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重设宗人令
作者:种菊南山下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最新章节     
    对朱由检而言,张蔷的心态颇为复杂。
    这位曾是大明末代皇帝的年轻人,确实堪称勤勉。他那多疑的性格与急躁的处事方式,实则源自周遭环境。急躁,是因为囊中羞涩,万事皆无法拖延;多疑,则是被朝中文臣屡次欺骗,自然难以再信。
    此刻,这位年仅十七的少年拘谨地坐在张蔷对面,怯生生地问道:“嫂嫂传德约前来,莫非有要事相商?”
    朱由校,字德约。
    张蔷深知,这位信王与张嫣、朱由校亲近,却与自己疏远,甚至有几分畏惧。想来是目睹了瑞王的下场,对自己的惧怕更甚。
    叔嫂二人并无太多言语,张蔷开门见山地说道:“信王,嫂嫂今日请你来,确有要事相商。
    这大明江山,它姓朱,嫂嫂认为,每位朱家子孙,都有为朝廷效力的义务。信王是平安最亲近的叔叔,本宫希望,信王能挺身而出,为平安分忧解难……”
    朱由校闻言,吓得立刻跪在地上,面色焦急地辩解道:“嫂嫂明鉴,德约绝无反心……嫂嫂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府中搜查……”
    张蔷连忙走下座位,亲手将他扶起,亲切地安慰:“信王误会了,上皇仅有你这一位亲弟弟,平安也只有你这一位亲叔叔。若连你都不信任,这大明,本宫还能相信谁?
    你且坐下,听本宫细细道来。”
    朱由校诚惶诚恐地坐下,身子却不敢坐实,只用半边屁股挨着椅子,时刻准备起身告罪。
    “信王可知,为何三位王叔迟迟未能之国?”张蔷问道,“并非你哥哥不孝,只是时过境迁,如今田地皆有主,要凑齐数万顷庄田,谈何容易?
    以瑞王叔为例,皇爷爷将他封于汉中,但你可知道,汉中能凑出多少庄田来?”
    朱由校全然不知,张蔷也无需他回答,伸出五根手指道:“五百三十顷!西安府拼凑出一千五百顷,而瑞王要求四万顷庄田,如何能满足?
    朝廷也曾下文,向四川征集田地。”
    张蔷苦笑:“信王,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但成都府的土地,七成在蜀王一系手中,两成在卫所军将手中,仅一成在百姓手中……
    百姓依靠这一成土地为生,却要承担整个成都府的田税……说得远了,咱们还是说回瑞王叔……所以,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都无法再为瑞王叔划出庄田,这便是瑞王叔一直滞留京城的原因……
    惠王叔和桂王叔的情形亦是如此,他们要求的庄田,地方根本无力提供。”
    朱由校从不涉足朝堂之事,此刻听到张蔷所述,犹如听闻传说,吃惊地张着嘴,连恐惧也忘却了。
    许久,他才天真地问道:“嫂嫂,那该如何是好?”
    神情与朱由校如出一辙。
    张蔷未答,又透露了一个真相:“四年前,户部曾做过一次统计,当时宗室人口已有十三万多,每年所需禄米近四千万石……信王可知朝廷一年田赋收入多少?”
    朱由校摇头:“臣弟不知。”
    “不到两千六百万石!”张蔷比划着手指说道,“换言之,即便将全国田赋收入全部用于供养宗室,也远远不够……更何况大明还有众多官员、军队,还要在辽东抗击金兵,在西南平定叛乱……”
    朱由校一听更加焦急,连忙道:“嫂嫂,臣弟不要实庄田……或者,少给一些,能养活人便好……”
    张蔷笑道:“即便信王一顷地都不要,也无济于事。本宫今日传你来,并非与你商讨庄田之事,而是希望信王能挺身而出,为大明效力,莫要如其他藩王那般,子子孙孙都成为被圈养的牛羊!
    这些皇室宗亲,除了吸食大明血肉,他们为大明做过什么?况且,大明如今已无力供养他们。”
    “臣弟能做什么?”朱由检毕竟是热血少年,被张蔷一番鼓动,立即觉得自己作为平安的叔叔,有责任为他遮风挡雨。
    “本宫知晓,瑞王叔私藏武器,是为前往汉中准备,并非真要谋反,因此本宫并未要他性命,只罚他回凤阳看守祖陵……
    但信王可知,大明其他藩王在封地上做了多少恶事?
    地方官府,有的因忌惮他们是皇室宗亲,不敢约束;有的与他们同流合污,设立关卡,乱收税费,百姓苦不堪言。单单去年,本宫便收到地方官弹劾皇室宗亲的奏折,多达三十多份……”
    朱由检隐约明白了这位嫂嫂今日与他谈话的用意,他试探着问道:“嫂嫂是希望臣弟来整顿这些皇室宗亲?”
    张蔷直直地看向他,认真地问道:“信王,你敢吗?”
    信王年少气盛,脑子一热,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有何不敢?臣弟最恨坑害大明之人,何况他们还是皇室宗亲!”
    “好!”张蔷拍手笑道,“你兄长早就有意整顿宗室,奈何身体欠佳。你能为兄长分忧,为侄儿平安分忧,嫂嫂要谢谢你……”
    “只是……”朱由检这才想起,大明王爷从未有在朝堂做事的先例,他担心朝臣们会反对。
    “朝臣那边,自有嫂嫂去说服,这是我皇家的私事,朝臣们无权置喙。”张蔷知道他担心什么,连忙补充道,“本宫会派一支锦衣卫协助你,若遇阻挠,信王也无需手软。”
    最后,她语气坚定地说:“大明身上的毒瘤,拔除一个是一个……”
    可怜的朱由检,就这样被张蔷拉上了这条道路。待他意识到自己接手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时,已无法回头,只能咬牙前行,这是后话。
    次日,张蔷召开了顾问小组会议,商讨增加宗人府职权以管理宗藩事务的议题。
    会上,张蔷将自己与法安大师探讨的宗室问题,以及与信王所谈的宗室问题,摊开在各位顾问面前。
    众位重臣岂会不知,宗室问题已成为继蒙元、东虏、天灾等之后,拖累大明经济的又一重大问题?
    但这是祖制,又是皇家内部事务,朝臣们虽看不起各地藩王,却也不愿得罪他们,以免为自己和子孙招来祸患。
    如今太后要整顿宗室,他们自然乐意支持,毕竟已无力供养。
    大明设有宗人府,首任宗人令是秦王朱樉,左右宗正分别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
    后来,随着各王就藩,宗人府仅剩下经历司的一众属官,负责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的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等事宜。
    具体操办这些事务的,是礼部。
    于是,时隔两百多年,大明再次由亲王担任宗人府官职。
    宗人令:信王朱由检;左宗正:惠王朱常润;右宗正:桂端王朱常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