货伙伴,今后我们会更紧密的合作,我们发展了,也会给你们带来更大的商机,愿我们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第二个来访的是乙商混供货商,他和庞凤刚算是老相识了,也许是不打不成交,一次付款纠纷成就了他们成为至交,其后二人交往甚密,对「玉升」的商混供应量不降反增了。
    公务洽商这次庞凤刚请他来就是再次拍板今年的供货需求。
    乙: “老哥,又有什么好事,不然你不会找我?”
    庞凤刚: “你说对了,喜忧参半吧,不过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利大于弊。”
    乙: “有点听不懂了,不妨直说。”
    庞凤刚: “对于我们「玉升」来说,算是活源饱满了,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有时好事做不好就变成坏事了,总量上是大得多了,不过资金方面存在困难,供货的事估计你们能满足,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了,不过明人不说暗话,可能需要你们帮助我们共同度过难关了。”
    乙: “是不是资金方面有点吃紧?”
    庞凤刚: “你说对了,找你来就是想跟你说,我们确实是因为资金储量不足,会影响到货款给付的及时性问题,因此想跟你们做个协商,在保证供货量的前提下给出几个月的延迟期,这样我们的资金就能得到顺利的周转,也算是一个脱不过的难关了,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乙: “谁都有难处,你们能体谅我们,和我们继续保留合作关系,而且不计前嫌,还加强了友情,应该是你们包容了我们,使我们拓宽了创收的机会,做生意多一个客户多一线生机,像你们「玉升」是大单位,有这样的固定客户,我们也可以稳保一块固定的产量,货款的事不算是事,我们也需要尽点力。”
    庞凤刚: “我这人喜欢把话说到当面,但是我们会讲诚信的,钱只是缓一下,但绝对不差钱!”
    乙: “我们会力推你们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钱的事不是事,就是你不提前说一声也没问题,好像我们不开通似的。”
    庞凤刚: “还是提前告知一下的好,讲诚信就得从我做起。”
    乙: “跟您做事,我们放心,说到做到!”
    庞凤刚: “彼此彼此。”
    接下来庞凤刚又陆续与几家供货商做了交流,交待清楚了他的意图,从沟通的效果看,能够得到各家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非常赞赏他有话说到明处的态度,一致响应他的缓付洽商意向,同意并答应一如既往地给予正常供货。
    谈妥了资金的难题,让庞凤刚心里着实轻松了许多,再就是开展思想动员工作,依他的管理理念,除了必要留在家里的少许工作人员外,其他人等一律派驻到项目跟班工作。
    这个动议一旦实施,可能会触及个别人的逆反心理,但是他必须坚定不移的加以实施,直到设想最终落地。
    他的初衷是培养能够真正领兵打仗的管理人员,经过既有项目的实际磨练,不再为苦于派遣无人的局面犯愁。
    有些人安逸惯了,养成懒惰的风气和习性,只要清闲就行,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对于这样的人,不能武断地加以批评和漠视,需要慢慢的引导,思想工作是必修课,他打算开个机关工作会议做个宣传,使大家都有个心理适应感,心情愉快地奔赴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