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论典摄服宫人心
作者:天生瓜六   娘娘独享圣恩,三日封妃羡煞旁人最新章节     
    栀瑶又问:“先帝爷和圣祖康熙爷还有世祖顺治爷在位之时也是这样的?”
    姚佳嬷嬷用公筷为栀瑶夹起一道清蒸酒酿鱼,放在栀瑶面前的富贵团花粉彩小碟子里面:“自然不是了,世祖顺治皇爷刚入关之时,国库空虚,每顿只吃二十多道菜。圣祖康熙爷励精图治,使得大清海清河晏,四海升平,前期也只吃四十多道菜,中年之后略微放纵了一些,一顿要吃六十多道菜。先帝爷不好口腹之欲,又比较克勤克俭,一顿饭只吃三十多道菜。”清蒸酒酿鱼富贵团花粉彩小碟子  惜雾忍不住插嘴:“听说宫里有食不过三的规矩,每道菜只能夹三筷子,三十道菜够先帝爷吃吗?”
    姚佳嬷嬷摇头:“宫里并无这样的规矩,想来是讹传的。”
    食不过三的规矩乃是清朝晚期,慈禧太后上位之后才出现的。
    乾隆年间还没有这样的规矩。
    兆佳嬷嬷喜笑颜开:“娘娘今日封了宸嫔,御膳房送来的菜色比昨日还要好些!可见娘娘何等得宠。”
    惜雾一脸的得意与骄傲,她真心为自家主子感到开心:“这是自然!宸这个字何等尊贵,这可是女皇武则天曾经用过的!御膳房的那些奴才,但凡有点脑子就知道,应该趁早巴结娘娘,不然将来他们想讨好娘娘,恐怕都摸不着门。”
    姚佳嬷嬷眉头微蹙:“女皇武则天,貌似没有当过宸妃。”
    惜雾脸上一红,连忙将头低了下去:“奴才露丑了,请娘娘和嬷嬷莫要见笑。”
    栀瑶用素白的帕子擦了擦嘴角,面上露出一丝傲然之色,特意开口科普:“大部分人都认为武则天没当过宸妃,因为根据流传最广的传闻来说,武则天第一次想要封宸妃的时候被众臣阻止了。但是本宫查过《唐书》上面的记载,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唐书》原文有讲:‘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后’。”
    永徽,乃是唐高宗的年号。
    《唐书》是正史典册,有《旧唐书》和《新唐书》之分。
    惜雾听得认真,姚佳嬷嬷则若有所思。
    栀瑶继而道:“因此,根据史料原文来看,武则天后面可能当上了宸妃。因此她是由宸妃晋升为皇后的,而不是由昭仪晋升为皇后的,这与很多人的认知完全不同。”
    绾嵋神情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根据本宫的推测,应该是唐高宗第一次想封武则天为宸妃,没能成功,但是后面唐高宗又来了一次,武则天就被成功封为宸妃了。”
    栀瑶前世就爱研究这些古代典籍,来到了清朝,她算是如鱼得水:“也有可能是唐高宗单方面将武则天封为了宸妃,虽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前朝大臣不认,但是在后廷之中,众人是认的。”
    绾嵋恍然大悟:“奴才明白了!或许后来长孙无忌倒台,武则天的宸妃名号前朝后宫已经没人敢不认可了,但是武则天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皇后,所以才导致后世普遍认为武则天没有被成功封为宸妃。”
    栀瑶面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奶娘说得不错!要是这么来论的话,说武则天当过宸妃也可以,毕竟她确实在历史上记载有过宸妃的名号。说她没当过宸妃也可以,因为当时的武则天的宸妃之位可能没有经过正式的册封。”
    这就好比顺治的第二任博尔济吉特皇后一样。
    她被后世称为孝惠章皇后。
    她先是成为了顺治的嫔妃,但是又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成为了顺治的皇后。
    很多对于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就会忽略这一点,认为孝惠章皇后是直接以未嫁女的身份与顺治大婚,成为了顺治的皇后,把她归类在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之列。
    因为清朝历史上,只有皇帝登基之后,再与皇帝大婚的皇后,才能从大清门之中抬进来。
    但实际上,孝惠章皇后当年也是从顺贞门抬进来的。
    只有仔细查阅资料,才会发现这其中的猫腻。
    兆佳嬷嬷面露崇拜之色:“娘娘懂得真多!”
    姚佳嬷嬷虽被栀瑶“打脸”,但她却没有任何羞愤之感。
    因为在她看来,主子比奴才智慧博学,这是理所应当的。
    主子愿意提点奴才,奴才更应该感到欢喜。
    她对栀瑶愈发认可:“娘娘学富五车,怪不得皇上如此宠爱您。”
    栀瑶找准机会,自然要露一露自己的本事,免得被底下的奴才小瞧:“关于武则天究竟当没当过宸妃,现在本宫也无法直接武断,毕竟历史佐证太少,只有《唐书》作为孤证。具体是怎么样的,你们可以畅所欲言,本宫也想听一听你们的见解。”
    兆佳嬷嬷最是擅长溜须拍马:“其实女皇武则天究竟有没有当过宸妃,这并不重要。重要地是人人都知道宸这个封号尊贵无比,而皇上又把这个封号给了您,这才是最关键的。”
    栀瑶终于明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都喜欢佞(ning)臣了,其实她也喜欢:“嬷嬷说话,本宫爱听!好比白居易的《琵琶行》之中所言,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
    兆佳嬷嬷受宠若惊,整个人红光满面,好似吃了补药一般:“娘娘抬爱,这是老奴最大的福气!”
    对于宫里的奴才来说,主子的认可,便是对这些人最好的激励。
    绾嵋又给栀瑶夹了一筷子荔枝牛脯(fu):“娘娘,您尝尝这道荔枝牛脯,之前咱们在江南遇到过一个岭南的厨子,他做了这道菜来讨您欢心,您吃过以后觉得很是可口,奈何没过多久老爷就调任了。没想到,在宫里居然也能尝到这道美味。”荔枝牛脯  姚佳嬷嬷露出一丝骄矜之色:“娘娘,紫禁城虽是北方,与岭南远隔万里,但却汇集了天南海北的厨子,他们个个厨艺精湛,身怀绝技。不管是哪里的名菜,只要您足够得宠,都能大快朵颐。”
    栀瑶尝了一口荔枝牛脯,只觉得入口筋道,肉质弹牙,咸香之中还带着一丝清酸甘甜:“本宫记得荔枝牛脯只是将牛肉切块烹调之后,变成形似荔枝的肉块,因此才有了这个名字。但为何本宫却切切实实地吃出了荔枝的味道?如今这个时节难道还有荔枝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