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闹了个乌龙
作者:髙乐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最新章节     
    闻言,武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太医问诊啥的,他根本就不在意。
    何为旧疾复发?
    那就是时好时坏,前一刻不舒服,后一刻痊愈了,你能咋的?
    武植之所以扯谎说两人旧疾复发,不过是个铺垫而已,顺势便说:“有太医问诊,想来并无大碍,只是,旧伤在身,再无当日擂台之勇,若遇匪类,怕是难以招架啊。”
    闻言,宿元景的眉头再次挑了挑,总算是知道武植为何能搞出那么大的乱子了。
    其逻辑之缜密,胆量之大,着实骇人。
    瞧这话说的,表面上听起来是说,武松和鲁智深这一路上不会出手。
    实则却是在威胁宿元景,关键在于‘匪类’二字。
    谁是匪类,梁山义军可以是匪类,你宿元景也可以是匪类。
    武植还特意提了去年宋金之间的擂台战,当初,宿元景可是全程观看了的,他很清楚武松和鲁智深的武力值。
    所以,武植此话等同于在说,你要是敢阴老子,老子就敢砍了你。
    什么?老子不敢?
    老子连金兀术都敢绑,不敢砍你一个区区太尉?
    再者说了,离开汴京,招安途中,拳头硬才是硬道理,老子要杀你,手拿把掐。
    宿元景显然深刻理解了武植的敲打之意,眼中怒色一闪而过。
    殊不知,武植此刻也是心中忐忑,威胁宿元景,也是无奈之举。
    现下已经出了汴京,距离梁山不过七百多里,半个多月的路程而已。
    可武植至今为止都没搞清楚宿元景的真实意图,愁的根本睡不着觉。
    万一宿元景就是奔着将武松和鲁智深交给梁山义军以表诚意的心思,那兄弟仨可就抓瞎了。
    所以,不得不冒险威胁,下定决心,今日必须要搞清楚宿元景的真实意图。
    宿元景久久不语,武植突如其来的威胁,着实打了他个措手不及,此刻,心念急转,急速盘算着。
    首先,武植大小也是个官,他虽为殿前太尉,也没有生杀之权。
    其次,招安队伍上下三千人,可大多都是征调来的民夫,士兵只有区区八百人。
    若然武松和鲁智深生出杀心,八百个士兵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吗?
    应该能吧?
    呃,似乎不能。
    娘的,这两位老兄单枪匹马杀入梁山大营的战绩早就在朝中传开了,自己这八百兵马,能跟梁山大营中那十多万悍匪比?显然不能。
    完了,失算了,似乎,好像,自己的小命落到武植手里了啊。
    怎么回事?
    这才刚出汴京啊,小命就不由自己做主了?
    一念及此,宿元景顿觉背脊发寒,好在很快想通了关节,这才松了口气。
    对啊,小命出现威胁是要建立在居心不良的前提上的,可他之所以点名三人随行,完全是出于大局考虑,并没有坏心眼啊。
    见武植目光灼灼,宿元景心下叹息,这才想明白武植为何在汴京时多次相见自己,又为何突然冒出来威胁他,原来是担心自己对他不轨啊。
    可笑他在汴京时根本没把武植当回事情,也没有想到这一层,故一直视而不见。
    这下吃瘪了才追悔莫及。
    早知道早就见武植了,将事情说清楚不就没现下这回事了。
    好在醒悟的还算及时,武植的威胁也恰到好处,并没有撕破脸。
    宿元景心下松了口气,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索性直接摊牌,“你是不是以为本官要拿你兄弟三人向梁山纳投名状?”
    闻言,武植的眼睛眯了眯,装作诚惶诚恐的答:“下官怎会如此想?太尉切莫误会。”
    宿元景心里冷哼,暗讨你都跑来威胁本官了,不是如此想是什么?
    心里虽不忿,面上却如常,直言问:“你可知本官为何点名你兄弟三人随行招安。”
    “下官愚昧,还请大人解惑。”
    “本官这有一封信,为宋江所写,信中言明,梁山方面为表接受招安的决心,愿将武松和鲁智深两位将军奉为座上宾,信就在这里,你看过便知。”
    说着,真就从随行的公文夹里面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武植。
    闻言见状,武植有些愣神,忙不迭的打开信件,逐字逐句的揣摩。
    他并不怀疑这封信的真假,在他看来,宿元景绝无可能料到此情此景从而事先准备。
    所以,这封信必然是真的。
    可,什么玩意?
    竟是宋江的要求?
    这哥们脑袋抽疯了吧,武松和鲁智深杀了梁山那么多人,还点名要两人上梁山,若是激起众怨,还招安个屁啊。
    难道说,是宋江想杀武松和鲁智深?
    可观信中所言,却看不出什么迹象。
    那么问题来了,宋江到底什么意思?
    武植实在想不通,便即沉吟问道:“武松和鲁智深在海州杀了梁山众多好汉,本应是血仇才对,宋江为何要点名他们上梁山?下官实在想不明白,还请大人解惑。”
    宿元景楞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武植竟然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笑道:“信中不是写了嘛,为表归降诚意,所以才请两位将军亲自前往招安。”
    武植摇了摇头,“就这么简单?怕是居心叵测吧。万一到时候宋江反水,太尉又当如何?”
    不想宿元景竟更加坚定,“绝无可能,宋江已经是强弩之末,接受朝廷招安乃是他最后的出路,他别无选择,所以,他必然不敢。本官笃定,哪怕两位将军不去,宋江也不会有任何置喙。”
    闻听此言,武植如遭雷击,头脑一片清明之余,却是苦笑不已。
    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是自己想多了,原来事实真的这般简单。
    再看手中信,说的大多都是归降的决心,关于武松和鲁智深,只是顺嘴提了两句而已。
    而宿元景之所以点名兄弟仨随行,竟也只是随意之举。
    娘的,怪不得在汴京时自己连番求见,宿元景都不见呢,原来是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啊。
    事已至此,武植哪还能不明白,可为防万一,还是顺嘴问了一句,“这么说,我兄弟三人并无大用,去与不去皆可?”
    宿元景立刻点头,此刻心里巴不得兄弟仨赶紧离开招安队伍,滚回汴京呢,便即道:“也可,两位将军久经战阵,确实该好好歇歇,左右现下距离汴京不远,要不你们就先回吧。”
    呃,武植顿时懵逼,娘的,这是巴不得老子走人啊。
    完了,用力过猛,看样子是惹出宿元景的忌惮了。
    不过,武植可不会打道回府,他还惦记着梁山的兵马呢。
    再者说了,回去也没法交代啊。
    于是赶紧干笑两声,道:“为国效力,焉顾辛劳,些许旧伤而已,下官这就回去敦促他们,万不可误了太尉大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