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家门,刘夏莲提着皮鞋的袋子:“老三,老三呢。”
“在,在呢,二小姐有什么吩咐。”
“赏你的,皮鞋,小牛皮的皮鞋。”
刘冬雪打开盒子,一看一双黑亮黑亮的皮鞋,太漂亮了,平底敞口的皮鞋,搭配白袜子刚刚好,迷死一大群男生。
连忙就试了试:“也太合脚了吧。”
老四刘荆文过来问:“姐,我的呢?”
“女孩子要富养,男孩要穷养。你一个大老爷们,穿个千层底的布鞋咋了。”
刘夏莲提着地笼、拿上鱼竿就要去河边,大姐从里屋出来了。
“孩子刚吃饱睡了,二妹我跟去,学习怎么下地笼,等回头了我也能有鱼吃。”
“下地笼挺危险,你得万分谨慎才行,走吧,我教你。”
这几天赶时间,挖的蚯蚓并不多,好在每天吃鸡,鸡骨头用来做地笼里的饵料也行。
“下地笼有两个要点,第一是防蛇,先拿棍子打草把蛇吓跑,第二是预防溺水,千万不要去危险的水域,你得尽快学会游泳才行。”刘夏莲下了两个地笼,让大姐下剩下三个地笼。
刚开始还挺顺利,下最后一个的时候嗷的一嗓子。
“怎么了,怎么了。”
“水里有蛇。”
刘夏莲过来仔细观看,原来是条黄鳝在水底潜伏呢。
“姐啊,你还是在旁边帮忙吧,我钓鱼,你帮忙送回去。”
刘夏莲发现自己眼睛的秘密之后,连打窝就都省了,在河边转悠,看哪里有鳌花就下钩,用的活虾做诱饵,直接都下钩到鳌花嘴巴边上了。
口太猛了,猛的一拉鹅毛浮漂进水里了,一股大力传来。
“二妹,这就中鱼了?”
“啊,中鱼了,不然呢,还得等到天黑啊。”
边说边遛鱼,好一会儿才把鱼沿着水草地给拉到岸上来。
“哈哈哈,大鳌花鱼,少说七八斤。”
大姐称赞:“姐是服了,你这太厉害了,我要是有你一半本事,那老太婆也不敢欺负我。”
“你等我买了骡车,我给你从家里开个小卖部,一个月怎么也赚个百八十的。”
“这个,能行吗,不会抓去坐牢吧?”
“你死都不怕,还害怕坐牢,记住咯,改革开放,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地,不会回去了。”
“那就好,我会养鸡,我回家多养鸡,卖蛋也能赚钱。”
真的是太巧了,一条八斤左右的大鳌花,一条十几的胖头花鲢,最后一条是十来斤的大白鲢鱼。
地笼收获一般般,小鲫鱼、白条、柳条,五地笼也就是十来斤,算是个有效补充吧。
“姐,你拿着东西先回去,我去找我闺蜜玩会,别等我吃饭了。”
刘夏莲提着一条大白鲢鱼,扛着鱼叉朝着好闺蜜李大美家走去。
李大美的爸爸也是林场职工,李大美和娘在家种地,两人有二十亩地,就夏天种一季棒子。
“大美,大美,怎么不点灯啊。”
“夏莲,你来了,我这就点灯。”没一会儿煤油灯点上,李大美从屋里出来,衣服上是补丁盖着补丁。
李大美比刘夏莲小半岁,勉强算是二十岁,身材高挑,一米六五左右,面容俊美,小麦色的肤色。
“就你一人在家啊?”
“我娘今天带着我弟弟回林场了,我娘估计得明年开春才会回来种地了。”
“那刚好,咱姐妹在家造反,来,你把大鱼炖上,我今天过来找你有事。”
李大美一看:“啊,这鱼比我腿都长,也太大了吧。”
“出息,一条鱼吓成这样。”
李大美常年种地,也练出了一手好厨艺。
做饭也没得说,大白鲢鱼切块炖了,加点辣椒,加点酸菜,做了一大盆的酸菜鱼。
“完蛋玩意,这么一大盆两头猪也吃不完,我去喊大丫二丫吧。”
“行,你去吧,我再做点玉米饼子。”
大丫、二丫是村里的两姐妹,稍微有点缺心眼的那种,生活都那么不好,两人偏偏长了个大块头,一米八的身高,一百九的体重,大圆头门板身材,虎背熊腰,看起来更像是男人,其实这姐妹两是女的。
刘夏莲过来的时候,两人正在院子里练习举石头锁呢。
“大丫,二丫晚饭吃饭了没?”
二丫点点头:“吃了,你有事情吗?”
“我想请你们两个吃饭,大美家炖酸菜鱼了。”
大丫转头对二丫说:“你记错了,我们吃的中午饭,晚饭肯定没吃。”
二丫挠挠头:“我都不记得什么是晚饭,好像从来没吃过啊。”
“那还说啥,走,吃饭去。”
刘夏莲叫上大丫、二丫就来大美家吃饭了,这鱼炖的是嘎嘎香,玉米饼子也造了不少,一盆子酸菜鱼就吃完了。
大丫那是敞亮人,拿袖子擦了擦嘴,就问:“夏莲姐,啥事你说,是不是要我们姊妹两个帮你削人啊?”
刘夏莲笑道:“想哪去了,你们两个真逗。我寻思着咱们屯子,女的胆大的也就你们两个了。这不秋天了吗,刚好是放山的好时候,山上棒槌、貂皮、野猪、野鸡、袍子都是好时候。咱们四个一起进山,转悠转悠,不白让你们跑,每人每天两块钱工钱。若是得了好货,我再拿出一成来分给你们如何?”
李大美先表态了:“好姐妹一辈子,不就是进山嘛,妥了,我跟了。只是你一天开两块钱,你娘知道不抽你?”至于抽成什么的,李大美都没想,天天放山的人多了,能拿到好货的几乎没有,一天搞个块八毛的已经很难得了。
“我跟我娘说开了,我的赚的钱交给她一部分,剩下我做主,她不干涉。”
大丫晃了晃大圆脑袋:“村里人都戏弄我和二丫,你拿我两个当姐妹,我们以命相许。我和二丫分文不取,管吃管喝就行,别的没要求。”
刘夏莲肃然起敬,这特么是典韦的妹妹吧,请吃一顿饭就以命相许,当真有古代侠客的风度。
一个团伙,不对,是一个团队就此形成了。四人开始收拾赶山的工具,准备干粮水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