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雪后天晴
作者:巷隅   穿越后靠垃圾站养活全家最新章节     
    腊月三十
    张荷左手挎这个小竹篮,右手牵着许珠珠的手,许珠珠屁颠屁颠的跟在她后面,晴天午后,冬日的阳光懒懒的。
    自从不下雪后,这雪融得特别快,地面也都干得差不多了,像她刚来到这里那天那么大的雪早就融了,只剩下远处较高的山顶上还斑驳着点点白。
    老鸭村落在河谷处,叫老鸭村并不是因为村里养鸭子的人多,而是整个村子的布局就像是一只鸭子,李全福家在鸭子头,许珠珠他们家就在鸭子屁股处,村里的人都称呼这一片为鸭股滩。
    鸭股滩原先是靠着河流,土地也肥沃,听李全福说,上一辈的大半村里人都曾经在此种地。
    几十年前河流改道,这边种地浇不上水,地里的土养不起庄稼了,人们就渐渐往村东头搬迁,跑到靠河的地方种地去了,这里也就变成了荒地。
    这话还是她们最初在老鸭村落了户的时候,许文杰跟她和许安说的。
    不过村里人仍旧还是鸭股滩鸭股滩的叫着,即使现在已经不是滩涂地了。
    所以许珠珠他们一家人在村里就变成了鸭屁股的许家。
    “不应该叫,鸭股滩的许家嘛?”
    张荷笑了笑,村里人怎么叫得顺口就怎么叫,她也说不清。
    看着两两三三坐落在这个村里的屋子,没见到青砖瓦房的,许珠珠忍不住感慨,这老鸭村,是真穷……
    进村后,人也多了起来。
    鸭肚子处有一棵槐树,将近一百年,据李全福说,那是头一户搬来老鸭村的人家种下的,也就是如今老鸭村里的张家,是老鸭村人丁最兴旺的家族。
    张家族中有三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村里出了什么事,都是直接请三位张家老人来主持大局,总是自动忽略身为里长的李全福。
    所以李全福这个里长形同虚设。
    许珠珠见到好些人坐在村里那个大槐树下,晒着太阳聊着天,都笑眯眯的,许珠珠都能猜到他们在聊什么。
    这场连绵了几个月的雪,终于赶在年前停了,大家笑眯眯的,都说能过个好年了。
    明明雪下得那么厚,几天的太阳晒下去,才不到十天就融得差不多了,许珠珠三岁以前在北方可见不到这种情况,雪都是到年后才开始慢慢融的。
    其中一个黑黝的老头,穿着带补丁衣服的,远远见到张荷,便热情地上来打招呼。
    “许娘子,过年好啊!这是去哪里呀?这是你儿子吧,小伙子长得真俊。”
    ???
    虽然是客气话,但是怎么也得性别对得上吧?
    许珠珠看了自己身上这一身灰扑扑的棉袄,打了几个补丁,又扯了扯她娘最近从他爹棉衣里抽出的一点棉花,给她做了个小小的帽子。
    她这几个月还被饿得面黄肌瘦的,确实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女孩子,就遗传了她娘的大眼睛还看得过去些。
    “是女儿。”
    张荷倒是笑着寒暄。
    说去里正家,又让许珠珠打招呼,许珠珠才知道是帮他们家做木盆的那个邓老头。
    昨天她娘去邓老头家买竹篮,想着人家送了四个凳子,便端了一碗饺子给邓老头送过去,没想到邓老头直接将竹篮送给她家了,又说不好收钱……
    许珠珠甜甜地问了好。
    邓老头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脑袋,十分和蔼可亲,“是闺女呀,小姑娘这眼睛可真水灵!”
    许珠珠:……
    又拐过一条去往官道上的小路,许珠珠总算到了看到了李全福家,比许珠珠现在的家好很多,虽然不是砖房,好歹也是个带着瓦的土房。
    用细长的竹子围了半人高的篱笆,院门倒是高高的。
    院子里种了很多大白菜和油菜,都被雪打熟了,如今蔫搭搭的长着。
    其实许珠珠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去过李全福家。
    只不过她当时饿得头晕眼花的,差一步就归天了,哪儿还有什么心思打量别人的房子?
    这时,院子里传来的声音打乱了许珠珠的思绪。
    一位妇人骂骂咧咧道:“……臭小子,敢挤兑你老娘来了!”
    院门“咿呀”一声被大力推开,一个半人高的小男孩从院子里冲了出来。
    后面紧跟了个拿着根竹条的高挑妇人。
    小男孩扒在篱笆墙上,朝那妇人做了个鬼脸,就溜之大吉了。
    “臭小子!你有本事,晚上别回家吃饭!”妇人怒骂一声。
    胡三娘这才注意到院门前的张荷,便立马换了笑脸,“荷娘来啦?哟,这是珠珠吧,还记得婶子嘛?”
