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春光正浓。四处暖意融融,莺歌燕舞。
朝野上下,一片新鲜气象。这朝堂上,也迎来了一群年轻的新面孔。他们个个气宇轩昂,才华洋溢,都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看着眼前的新人,赵君临满意地点点头。站在下面的官员们各怀心思,迎接新来的同僚。
说到这次科举,过程简直是一波三折,结局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本来在两位国舅,还有内阁高官的运作下,状元,榜眼,探花都有内定之人。没想到一切安排妥当,赵君临竟突然擢周传玺作主考官。让一个异国质子做主考,简直闻所未闻。更离谱的是,阅卷的全程,这个质子都在场。严谨程度就是眼前飞过一只苍蝇,他连公母都能分清。谢国舅几次想要调换考卷,都未能如愿。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众人所押宝看好的世家子弟的青年才俊,虽未至于落榜,但名次多少有些差强人意。相反那几位出身寒门的举子,爆冷门地拔得了头筹。尤其是那个叫楚萦的少年,一无背景,二无关系,居然被赵君临钦点为了新科状元。一时之间人人关注。
这位周传玺极力盛赞的少年才子,不仅反应迅捷,出口成章,就连相貌也是一顶一的好。就算有人不服气,在见到了楚萦风仪后,也不得不赞一句:“好一位漂亮的状元郎。”
按照惯例,楚萦入翰林院,并掌修国史。虽然只是六品官,但天子近臣,日后说不定会有大造化的。除了楚萦外,该届进士中,还有宋之问等寒门子弟。
赵君临打破门户之见,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系列的动作,怎么会不引起世家大族的忌惮。从赵君临开放海禁,边禁开始,就已经很明显地释放出一个信号。皇上没钱了,国库空虚了,他想要收权,想要收地,想要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手中夺利。
因此,旧官僚们也上下齐心地抱团,如同铁板一块。动不动就找点麻烦,给赵君临添点堵,让他没办法发展自己的宏图大志。只是这个皇上似乎也很有手腕,也很会挖坑。
是人都会有私心,是人都想要权利。尤其是他们这些敛了巨额财富,有着大量田地和家奴的大地主大官僚,当家族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始野心勃勃,想着呼风唤雨,甚至不把皇权看在眼里。历朝历代均是如此。相比起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他们更需要一个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任由他们摆布的,予求予取的傀儡皇帝。
谢家的两位国舅,无疑早就膨胀了。这朝堂与其说是赵家的天下,不如说是谢家的天下。且不说谢太后在后宫作威作福。谢国舅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勾结朋党。如今赵君临想要把大权握在手里,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次科举,之所以能赢得一筹,靠的是周传玺的算无所遗。
赵君临从未想过,自己会与敌国的太子联手。更没想到他和周传玺会有很多共同话题,就连想法上都惊人的一致。
倘若周传玺不是新安的太子,赵君临真想把他引为知己。他知道周传玺不遗余力地帮自己,是想有朝一日,自己会放他归国。可周传玺这样的能干,倒真是让自己纠结了。
万一放虎归山,自己恐怕要多一个神级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