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韩大人说得很对,您请继续!”东郭广贤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事还请王爷早日提上日程。若不尽快确立新君,恐生变故。”韩力说道。
登不登基对于姬武来说只是一个形式,如今东周上下还有谁敢不听姬号令的吗。之所以犹豫,只是姬武还没有做好准备适应新的身份。如今自己手下的人都要将自己往上推,别的不说,就说与他最为熟悉的两人,一个元吉、一个曹吉祥两人虽然都没有说什么,但是姬武能从他们的眼神之中看出来,他们对这事也是很是急迫。
最终犹豫再三,姬武还是点头同意。殿内所有人都高兴不已。
“王爷,围城这就去安排收拾,准备前往王城。”韩力说道。
“韩大人。”姬武叫住了韩力。
“本王决定将都城就设立在凉州。”姬武道。
“这............”韩力一时语塞。
“王爷,王城可是自太祖建立东周以来一直作为我东周的都城所在,如今贸然更改,恐怕会引起诸多不便和争议啊。”东郭广贤说道
姬武目光坚定:“老大人,你只看到了过去的传统,却未看到凉州的优势。凉州地处要冲,交通便利,且经过本王多年经营,根基稳固。王城虽历史悠久,但历经战乱,已破败不堪,重建耗费巨大。”
东郭广贤拱手道:“王爷,即便如此,更改都城乃是大事,还需谨慎考虑,权衡利弊。”
姬武大手一挥:“本王心意已决,无需多言。况且,如今整个东周大清洗,官员们都在凉州,若是去王城才叫真正的迁都。”
东郭广贤无奈,只得应道:“是,王爷。”
韩力离开王府后,便心急火燎地去找了孟文逸,让其选一个良辰吉日。孟文逸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也不推辞,一头扎进满屋的古书典籍之中,仔细翻阅,认真推算,几乎是不眠不休。经过数日的苦苦寻觅和精心比对,最后选择下个月月初举办登基大典。
这个消息仿佛一阵疾风,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凉州的每一个角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之忙碌起来。凉州的工匠们日夜赶工,精心打造着登基所需的各种礼器和装饰;礼部的官员们则是绞尽脑汁,反复推敲着仪式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城中的商户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准备着各类物资,以满足大典期间的巨大需求。
所有镇守边关的将领都赶回了凉州,就连远在新罗的剑影也接到消息赶回了凉州。
登基大典这日,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凉州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为这座城池增添了几分神圣的光辉。
王府内外,彩旗飘扬,红绸飞舞,一片庄严肃穆又喜庆热烈的景象。通往大典主殿的道路两侧,整齐排列着威武雄壮的士兵,他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神情肃穆,尽显军威。
姬武身着绣有九条金龙的华丽皇袍,头戴璀璨夺目的皇冠,在一众宦官和宫女的簇拥下,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沿着红毯缓缓前行。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而庄重,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主殿前方的广场上,早已搭建起一座高大的祭台。祭台上,摆满了丰盛的祭品,香烟袅袅升起,直上云霄。姬武登上祭台,面向天地,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求上天保佑东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祷告完毕,姬武转身走向主殿中的龙椅。在他踏上台阶的那一刻,鼓乐齐鸣,声震云霄。群臣在殿外齐齐下跪,山呼万岁,声音响彻天地,久久回荡。
姬武端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着下方的群臣,脸上露出威严而又欣慰的神情。东郭广贤上前,恭敬地呈上象征着皇权的玉玺。姬武接过玉玺,高高举起,向众人展示。
随后,韩力宣读登基诏书,宣告新朝的开启和姬武的治国理念。
姬武没有沿用东周之前的统治架构,而是改编了新的架构。姬武之下,分为:内政司、监察司、军政司以及商管司。内政司主管全国内政;监察司监察全体官员武将;军政司掌全国兵马;商管司管理全国的商务。
韩力宣读完登基诏书后,由曹吉祥宣读封职诏书。
这封诏书之中的每一位都是姬武亲自拟定,也是为了迎合姬武新的统治结构做出的调整。东郭广贤被封为左丞相,韩力被封为右丞相,两人主管内政司。内政司之下设有五部。姬武封公羊太为工部尚书,公羊太自来到凉州后,便主管凉州的建设,凉州新城有今日的景象全都其一人之功劳。
礼部尚书孟文逸,孟文逸乃是学府祭酒,又是当代大儒,精通各种礼节,作为礼部尚书最为合适不过。
吏部尚书,姬武封的乃是景轩,景轩从成为凉州主簿以来,极为擅长了解各种人的人物特点,能够准确地识别官员的才能和潜力。
刑部尚书,姬武封的乃林博涛,林博涛作为孟文逸的关门弟子,特别擅长刑侦破案,被韩力发现,刚打下百越之地时,百越之地案件频发,被韩力调到百越侦破了很多冤案难案,在百越之地素有青天的美誉。
户部尚书,姬武封的是秋志义,秋志义第一批学府老师,极为擅长计算,银铺初建时,便是由他管理的银铺,银铺中大部分银铺掌柜都是他训练出来的。
监察司,监察百官,由曹吉祥、剑影共同执掌,曹吉祥担任左都御史,剑影担任右都御史。
军政司,掌握天下兵马,各州刺史不再享有调度兵马的权利,也不得训练私兵。由姬武自己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元吉为镇国大将军,平日里辅佐姬武掌管全军。炎羽、雷傲、凌风封为冠军大将军,赵大状封为壮武将军。
至于商管司,鉴于文渊在丹霞的表现,姬武特意封其为中书令,负责商管司。
诏书宣读完毕,群臣再次叩拜,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