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宗室改革二
作者:种菊南山下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最新章节     
    如此严峻的局面,不用太后强调,在座之人,也知道大明的宗藩,再不改变,面临的结局就是,要么大明被拖死,要么宗藩被饿死。
    朱元璋自己苦了一辈子,生怕自己的儿孙再受苦,于是不让他们习四民之业,给庄田,给?米养起来。
    这怪不得老朱,他在世时,儿孙只有不到百人,大明那么大的地方,养起来毫不费力,谁知道两百多年下来,各地藩王宗亲无所事事,专职造人。
    到大明中期的弘治年间,各地宗亲的?米,就开始供应不足,嘉靖皇帝自己是藩王上来的,对宗藩事务,还过问一下。
    到了万历皇帝,就彻底摆烂,孙承宗说:“请大家翻到第二页……”
    周王忙翻到第二页,见上面写着几组数据:嘉靖四十四年,宗藩禄米占全国田赋的三成左右,万历二十二年,宗藩禄米就占到了六成;到三十二年,十年间,禄米支出就超过了田赋收入。
    最后一项是天启七年的数据,正是刚才孙阁老念的那一栏,周王暗暗心惊,他见会场上,再也无人质疑这些数据,便乖乖闭嘴,想听听这些太后倚重的“顾问”们,要怎么改革宗藩。
    温体仁举手发言:“其实,万历中期,朝廷就放开了,对奉国中尉以下的宗亲,科举入仕的限制,准予他们入学应举。
    自万历二十一年来,礼部前后举行过八次宗亲科举,但考取进士的,只有十二人……”
    坐在上首的太后听了,十分感兴趣,对身后的法容道:“下来把这些人的资料拿给本宫看看,对这些力争上游的宗亲,要量才录用。”
    周王在旁边听了,心里动了动,见太后又转过头,继续听官员们的发言。
    正在发言的,是次辅韩爌,他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今大明宗室,五世以下,尽为奉国中尉,此策甚为不妥。
    应该执行嫡长子继承制,自将军以下,只有嫡支继承爵位,其他子弟则废除爵位……”
    周王心里咯噔一下:这位是个狠人,不愧是次辅,真敢说啊,他这一刀砍下来,周王府有封爵的人,不到一千人!一下子砍掉八成还多!
    没了爵位,就没了禄米,这些人靠什么活?
    不用周王开口,三辅袁可立就问出了他想问的话,韩爌显然还没想好,他很光棍地道:“大家一起讨论啊……”
    这时候,坐在远处的一位红袍官员,举手发言。
    周王低声问平安:“万岁爷,这位是谁?”
    平安也低声道:“叔祖爷爷,他是燕京大学校长,徐光启。”
    周王坐直身子,只听徐光启道:“臣建议,对这些失爵的宗亲,就该将他们与大明的百姓一同视之,让他们从事四民之业来养活自己。
    比如说,这些宗亲,可以佃租族中的公田,或者,朝廷分给每人一百亩的永业田……或免税三代,三代后,要如百姓一样交纳田赋……”
    户部尚书郭允厚举手发言道:“子先的建议是好,本官问一下,土地哪里来?”
    今日的大明,土地兼并严重,好地都握在世家大户手里,连在京的几位王爷的庄田都凑不出来,再到哪里去拿地来分给这些宗亲耕种?
    徐光启也学韩爌的样子,放下手上的材料,笑着道:“这不是正在讨论么?”
    周王越听越心冷,他望向对面的三位王爷,却见他们也皱着眉头不出声,显然也没什么好办法。
    他又偷偷地望向太后,却见太后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桂王右边的位置,周王顺着太后的目光望过去,只见那里坐着一位黑袍和尚。
    太后的顾问小组里,还有和尚!
    然后,周王就看见,那黑袍和尚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举手发言道:“土地的问题,贫僧有点浅见。”
    众人都望向他,黑袍和尚双手合十,声音清亮地道:“贫僧两次去辽东,见辽南复州、金州的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有大片辽东汉人开垦过的土地……”
    周王实在忍不住了,这是要将大明尊贵的皇室宗亲,流放到辽东苦寒之地,再被女真人杀光的节奏!
    他愤怒地敲了敲桌子,打断了那和尚的话:“和尚,辽东有建奴……”
    对面的信王忙劝住他:“周王别担心,只是讨论而已。”
    周王一发言就后悔了,他想起自己的初衷,只听不说,只因为看到会场上平和的气氛,他就有些忘形了。
    那黑袍和尚冲着周王点点头,又道:“周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周王是否知道,目前我大明在辽南的控制区,已经延伸到盖州,东江镇在盖州,驻有重兵。
    辽南大片的土地丢荒,正好可以将无地可分的皇室宗亲,迁到那里,贫僧的意见,只是提出来讨论,周王不必紧张。”
    周王低下头,心里冷笑:又不是你家亲戚,你当然不紧张。
    想到太后的那个眼神,周王拱拱手,识相地闭了嘴。
    就听郭允厚笑道:“大师的意见,倒是提供了一条思路,辽东苦寒,南方也行嘛,海南、安南、云南、缅甸,庄稼两熟、三熟,都是好地方嘛。”
    众人都点头,周王不出声,冷眼看着,只见一位陌生的官员举手要发言。
    平安贴心地为周王介绍道:“叔祖爷爷,这位是吏部尚书王永光……”
    王永光道:“既然放开将军以下的四民之业,对考取进士的宗室读书人,也应该一视同仁,只以能力授官,不应有身份歧视……
    万历朝虽然放开了奉国中尉以下的宗室科举,但规定宗室进士,一不能任京官,二不能任四品以上的高官,限制了宗室子弟读书进学的热情。”
    总算有人为宗室说了句良心话,周王向这位吏部尚书,投去感激的目光。
    徐光启又举手发言了,他说:“宗室子弟,还可以考燕京大学嘛,在燕京大学,既可以钻研学问,又可以学到谋生技能,优秀人才还可以参加朝廷的选拔,单单是户部下面的一个官店系统,全国就需要多少优秀人才?”
    徐光启的发言,启发了众人的思路,户部尚书郭允厚补充道:“子先说得有道理,户部已经提交了建立中央银行的项目,只因缺少会计人才,目前还搁置着呢。”
    一位三十来岁的官员,人虽然瘦小,却声如洪钟:“工部下属的厂矿,急需管理人才……”
    平安低声对周王道:“他是卢象升……”
    温体仁也道:“礼部兴办新式学校,急需教员;兴办官府医院,需要大夫……”
    周王听了,心里才敞亮了一些,宗亲们要是能从事这些职业,也不失为一条出路,看孙阁老拿出来的数据,举大明之力,也养不起这些皇室宗亲了,再不找出路,他们只有饿死的份。
    他看了一圈,只有兵部不需要人。
    嗯,对大明宗室来说,兵部是一个敏感的部门,朝廷刚刚镇压了西北三王的叛乱。
    怪不得次辅兼兵部尚书袁可立,一直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