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
玉昭仪正同贴身嬷嬷相看各家贵女的画像。
“这武安侯家的嫡次女倒是不错,样貌生的好,性子也柔顺,配老四倒也不错。”
身边的嬷嬷笑眯眯的附和道:“娘娘挑选的一定是最好的,殿下最是孝顺,母子连心,他一定会喜欢未来王妃的。”
玉昭仪笑着点头,“是啊,润儿最是孝顺的。”
“等他成婚,陛下就会封王了,也不知道陛下心里是个什么心思。”
郡王,亲王可是有区别的。
嬷嬷弯腰低声道:“娘娘不必忧虑,齐王,楚王当初不也是直接封王。”
玉昭仪听完眸中担忧一扫而过,但嘴上还是道:“我的位份不如贵妃和容妃,只怕陛下那。”
嬷嬷,“娘娘放宽心,咱们殿下只是年纪小了些,其他的哪里比那几位差了。”
玉昭仪会心一笑,嘴上说的怪罪的话,其实心里一点都没怪罪的意思,“你啊,说话注意点。”
嬷嬷笑道:“娘娘说的是,奴婢也就敢在福宁殿说这些。”
主仆俩有说有笑的,外头忽然传来陈公公前来的消息。
玉昭仪一愣,“陈公公怎么来了?”
这不年不节的,他来做什么?
玉昭仪看向嬷嬷,面带疑惑。
嬷嬷思索道:“许是为了四殿下的婚事。”
玉昭仪一怔。
“有可能。”
前段时间,皇帝一直给太子他们赐婚,如今心中有了属意的人选倒也差不多。
“快请陈公公进来。”玉昭仪吩咐。
外头,陈公公被人请了进来,进了殿内,陈公公行礼,“奴才见过昭仪娘娘。”
玉昭仪笑道:“公公有礼了,今儿个是什么风,把公公吹到本宫这福宁殿了。”
陈公公闻言,老脸笑的跟朵菊花似的,“娘娘说笑了,奴才是来传陛下口谕。”
玉昭仪心中了然,笑着起身,“公公请说。”
陈公公,“陛下说,四殿下的婚事暂且不用急,陛下那已经有主意了。”
玉昭仪!
“这。”
玉昭仪虽然心里有数,但是亲耳听到还是很惊讶的,毕竟婚姻大事何等重要,万一皇帝赐婚的是一般人人家。
比如那楚王妃。
好听点是户部侍郎独女。
可是周家子嗣艰难,又无岳家助力,也就楚王一心做个闲王,心里不在意,可是自家儿子是万万不能娶这样的。
“臣妾接旨。”玉昭仪忍着心中的不甘道。
祁州。
韩老将军连着几日练兵,又整顿队伍的消息被胡大人等人得知后,皆是茫然不已,无可奈何,只能亲自前去询问。
见到太子在此,胡大人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储君不声不响的来了他的地盘,还跟韩家军如此熟识的样子,来此时日可见不短。
而他本地知州,最大官员,竟然毫然不知。
这不是失职是什么?
其次,太子来军中做什么?
韩家军镇守西北,是大瑜唯二的边疆大军,太子来这里,莫非是要造反?
想到京城,太子同齐王打擂台,陛下又互相制衡的消息,胡大人顿时蔫巴了。
合着,他哪位皇子的眼都没入啊。
不,不,他此时还有补救的机会。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胡大人心道,他既然没入太子的眼,那在陛下和天下百姓面前留个忠心的清名。
“殿下这是要造反吗?”胡大人一脸正义,大义凛然道。
太子???
这厮在说什么?
大帐内,韩老将军瞪大了眼睛,左右看了看。
刚刚发生了什么?
一道跟来的黄大人,反应过来后,飞快上前捂住了胡大人的嘴,讪讪解释,“知州大人这是喝醉了,酒还没醒呢。”
太子面无表情。
一侧原本充当摆件的许则川!!!
他知道知州有点颠,但没想到这么颠。
韩老将军心中欲哭无泪,他从前还高兴祁州知州不太聪明,方便他治军,如今却是后悔至极。
韩老将军一脸歉意的对着太子道:“殿下,胡知州喝多了。”在他说话间,营帐里的两个大将已经上前将胡知州制住,且堵住了嘴巴。
太子,“他是醉的不轻,连这种话都敢说。”
太子一脸阴沉,看着底下被制住的胡知州,“如今孤没空收拾他,许大人,出征这些日子,祁州暂由你接管。”说着,他看向黄大人,“还有你,听清楚了吗?”
黄大人赶忙行礼,表明忠心,“臣谨遵殿下旨意,一定听从许大人调遣。”
许则川呐呐点头,好突然。
太子此时心里恨不得掐死知州,但他的理智不让他如此。
他只是太子,不是皇帝,生杀罢免臣子的权利他没有。
但是这个姓胡的肯定不能留在祁州了。
想着,他一扫营帐内众人。
韩老将军立刻道:“胡大人吃醉酒了,还请殿下息怒,刚刚我等皆是一心在想出征丘兹之事。”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
黄大人???
出征丘兹?
这什么时候的事情。
胡大人瞪大着眼睛,丘兹?
他说怎么一直练兵,原来是出征丘兹。
完了,完了。
他怎么没想到呢。
“还愣着做什么,把他拉下去。”韩老将军严声吩咐。
片刻后,营帐内恢复了宁静。
太子也平复了心情,继续商讨出征事宜。
众人皆无异议,许则川这个守在后方的自然更无话可说。
太子随即令下,正式出兵西域。
在莲姬派来的亲信带领下,大军直入王庭与盟军汇合。
北方,北凉同大瑜交界处,另一支边军亦是整装待发,互市一如往日繁华,维持着两国表面的平静。
此次大瑜同莲姬的行事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趁着新任丘兹王还没有坐稳王位,立刻将他赶了下去。
在大瑜的扶持下,莲姬正式登上王位。
此时已是十月。
秦书的肚子大的出奇,已经正式确定双胎,家里众人皆是担心不已。
双生子虽然听着有福气,可是生孩子可谓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尤其秦书年纪还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