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要另起炉灶?
作者:不求逻辑只求爽   软饭硬吃,崇祯拜我当大哥最新章节     
    陈演府邸。
    大厅内,此时除了主家陈演,还有刚刚随同而来的李建泰、朱纯臣、陈新甲三人。
    “陈阁老,李阁老,你们说陛下这是不是要和我们撕破脸了,不装了,摆明不信任我们了?”
    开口说话的是成国公朱纯臣。
    今天他之所以跟着进宫,除了对犁地机有想法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关于他辖制的腾骧四卫被架空的事。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他十分不安。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只感觉崇祯今天在扫过他时,那目光极其冷漠,没有丝毫温度。
    这在以前也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诸多种种结合在一起,他哪里还安的下心?
    这边。
    兵部尚书陈新甲的表情也差不多。
    “两位大人,朱公爷说得不无道理,虽然陛下如今将国事都交给了内阁与内廷,看似什么事都不插手了,可陛下也并没有真的去吃喝玩乐,而是在慢慢培植另外的势力啊!”
    “恩恩,陈尚书说的极是,就像御马监辖下的禁卫军,陛下突然就换了掌印太监不说,腾骧四卫也被新来的掌印太监给掏空了,可以说现在的皇城全都在陛下的掌握中”。
    朱纯臣表情忧心忡忡。
    他现在倒不是想要有拿捏崇祯的力量,而是单纯的为自己好像失去了圣眷而担忧。
    当然,他是做梦都不可能知道崇祯能看到后世的史书,还知道了他在李自成大军进城后,他这个禁军统领不仅没有保王护驾,反而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强行将崇祯给困在皇宫出不去。
    这简直就是变相的囚禁。
    而他自己也在李自成大军来到皇宫时,主动下令开门投降了。
    妥妥的叛徒一个。
    哪怕他在李自成那里没有得到好下场,崇祯也不可能对他没想法。
    朱纯臣还在为自己的荣宠担忧,陈演与李建泰这两个阁老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只见陈演捋着胡子的手突然停了下来说:
    “朱公爷,陈尚书,你们没有想错,陛下就是在抛开我们重起炉灶!”
    “想来我不说你们也明白,以大明现在的境遇只怕是支撑不住几年了,到时候社稷倾覆、江山易主,咱们这些旧臣还可以另投新主,但陛下肯定是投无可投的”。
    “恩,有道理,王朝更替数不胜数,能善终的亡国之君可以说是罕见”。
    “对,如无意外,别说是当今陛下,就是整个朱明皇室恐怕也落不到好!”
    朱纯臣和陈新甲都跟着点头附和。
    陈演眯着他那市侩的小眼睛接话道:“所以,陛下自然也看到了这样的结局,如今就是在准备后手啊!”
    “那我们如今该怎么办,拱手将权力都还给陛下吗?”
    朱纯臣抛出了一个天真的问题。
    只不过,得到的全是一片白眼,根本就没人回应他。
    而他也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勋贵与文官已经紧紧的连在一起了,不是想分就分得了的。
    当然,他也不愿意分道扬镳。
    有了文官集团当助力,他才能在朝廷里面如鱼得水,是合则两利之事。
    也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建泰开口道:“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陛下肯定是有了另起炉灶的意图”。
    “就比如太康侯,他曾经只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边缘人,可现在却敢在朝堂上上窜下跳了,这定然就是陛下给他的底气”。
    “而陛下也因为有了太康侯的财力支持,他才敢让周遇吉私下招兵”。
    “如今的陛下有了银子,当真是不太好对付了啊……”
    “呵呵,那也不见得!”
    陈演那张刻薄的老脸这时挂起一抹阴狠。
    李建泰就似能洞悉人心一样,接话道:“陈大人是想说,陛下的软肋在太康侯身上吧!”
    “不错,只要太康侯没了奇珍阁这个日进斗金的店铺,也就等于让陛下失去了财源,没有了银子,陛下他还能拿什么养兵?”
    陈演一脸阴狠的道。
    听到奇珍阁,朱纯臣几人眼里都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在此之前的认知里,大家只知道最来钱的还是食盐生意,天下间最富有的就数盐商无疑。
    可自从奇珍阁出现后,他们才知道盐商给它提鞋都不配。张国纪只依靠着一间小小的店铺,到现在还不足半月,但获利已经好几百万两银子了。
    获利之巨、获利之快,有谁能与之相比?
    ......................................
    就在陈演他们还在商议如何图谋奇珍阁时,崇祯的御书房也一前一后跟进来两个官员。
    前者正是尾随崇祯而来的内阁阁老方岳贡,而后者则是太子侍讲周凤翔。
    方岳贡同样也如陈演他们那般,看出了崇祯在准备脱离朝廷自建一系,作为一个忠诚正直的官员,他当然不想看到崇祯在国难当头搞内耗。
    所以,他才会跟着过来准备私下规劝。
    而周凤翔之所以找来,那完全就是为太子之事而来的。
    天天听讲的太子今天突然不来了,他作为太子的侍讲自然要问一个明白。
    周凤翔刚道明来意,他就从崇祯口里听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周卿家,太子的学习暂时停下来吧,他已经被朕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陛下,太子殿下乃未来的储君,学业万万耽搁不得啊,不知道您让太子殿下去哪儿了,还请速速接回来才是正理!”
    周凤翔这老学究顿时听得急了。
    可这也更让一旁的方岳贡肯定了心中所想。
    崇祯一边暗地里让人招兵买马,一边又让人将太子都给送走了,这不是要另起炉灶又是在干什么?
    想到这,方岳贡也忍不住出声道:
    “陛下,周侍讲说的不错,太子学业之事干系重大,尤其是……尤其是……要是太子殿下在别的地方有所闪失……”
    “哎,方卿家,周卿家,事情远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严重,太子他现在好的紧!”
    崇祯不等方岳贡说完,他就打断说:
    “太子的安全朕比两位卿家更上心,至于学业之事,圣人留下来的经典,太子不说全部熟记于心,可也都通读过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太子作为未来的储君,他不能只闭门读死书,而是应该要与现实相结合,活学活用”。
    “更重要的是,要能实实在在的去深入基层,去了解百姓,只有知道百姓的真实诉求,他将来才有可能做好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