    许珠珠嘻嘻笑,不记得……
    许珠珠听她娘说起过,李全福的媳妇,叫胡三娘,她倒没什么印象。
    胡三娘笑着拉张荷进屋,又朝着屋子里喊:“全福!荷娘来了!”
    李全福穿着个围裙,笑容满面的从灶房里出来了,边走还边擦手。
    李全福见到张荷到访,倒是很热情,就是那热情里掺着几分刻意与拘谨,张荷跟许文杰学得人精一样,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便直接说了。
    “李二哥可是有什么事?”
    李全福才将书塾的事情说了出来。
    什么书塾?她们今天不是来送饺子的嘛?
    一席话给张荷和许珠珠二人听得云里雾里,好久才捋清楚。
    张荷思忖着,便笑道:“李二哥,不必惦记着书塾的事情,我们一家是逃难到这儿的,在这里毫无根基,又无权无势,幸而李二哥拿我相公当兄弟看,事事照顾我们家。这就已经是大恩了。”
    “我和相公只求一家人能好好过日子,若是上天眷顾也就罢了,若没有也是咱们的造化……连日来相公都去镇上摆摊子去了,说年节人多,说不定有人要写春联儿,并不是因为这件事少来的。”
    这种没边的事情,她爹最沉得住气,没有成功之前绝对不跟人透漏半个字,就连她娘都不告诉。
    当初考上秀才的时候也是,所以许珠珠和她娘自然不知道书塾的事情。
    听到张荷这么说,李全福倒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以为许文杰最近不来是在心里埋怨他,他也因为事情黄了,有些惭愧得不敢去找许文杰。
    李全福解释道:“也是怪我,没有打听清楚,那老先生离开前已经举荐了一个弟子来接班,虽然也是秀才,可人家有自己的老师举荐。”
    张荷点点头,坦然一笑,这种事情她听到丈夫说得多了,也懂个七八十的。
    恩师举荐,跟自己相公这种拐着七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自然不一样,便连连劝解李全福不必放在心上。
    又掀开了盖在竹篮上的菜叶,露出里面满满的一大碗饺子,笑道:“……过年了,这一个月以来,还多谢李二哥的照顾,这不,我包了些饺子给二哥和嫂子送过来。”
    张荷微微一笑,又显得有些局促,“只是家里拮据,都是寻常素菜馅儿料,给你们送过来,聊表感激,二哥二嫂不要嫌弃……”
    许珠珠心里直摇头,也没办法,垃圾站的垃圾桶里好像不能变出肉来。
    从垃圾站带回来的面粉从一小撮已经装满了整个塑料袋,他们一块肉也没见着。
    他们家如今没有固定收入,自然不会花额外的钱去买肉,这两天他爹的盗版书画摊,就卖出了一副春联,还被白嫖了……
    不过饺子的馅料都是用那个不锈钢锅的煮过的水来拌的,仔细尝尝,还是能尝到一股淡淡的肉香。
    起初张荷还心疼两个孩子,想着不如就买一些,可许安和许珠珠直接出口拒绝了:“爹爹娘亲,以后再吃也不迟。”
    张荷抱了抱两个懂事的孩子亲了亲。
    这边胡三娘接过碗,细细打量。
    “哟,这东西长得真喜庆,荷娘的手艺可真不错。”
    她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又是小错落,从小过年就没见过饺子,如今见到碗里的饺子一个个长得十分圆滚,像金元宝一般,胡三娘喜欢得不行。
    又说,“……也太客气了,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做什么?”
    胡三娘让李全福招呼着张荷进屋喝碗水,自己则端着碗转身往灶房走去。
    李全福家并不富裕,当这个穷乡僻壤的里长,不过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分得一二两肉,还是衙门里看在他大舅哥的份上分的。
    何况今年收成不好,水稻在夏天的涝灾全被淹了,一亩地收了不到五十斤稻米,只好赶着种上粗粮,结果秋天雨又特别少,还没入冬呢,就遇上了雪灾……
    村里的人家要不是靠着那一茬粗粮,只怕如今早就饿死了,不过还好,总算熬过今年了。
    雪已经融了,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胡三娘这样想着,将锅里的肉又挑了两块肥嫩嫩的放到许珠珠家的碗里。
    等胡三娘出来时,许珠珠就看到自家的碗里已经装上了一碗满满的肉,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荷见状也忙说:“嫂子这是做什么?早知道这样,我这一趟就不必来了。”
    许珠珠也凑过去,笑嘻嘻道:“我和哥哥不爱吃肉,李婶婶和伯伯留给李哥哥吃。”
    胡三娘见个小屁孩说出这样话,稀罕得跟什么似的,抱着许珠珠香了香,想起她家那个天天只知道唱反调的臭小子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