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发展中的难题19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华兴传最新章节     
    自从击溃海盗后,崖州地面实在是太平静了,以致于保安团迅速壮大之后,居然找不到仗打了。
    很快就要满编满配的保安团,总不能只干训练、种地这些事吧?
    之前在通远区调研的时候,曹卫国就向总部提出外出历练的建议,问题是朝廷招抚在即,保安团再外出搞事,似乎也不太妥当。
    现在海运部四处出击,忙的不亦乐乎,倒是给了保安团一个机会,那就是先把船队护卫这件事做起来。
    作为正规军,却只能干些保镖的活,无疑是件极尴尬的事情,问题是现状如此,虽然不是啥上台面的活,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护卫这种活,多少还是和打仗沾着些边的。
    梁继盛说出这话来,王海洋便知海运部内部成立陆战队的设想,怕是没可能了。
    和保安团合作开拓,倒也是件两厢得宜的好事情。
    之后,梁继盛继续说起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人员问题。
    说实在话,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家的拼劲、闯劲相当大,各项工作进展也极为迅速,由此便让人员问题凸显出来,几乎到了阻碍事业发展的地步。
    既然是这么个情况,我看就不用吝惜银子了,哪怕会出现一定的浪费,也得广开门路,先把人员规模弄上去。
    说到这里,梁继盛看向孟庆祥,询问他的想法。
    不给政策、不给银钱,光靠施压广州办,怕是把顾恒等人榨干了,也未必能解决人员问题。
    见老梁问起,孟庆祥忙说起自身想法来。
    实际上,从进入榆林港开始,华兴这边看起来撒了不少银子出去,但从财务统计来看,花的并不算多,其中最大的开支,也就是广州办拿走二十万两,开拓团、西线船队先拿走十几万两,肯定还没花完呢。
    其他开支,包括买地的花费、务工人员的工钱、各种抚恤、粮油采购等等,也就花了不到二十两万银子,扣除掉攻占崖东缴获的大户库存,咱们实际开支并不大,如果加上那一百多条船,估计还有盈余呢。
    也就是说,大家在花钱一项上,虽然没有规则约束,但还是比较保守、规矩的,并未出现太多乱来的迹象。
    但是,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哪怕是粗一点的规则,也得赶紧弄一个,否则大家肆意弄起来,可能会达成目标,但也会把风气带坏了。
    风气这东西,短期看来没啥,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个致命问题。
    孟庆祥并未直接回应梁继盛的问题,而是说出心中忧虑。
    梁继盛皱着眉头,让孟庆祥继续说下去,该怎么办?总要讨论出个说法来,至于规则那东西,当然是要弄的,早早晚晚,区别很大吗?
    孟庆祥笑着告诉梁继盛,规则先行,将来出了问题,就是咱们几人背锅,若是规则后补,背锅的就是下面的几个出头鸟,最终变成紧一阵、松一阵,直至风气彻底败坏。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俱都明白过来,然后便齐齐陷入沉默。
    这时,有工作人员送来饭食,薛纪平连忙张罗起来,让大家先吃饭,然后再慢慢讨论问题。
    犯错和威信相背而行,随着华兴事业越做越大,这个问题会始终困扰着大家。
    ......
    简单用过午饭,梁继盛最先发言,询问孟庆祥的意图。
    是不是咱们先把黑锅背起来,大家的干劲就会更足?
    孟庆祥笑着点点头,表示咱们这届管委会常任委员,是不是可以带个头,当一任不断犯错,又能不断带领大家的前进的领头人?
    面对一千多兄弟们,那些陈规陋俗、甚至小心思、小手段,我看就免了吧,咱们自己先豁出去,才好让兄弟们豁出去吧?何况后面还有那么多归义民看着咱们呢。
    话说到这里,刘建国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说是已经有一个比较粗的规则了,或者说指导意见更为妥当,等调研结束就会找大家征求意见,争取尽快下发。
    林志刚想问具体细节,却被梁继盛打断,说是等调研结束后,咱们回临兴再作讨论,不管成熟不成熟,先发下去再说。
    孟庆祥则继续回应刚才的话题。
    涉及到资金这块,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凭燕朝这边的物价水平,工钱成本,来个十几万人,根本吃不穷咱们,况且还有制铁、造纸这种挣钱的项目,只要顺利发展起来,华兴集团就是两广一带最强势力。
    相形之下,势力可比银子值钱多了。
    给外出众人松绑,让他们大干快上,才是集团向前发展的主线。
    我完全同意梁总的意见,该给政策给政策,该给银子给银子,唯有一点,就是不能让大家觉得咱们没担当。
    另外,作为预防措施,财务处的力量必须率先加强,顾恒敢用黄平当崇信堂的大掌柜,这一招绝对务实,总部这边,也要大力引进有做账经验的归义民,将日常账务做扎实,省得大家心思活了,再把天给捅破了。
    说来说去,孟庆祥做的是一松一紧两手准备,大的方面粗一点,让大家放手去干,小的方面细一点,尽量减少,或者尽快弥补政策漏洞,让大家别犯大错。
    符思南笑着问孟庆祥,咱们这么拧着弄,是不是太累了?
    孟庆祥叹了口气,表示队伍越来越大,哪能事事省心省力。
    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王海洋建议老孟举个例子,省得我们这些具体操作者,错误领会总部意图。
    相比指导意见,还是后面那条强化财务的意见,更加令人关切。
    孟庆祥细思片刻,随即拿招人一事举起例子来。
    从杜莉、周雄他们运作归义堂的过程中,其实有一项经验,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那就是灵活掌握招人政策。
    首先是把前提把牢了,那就是必须加入归义堂,才能享受华兴人的政策优惠。
    前来务工的人员,听说要剪头发,很多人便打了退堂鼓,选择仅打工,不加入归义堂。
    然后这些仅是打工的人,会有很多限制,尤其是的工分上,比归义民要差很多。
    像这种规则,从归义堂那边发出来,各条线都在自觉遵守,由此便让归义民愈发感到自豪,而那些没加入的,好多开始反悔,陆陆续续又加入了不少。
    剩下的少数人,其实干不了多久,就会被清理出去,或者自行离去。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既挣不到钱,还要被人歧视,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嘛。
    通过这种简单的差异化,就让归义堂的工作顺利起来,同时还增加了归义民的凝聚力和对咱们的信任感。
    原本担心很多人会跑的现象,实际上并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