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舍才有得
作者:康晖   女人啊,女人最新章节     
    第11章 有舍才有得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娃不吃十年闲饭。|
    家境的穷困,三个姐姐的先后抵债岀嫁,使的喜生从小便成了母亲得力的助手。
    地里的农活儿,春种秋收,无一不会;家中的大小事务,挑水劈柴,样样在行。
    特别是与亲戚们之间的你来我往,更成了喜生的重要任务。
    喜生从小知晓,父亲被毒瘾缠身,几乎弄得倾家荡产。
    三个姐姐和妹妹都先后为还债离开家门。特别是他当年送13岁的二姐上山时的情景,总在心头时时出现。二姐在山头上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总在耳边久久挥之不去…
    他看到家里穷困的日子一直靠奶奶和母亲支撑着。特别是看到母亲,尽管日夜为家里大事小情操劳,却从无半句怨言。她还常常给奶奶讲笑话,逗奶奶开心,帮奶奶解心宽。
    有一天,喜生听着母亲劝奶奶说:“妈,遇事要往开处想,小时候,我常听家里人说,‘每次痛苦的背后,都会隐藏着需要你去打开的智慧’。当时,自己似懂非懂,并不真正理解。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如果说,人生在世是来修行的,遇难关,就是帮助我们修炼心性的;遇难事,就是训练我们的才能的。”
    奶奶一边听着,一边擦着自己的眼睛说:“话说的不错,有道理。但是,事情搁在谁身上,谁也受不了,这么些年,自从进了这个家的门,我就只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
    母亲接过奶奶的话茬说:“您老人家,还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我呢,离开娘家,进了这个门,你数数,我有过舒心的日子吗?但是,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这不,你儿子改邪归正,不再败家了,你懂事的孙子也逐渐长大,有出息了。咱门的好日子不远了,你就高高兴兴的吧。”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喜生看到奶奶不再流泪了。也放下心来。
    从小懂事的喜生,不仅经常帮着母亲处理家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还要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早出晚归、田间地头去忙活。也耳濡目染,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
    每到秋天,除收割庄稼,打场晾晒粮食外。地边上的红枣,都是喜生爬树去摘,去摇晃,去用竹杆敲打落地,再拾满囗袋,背上屋顶晾晒…
    为此,他从小就学会了爬树。他爬树不但动作熟练,姿势还十分灵巧。用双手紧紧抱住树杆,用赤脚摸索着稍微突起的树皮。双手来回倒着向上爬着,双脚你来我往用劲向上攀登…
    为了收获到全部果实,他曾经不断地练习,直到手撑上磨岀血泡,长岀茧子;脚趾上扎了刺他总是一声不吭,忍痛用手拔掉再爬…经过多次摔打,他终于学会爬树摘枣了。
    每当秋天,母亲会把像壶又像瓶的大红枣,挑挑拣拣,分门别类包好,让喜生去送给各家亲戚们。
    给长辈们送的是,稍微绵软些的,给平辈送的是脆生生的。
    送给城里的二舅家是用酒泡制的酒枣,让人家尝鲜的,送给村里姑姑家是晾晒干了后,平时蒸馍或做糕当馅用的…
    妈妈对″礼物”的精心准备,老是让喜生不解地提问“妈,送个枣还要用这么费力去做吗?”
    母亲总是一边干活儿,一边回答:“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接着又说:\"别忘了,咱家最困难的时候,是谁来接济咱们的。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没有他们的帮忙,咱们全家早被饿死了。
    “送人就要送好些的,这表达的是一点感恩的心意。”
    逢年过节,母亲会把家中攒下的不多点儿的荞麦磨成面,再精心做成灌肠(碗托),让喜生去送给亲朋好友。
    推石磨、磨荞麦面也是个苦累加技巧的活儿一一
    推石磨是个非常累的活儿,本该是驴拉的磨,驴被父亲早已卖掉了,只能靠人来干驴的活儿了。
    母子二人共同使劲推完一圈,就需要用技巧进一步完成了一一用簸箕把荞麦皮簸岀去,留下白色的内瓤。这需要用的是巧劲,用力过猛,会把白瓤扬岀去,用力轻了,荞麦皮簸不干净,磨出的面发黑,吃起来太僵硬,更难以下咽。
    喜生发现,母亲的这一技巧太棒了,她用簸箕装满一多半脱了壳的荞麦,左右簸几下,荞麦皮就会全部落地,簸箕里便只剩下白生生的内瓤。把头回磨的荞麦皮全部清理干净,再上磨推二次,三次,用细箩反复过滤几次才可食用。
    慧贤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对儿子说:“咱家荞面不多,不够送人。但做成灌肠送礼,既新鲜,又不失礼数,还可多送几家。”
    谁也知道,要把荞面做成好吃的灌肠,这其中也需要技能和功夫。不是谁都能做岀这种不软不硬好口味的。
    和面水少了,吃起来会显得僵硬,水多了会口感太浓不劲道…
    看着不停劳累的母亲,喜生总要劝母亲“少做些吧。这么多亲戚,不需要家家都送么。”
    母亲总会说:“咱自己过日子要仔细,但和亲朋好友交往要大气。
    \"要常存感恩之心,常记别人的好处。”
    每次,喜生按母亲的吩咐给亲友们送一点心意。亲友们大多会给一些不同的希罕之礼带回。
    每当他满载而归时,总要充满喜悦地,如数家珍似的,向母亲一一汇报。
    此时,母亲总要再三叮咛儿子:“我们现在常接受别人的恩惠,常常需要亲友的帮助,说明我们活的不如别人。长大了,要有本事能去帮助别人,才证明我们比人强。有志气的人,更要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一味的只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却没有能力帮助人家。”
    在母亲的口传身授中,充满着许多生活的智慧。让喜生很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