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氦-3的储量极其稀少。
宇宙早期形成了少量的氦-3,与普通氦(氦-4)一起成为最早的轻核物质之一。
另外,恒星在核聚变过程中也会生成氦-3,但其释放到太空的过程极为缓慢。
地球在形成时,主要吸收的是太阳系气体云中的物质。
但氦-3由于质量小、挥发性高,大部分未被地球有效捕获。
这使得地球内的氦-3存量从一开始就极为稀少。
氦-3是一种极轻的同位素,比普通氦还要轻,地球的引力难以长期留住它。
而且地球没有像恒星那样活跃的热核反应过程,自然界缺乏生成氦-3的条件。
虽然理论上讲氦-3在宇宙中并非绝对稀有,但主要以太阳风形式存在,广泛分布在行星际空间。
然而,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将大部分太阳风粒子(包括氦-3)反射或阻挡在外。
种种这些,使得地球上氦-3含量极其稀少。
不过月球呢氦-3含量还是很丰富的。
由于缺乏磁场和大气层,反倒能够直接吸收太阳风,因此其表层土壤中富含氦-3。
林枫记得前世看到的新闻。
嫦娥五号月壤中氦-3的含量及提取参数条件显示,月球上的氦-3储量估计约为100万吨到500万吨?。
而相比之下,地球之上只有五百公斤的氦-3。
而且基本都在深海和地壳深处。
基本就难以收集。
而如果月球上的氦-3能够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意义绝对重大。
1吨氦-3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500万吨燃油燃烧释放的能量。
这其中蕴含的能源价值是巨大的。
不过月球中的氦-3是否值得开采?
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争议颇大。
支持者认为氦-3是未来核聚变的理想燃料,开发利用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格局。
反对者则认为其含量稀少、开采难度巨大,是“不切实际的航天幻想”。
相比地球上微乎其微的氦-3含量,月球表层土壤中确实富集了一定量的氦-3。
然而,即便是“富集”,月壤中的氦-3也并非唾手可得。
这就涉及到开发成本问题。
不过,随着科研的不断进展,尤其是月球土壤利用技术的突破,这场争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林枫记得,一项重要研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东方某大国高校科研团队发现,月壤可以通过特殊工艺加工成建筑材料,例如烧制成砖块,用于建造月球基地。
这一突破让人们对月壤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为什么这个发现如此重要?
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月壤的看法。
月壤从一种废料变成了一种资源。
在传统观念中,月壤主要是月球探测器收集和分析的对象,被视为“附带的研究材料”。
一旦月壤被发现能够制砖,甚至加工成更加复杂的建筑构件,就意味着它成了月球基地建设的基础性资源。
如果专门为了微量氦-3开采月壤,确实显得过于“兴师动众”。
但如果建设月球基地本身就需要挖掘月壤作为建筑材料,而在此过程中同时提取氦-3,则显得一举多得。
这不仅解决了“采挖月壤是否值得”的争议,还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基地建设需要挖土
挖出的土可以烧砖
提取氦-3成为附带收益
简直是相辅相成了。
在这种情况下,林枫觉得未来月球上的氦-3完全有搞起来的可能。
当然这一切也需要商业航天的崛起。
至于商业航天如何盈利。
这个更是不需要担心。
在欧美方面早就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
那就是在航天方面每投入1元,就会收获到7~12元的回报。
可以说是最是稳赚不赔。
航天投入之所以回报率惊人,是因为它不仅推动了单一行业的发展,更为全社会带来技术突破和产业革命。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长期而深远的。
投资月球资源开发,表面上看可能是天文数字,但如果能够成功,将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推动人类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收益上,还渗透到技术进步、产业带动和国家战略等多个方面。
其实似乎也没必要想那么复杂。
航天要没有价值,世界各国也不会那么重点投入。
反正林枫觉得是有搞头。
涉及到航天方面林枫此前没涉足过。
但无所谓。
领先十年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另外呢,以超前的眼光,还完全可以摸着鹰酱过河。
像鹰酱的可重复发射火箭、星链等等都有借鉴意义。
反正林枫也丝毫不愧疚。
这种尖端技术也无所谓谁摸谁。
不可能你发明了轮子是圆的。
别人就要另辟蹊径做成三角形的。
而且尖端技术这玩意谁摸谁还真的不好说。
大家基本都是互相摸的。
真要较真的话,马斯克那很多技术也是摸毛熊的。
就像马斯克搞得火箭33个发动机并联。
被一片吹捧。
其实真不是啥稀罕玩意。
像苏联时期的n1火箭的1级结构,就是大力出奇迹。
直接将30台nk-33型发动机并联组成n1火箭的1级结构,用“众筹”的方式试图提升火箭的1级推力。
而这个还是1969年的事。
当初n1失败了,一片嘘声。
而马圣火箭炸了,则一片叫好。
什么敢于在失败中摸索啊各种花式吹捧都出来了。
双标得很。
回忆起1969,似乎还是冷战最白热化的时代。
有时候说实话,林枫还挺怀念那个时代的。
虽然是在随时毁灭的边缘角度。
但起码大家伙玩的是高端局。
而不是像后面的时代菜鸡互啄。
甚至有的激进观点的暴论还认为人类科技真正发展到冷战结束也就随之大停滞状态了,之后一直就是吃先前搞出来的新技术的老本。
这种观点受众还不少。
毕竟很多冷战时期的产物在今天看来还是很像外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