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要不向其他国家借粮吧?
作者:茜明湖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最新章节     
    楚凡向钱戴提出疑问:“难道我大魏国真的连一点余粮都没有了吗?”
    钱戴沉思片刻后缓缓抬起头语气凝重的回答道:“陛下,今年北方遭遇匈奴的侵扰,而南方的河东九州又遭受了洪水灾害。天灾与人为的灾难接连不断导致庄稼歉收,百姓陷入饥荒。国库已经耗尽臣等尽管努力调度资源,但确实难以再提供多余的粮食。”
    楚凡眉头紧蹙心中泛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即使在蓝星上的时候他也曾经历过饥饿的煎熬。
    那时为了生存十几岁的他不得不进城打工,忍受过桥洞下的寒冷和翻找垃圾桶的屈辱。饥饿的滋味是如此难以忍受,而现在河东九州的百万民众遭受灾害,无数家园被摧毁情况更是严峻。
    即便是最吝啬的守财奴,楚凡也考虑过将自己珍藏的内库财富拿出来帮助这些百姓。然而内库中的钱财在面对百万灾民时,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难道我们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吗?”楚凡带着一丝不甘心继续追问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希望满朝的大臣们能够给一个奇迹般的解决方案。
    钱戴深深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陛下,臣有一策,或许能够缓解当前的紧迫局势。但是……”
    楚凡的眼中突然闪烁起一丝充满希望的光芒他急切地追问:“只是什么?钱尚书快快告诉我!”
    “此策略就是向他国借取粮食,只是此举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若借粮计划失败不仅无法救治灾民还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贪婪窥视甚至可能触发战争。”钱戴忧虑重重地陈述在钱戴说完过后立刻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兵部尚书长孙德冲发言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若我国大举向他国借粮无疑会暴露我国粮食短缺的状况,这可能激发他国的不良企图。目前我们不仅不应向他国借粮,还应封锁河东九州受灾的消息,以避免他国趁火打劫。”
    在长孙德冲发言完毕后,钱戴接着说道:“我亦赞同长孙尚书的观点。然而若我们不借粮,长孙尚书您打算如何应对这场灾难?那可是百万民众,他们都是我们大魏国的子民啊。你是打算看着他们活活的饿死嘛?”
    长孙德冲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沉声道:“钱戴大人所言甚是救灾大如天,我们不能坐视百姓受难而不顾。然而借粮并非长久之计,我们还需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长孙德冲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建,立即派遣精干的官员前往各地,查勘农田了解今年的收成情况,看看没有受灾的百姓们手中还有没有余粮。”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积极倡导和鼓励那些富有的民间商人们参与到捐粮的行动中来。朝廷方面可以考虑给予这些慷慨解囊的商人们一定的税收减免作为对他们善举的奖励和激励。通过这种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粮食危机问题。”
    长孙德冲的话语刚落,朝堂陷入一片死寂。作为兵部尚书的他,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听见长孙德冲德话钱戴叹息的说到:“长孙尚书说的很好,只是以后不要再说了。
    在长孙德冲说完可以找百姓手中借粮,钱戴就知道长孙德冲说的是向百姓临时加税,不然朝堂怎样向百姓借粮?
    钱戴开口说道:“为了抵御匈奴的侵袭朝廷早已多次征税。目前国库已无多余的余粮,若再征税只会导致更多人逃离家园,而那些富商更是无动于衷。听说河东九州遭受灾害后,他们不仅未捐出一粒粮食,反而还提升了粮食价格。如今皇城内的大米价格已飙升至每斗五百文。\"
    长孙德冲愤怒地说道:“那些可恶的商人,我带领我的人去夺取了他们的财物。”他对于那些在国家危难时刻大发横财的商人们感到极度愤慨。
    只不过长孙德冲说归说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真的动手,如果自己真的动手抢了商人的粮食的话,魏国真的会乱了的。
    楚凡在朝中大臣说话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办也没有人教过自己怎么当好这个皇帝啊。
    楚凡在心中想到:如果真的能借到一些粮食来救助一些百姓那是最好不过的,只不过这也会让其他国家的人知道现在魏国当中发生的事情让其他国家有发兵攻打魏国的可能。而让商人捐粮,楚凡两世为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商人是不会把自己赚到的钱拿出来的。
    片刻后楚凡抬起头目光坚定:“传令下去,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各国,请求借粮。同时令穆云峰将军 加强边防以防不测。同时以朝堂的名义向魏国里面的商人们募捐。”
    楚凡也抱着侥幸心理如果真的有商人发善心捐款捐粮了那么也能够救助更多的灾民。
    下朝过后钱戴和穆云峰领命而去,而其他的官员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在演了一天的戏过后,楚凡则独自一人站在大殿之上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有些人能够懂事一些,愿意借一些粮食让百万灾民度过难关。不然的话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楚凡的命令迅速传遍了整个大魏国,各地的官员们纷纷行动起来,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借粮事宜。与此同时,边防的将士们也加强了警戒日夜巡逻,以防邻国趁火打劫。
    使者们带着楚凡的亲笔信,踏上了前往各国的艰难旅程。他们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也深知此行的危险与责任。陛下也一定在宫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肯定每日与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他们绝对要完成陛下给的使命。
    然而在经过数日的等待后,使者们陆续返回带来了各国的回应。
    只有一个国家表示愿意伸出援手,借出粮食以解燃眉之急;而大多数的国家则态度暧昧,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并不想帮助魏国,如果不是国家离魏国较远他们甚至还想屯兵侵略魏国。而有的国家直接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想要魏国割地来换取粮食。
    还有一些和国家直接拒绝了魏国借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