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季家村村训
作者:元夕圆宵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最新章节     
    季长庚额头的青筋直跳,三个太爷爷哪怕经历得多,此时也深觉长了见识。
    而荷香婶子等人气得浑身都在发抖,这夏盈知青平时就很不招人待见,这会儿竟然干出这种令人作呕的事来,这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肉吗?
    季孝祖和杨大壮腾地一下站起来,正要发作,季夏摆摆手,让他们稍安勿躁。
    夏盈撅起嘴,非要夹菜,季夏按住了她的筷子,她怕夏盈碰了菜之后,她恶心得吃不下。
    “你觉得他们是在巴结我?你以为我是知青?”季夏好笑地问道。
    “难道不是吗?”夏盈觉得自己不会猜错,“你不是知青你是什么人?你是哪里来的知青?凭什么搞特殊?”
    季夏道,“你太自以为是了,我不是知青,我就是这村里人,我今天回娘家,娘家人收拾一桌子菜招待我,这很过分吗?你还要去上面举报,那你现在就去吧,别在这里吃饭了!”
    季夏话一落,来了几个力气大的婶子,直接将夏盈给拉下了桌。
    夏盈奋力挣扎,“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吃饭?你回娘家就很了不起,全村人都要来陪你吃饭?你吃肉,就给汤人家喝?你这是资本主义做派!”
    资本主义四个字的杀伤力,在这个时代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季长庚的脸色顿时就铁青,“夏知青,你不要随便给人戴帽子,你说谁资本主义做派?难道吃糠咽菜就不是资本主义?你看到好吃的就冲上来抢,我看你还是个土匪呢!”
    看到夏盈这样,所有的知青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梁芸悦过来了,“夏知青,这位是季夏同志,我想你们这一批来下乡的人,应当都听说过季夏同志的名字,既然能够来季家村,显然也是奔着这里能够吃饱饭,不用下地干活来的。
    这些都是季夏同志的功劳。你去别的生产队打听一下,人家的生活有这么好吗,还集体吃饭 ,能够吃饱肚子都是奢侈的事。”
    她说完,摇摇头,回到了位置上。
    夏盈简直是惊呆了,她没想到,她的得罪的人竟然是季夏。
    季夏笑了一下,“长庚叔,咱们村的确需要一些知识分子来帮忙建设,可是人品挺重要的。我看别的知青都还挺不错,就这一个,还是送去改造一下,把思想纠正过来了,再谈搞建设的话。”
    动不动就举报,动不动就资本主义,这种人适合去当红锈章。
    季长庚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把她先拉下去关起来,一会儿我带回公社,交给知青办。”
    夏盈一下子懵了,她拼命挣扎,“不要,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我又不知道她是谁,我又不是故意要针对她的,呜呜呜,你们欺负人!”
    荷香婶子一巴掌拍在她的头上,“不但蠢,还心狠手辣,你这样的人,谁敢和你一个村子啊,家里炖块肉,被你看到,搞不好都要被举报呢!”
    这话,真是说到了根儿上去了。
    把这老鼠屎送走之后,其余人都吃得挺开心的,吃到一半,季长庚站起来了,“各位父老乡亲,来支持我们建设的知青们,有件事我要宣布一下。”
    都已经猜到要宣布啥了,但还是忍不住激动。
    “咱们村子,托夏夏的福,在夏夏的支持下,发展到今天真是谁也想不到的。我还记得,去年的冬天,咱们过冬都困难,因为去年粮食减产,是夏夏帮忙弄来一批粮食,家家户户每人几十斤粮食,我们过了一个冬天。
    后来,夏夏给我们弄来了挖掘机,咱们挖水库的时候没有用人力,这是我们最轻松的一年。当时,我还在想,这是好日子啊,但事实证明,那还不是最好的日子!”
    这一番话,说得,很多人都想起了过往,想到了这一年多来,村子里的变化,每个人的变化,每个家庭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包括今天,也一样不是我们最好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了鞋厂,种田都是机械化了,基本上很少用到人力了,可田地里的粮食收得不多,挣再多的钱,我们吃不饱肚子,一样没用。
    现在,夏夏又在为我们想办法,我们要办化肥厂。今年我们有些田地用了化肥,收成提高差不多三到四成,要是将来,我们地里都能用上化肥,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了。”
    知青们带了头,大家都鼓起掌来。
    杨木春磕了磕旱烟袋,站起身来,“我把话落在这儿,咱们季家村的人,可以不记得父母,忘了祖宗,但是不能忘了夏夏对我们的恩情。不管是谁,但凡是对夏夏不好,都是我季家村的仇人!”
    “对,这种人我们要把他撵出去,肯定不能留在村子里。”
    “忘恩负义的东西,谁敢留啊,跟这种人在一个村里住着,那可不是膈应得慌!”
    “没有夏夏,就没有我们今天,没有夏夏,我们去年冬天估摸着都饿死了。”
    整个食堂里都议论纷纷,气氛非常热烈,杨大壮让大家安静下来,对季夏道,“夏夏,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和我们说两句?”
    季夏只好站起来道,“我是村里走出去的,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希望季家村是最好的。但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这一年来,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取得的成就我也看到了。
    不过,我还是有几点期盼,一是,知识改变命运,村里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我希望都能够读书,尽最大努力把书读好;其次,一定要团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家拧成一条绳,无论将来如何都不用害怕,再难得关口也能够闯过去。”
    三个太爷爷听得点头,其中季家的太爷爷道,“夏娃子这些话说得好啊,你们凡是季家村的人都要记住夏娃子说的话;
    娃儿们都要读书,夏夏也是沾了读书的光,读书的好处你们也看到了;还有就是不要闹矛盾,就算有矛盾也要在村里解决,那些搞破坏的,联合外头的人欺负咱们的,这种一定不能要。”
    季夏这番话,季家村的人都记在了心里,等化肥厂建起来的时候,直接用石碑刻成了村训,竖在路口,凡是季家村的人都必须牢牢记住,并且必须遵守。
    后来,从这里走出去了不少名人,渐渐地,这里也成了人杰地灵之地。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季夏吃过中饭之后,本来是要回县城去,她时间紧迫,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父母,但村里的人实在是热情。
    张铁差不多两点钟就来接她,她从村里离开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