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兵仗局造了一百二十门红夷大炮,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蔚为壮观。
常洛十分喜悦,决定亲自前往视察。
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洪承畴、温体仁、周延儒,熊廷弼随行。
当常洛站在这些红夷大炮面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仿佛看到了边疆安宁、四海臣服的景象。
他不无得意地说道:\"孙先生,袁先生,这些红夷大炮都是长哥儿想法子造出来的。\"
朱由校听到这一句,顿时眉眼笑弯了。
孙承宗、袁可立早听徐光启夸过皇长子如何聪慧,今日见了这些大炮方知徐光启说得一点也不夸张。
孙承宗拱手答道:\"这都是陛下教导有方。\"
常洛笑了笑,\"朕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并没有闲功夫管他,若说教导也是王徵的功劳。\"
又若无其事看了袁可立一眼,说道:\"人各有志,其实是勉强不得的,长哥自小不喜读书,却独独在这些事情上颇有天份。\"
袁可立听出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低下了头。
看着一排排威武雄壮的红夷大炮,众人都兴高采烈的,只有孙元化隐隐忧虑。
一门火炮通常需要配备四名主炮手,四名辅炮手。主炮手负责操作火炮,其中两名主炮手负责调整火炮仰角,另两名主炮手负责装填炮弹和点火,四名辅炮手负责推炮车。
炮兵与骑兵、步兵不同,主炮手不仅要识字,还得会一点算数。
当初从葡萄牙人手中弄到了二百门红夷大炮,孙元化为了培养八百名主火炮手可是费了老大的劲。
然而在辽东和朝鲜打了几场大仗,主炮手就死了一半。
火炮在明代算得上高科技武器,它的的射程有多远,与炮管的仰角度直接相关。
当炮管与地面平行时,射程最近,与地面成四十五度时,射程最远,而超过四十五度时射程又会变近。
要想知道炮管的俯仰角度,就要依靠量铳规。
铳规是一个刻度表,上面划着零度(相当于现代的零度),一度(7.5度),二度(15度),三度(22.5度),四度(30度),五度(37.5度),六度(45度)
当刻度表为平度时,射程为268步。
当刻度表为一度时,射程为594度。
当刻度表为三度时,射程为954度。
当刻度表为四度时,射程为1010步。
当刻度表为五度时,火炮的射程为1052步。
炮弹的飞行轨迹是一个经典的抛物运动,在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射程有多远,射高有多高,只取决于炮弹的初始速度和初始速度与水平线的夹角,而炮弹的初始速度则取决于火炮的型号。
孙元化的确是个天才,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和一次次试射得出各种型号的火炮的技术参数,并将之编成了一本册子。
每一种类型的火炮顺风时射程几何,射高几何,逆风时射程几何射高几何,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特别聪明的士兵可以记在脑子里,实战时灵活运用,随时调整炮管角度。笨一点的士兵实战时就得着急忙慌翻册子。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也许就是在翻册子的间隙,战机就失去了,小命就嘎了。
当兵的基本上都是不识字,偶尔碰到一两个识字的那简直就是捡着宝了。
孙元化奏道:"陛下,炮兵极是难得,以臣愚见,现在该极早筹划,在军中挑选聪明伶俐一点的士兵,好生培养。"
常洛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由你牵头,建几所炮兵学校。"
孙元化又奏道:\"建炮兵学校困难重重,第一是麟选合格的炮兵难,第二是能胜任教授之职的人才极为稀少,第三是耗费巨大。\"
常洛对孙承宗、熊廷弼说道:\"这事就交由中书省和枢密院共同办理,缺钱找户部,缺人找吏部、兵部,缺器械找工部。\"
孙元化闻言大喜,心头愁绪烟消云散。
熊廷弼却只能苦笑,枢密院就我一个光杆枢密使,拿什么办理?
常视察完红夷大炮,又视察其余的火炮。
走进枪械库,枪炮多得令人咂舌。
孙元化报开了账:
"天威大将军炮100门"
"神武二将军炮100门"
"轰雷炮330门"
"飞雷炮384门"
"捷胜炮400门"
"灭虏炮1530门"
"虎蹲炮600门"
"涌珠炮3208门"
"连珠炮3790门"
"大小佛朗机炮4090门"
"神枪支“
"三眼枪、四眼枪6790支……"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连常洛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多枪炮。
他问孙承宗:"孙先生,平定建奴时,这些火炮为什么没派上什么用场?"
因为火炮的机动性实在是太差了,在炮车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用于野战十分受限,只能用于守城。
所以不论是后金军还是明军,对火炮都相当轻视。
孙承宗答道:"养一门火炮相当于养四个骑兵,实在太费钱了。辽东没有专门的火药场,从北京运过去路途过于遥远颠簸,容易发生爆炸。会保养维护火炮的工匠也不足。火炮在野战中对战建州骑兵并无优势,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敌手。“
熊廷弼说道:"老孙,火炮用起来的确有诸多不便,但是也不能因噎费食。在辽东和朝鲜打了这几年仗,我觉得将来是火炮的天下。“
孙承宗道:"火炮只能当作辅助,真正扛大头的还得是步兵和骑兵。"
袁可立、温体仁、周延儒也支持孙承宗的观点,而徐光启、毕懋康、孙元化则支持熊廷弼的观点。
孙袁温周是步骑派,徐毕孙是火器派,双方唇枪舌战,争得不可开交。
常洛缓缓开口道:“各位爱卿不必争执,朕以为,二者皆不可轻。步兵、骑兵有其优势,然火炮威力巨大,如果能克服机动性差的弱点,前途不可限量。”
一直未曾言语的洪承畴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英明,福建巡抚南居益向中书省发来告急文书,称红毛夷十余艘战船游弋在澎湖附近,每船上有大炮八至十二门,福建水师虽有三百余艘船,却船小炮小,只能在岸边作战,稍微离岸远一点就不敢去了,根本不是红毛夷的对手。“
"红毛夷十几艘战船就将福建一省水师压得抬不起头来,以此观之,大船的机动性配上大炮的威力,是相当厉害的。“
常洛连连点头,对孙承宗和袁可立说道:
"西洋诸国将来都会仗着船坚炮利跑来耀武扬威,因此从长远来说,我朝还是必须建一支强大的水师,否则就有受不完的气!"
孙承宗拱手道:“要建水师就得大量造船,要造船就得有大量木材,这几年冬天冷得要死,许多树被砍了取暖,夏天太干旱,树又干死了。"
\"山东、南直、浙江、福建、广东有工匠,却缺大树。辽北有大树,却又缺工匠。造船的话,船场建在哪里好?\"
常洛环视众人,说道:“船场建在旅顺,工匠从广东、福建征调。“
孙承宗满面愁容说道:"陛下,这又是一大笔钱,花在水师上的钱多了,花在步师和骑师上的钱就更不足。"
常洛微微皱眉,“孙先生,西洋列强虎视耽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远洋水师必须尽快建立,至于钱,可以慢慢想办法。”
孙承宗心里犯起了嘀咕,先别提建远洋水师了,光是建船场就能把人愁死。
闽粤天气炎热,辽东天气寒冷,工匠必不愿背井离乡;辽北的深山老林虽然有大树,砍伐难,运往辽南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