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八骑血洗杨林大营之后,杨林惊怒交加,他深知罗艺麾下的这支部队战力惊人且手段狠辣。此次血洗事件让杨林的军队遭受了重创,也让他意识到罗艺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对手。
为了商量出应对罗艺的策略,杨林紧急把贺若弼、伍建章、鱼俱罗等将军全部召回大营。
众将到齐后,大营内的气氛十分凝重。杨林面色阴沉,首先开口道:“诸位将军,罗艺的燕云十八骑竟如此大胆,血洗我大营,此仇不报,我杨林誓不罢休!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共同商议如何对付罗艺这一劲敌。”
贺若弼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杨王,罗艺的燕云十八骑神出鬼没,战力彪悍,正面硬拼恐非上策。我们需先摸清楚他们的行动规律和作战特点,再寻其破绽,方可制胜。”
伍建章则皱着眉头说:“罗艺在北平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且他本人武艺高强,麾下兵将众多。我们不能只盯着燕云十八骑,还需从整体上考虑对罗艺的军事部署进行瓦解。或许可以从他周边的势力入手,联合其他力量对其进行夹击。”
鱼俱罗回想起自己与罗艺的交手经历,心有余悸地说:“罗艺枪法精湛,手下又有如此恐怖的部队,我们不可轻敌。我认为应当加强我们的情报收集,了解罗艺的一举一动,同时加固我们的防线,防止燕云十八骑再次偷袭。”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杨林综合了各位将军的意见。
决定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派遣大量的探子深入北平地区,收集罗艺及其燕云十八骑的情报;二是加强自身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同时加固大营和周边的防御工事;三是积极联络其他地方的将领和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以便在合适的时机对罗艺形成包围之势;四是利用罗艺与其他势力之间的矛盾,从中挑拨离间,削弱罗艺的力量。
确定好策略后,杨林和众将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们知道,与罗艺的这场较量必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们也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定能战胜罗艺,维护隋朝的统治和尊严。
随后伍建章又把左天成介绍给了杨林。只见那左天成英姿飒爽,气宇不凡,身上透着一股勃勃的英气。
杨林上下打量着左天成,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不禁夸赞道:“此子真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将来必成大器!”左天成听闻杨林的夸赞,赶忙抱拳行礼,谦逊地说道:“多谢王爷夸赞,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
杨林微微点头,面带微笑,接着许诺道:“左天成,本王看你颇具将才之风。只要你忠心耿耿,奋勇杀敌,将来定让你继承你父亲的职务,掌管泗水关。”左天成心中大喜,再次行礼谢恩:“王爷厚爱,末将万死不辞,定不辜负王爷的期望!”
此时,一旁的伍建章则因为能将左天成引荐给杨林,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营帐内的气氛因为杨林的许诺和左天成的壮志而变得热烈起来,众人仿佛看到了一颗即将崛起的将星,也对未来的战局多了一份期待和信心。
就在杨林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封密令传到了杨林大营。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杨林心中刚刚燃起的热情。
原来是那杨坚当上了大丞相后,局势陡然变得紧张起来。有三方势力先后造反,旗帜鲜明地反对杨坚。这三方势力来势汹汹,各自纠集了众多兵马,声势浩大,让整个朝廷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杨林紧锁眉头,拿着密令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暗忖:“这可如何是好?刚刚还在谋划对付外敌,如今内部却又生出事端。”他深知,这三方造反势力若不尽快平定,必将引发更大的乱局,危及朝廷的根基。
杨林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的部下们也都神色凝重,等待着杨林的指示。一时间,大营内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贺若弼看了一眼杨林,那眼神中似乎包含着诸多难以言明的意味。那眼神深邃而复杂,仿佛藏着千言万语,又似有重重忧虑。杨林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神色凝重地说道:“今日的会议暂且到此,诸位先退下吧。”
众人面面相觑,虽满心疑惑,但也不敢违抗命令,只得纷纷行礼告退。鱼俱罗一边往外走,一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杨林和贺若弼,嘴里小声嘀咕着:“这是有啥要紧事,还得把咱们都支开。”伍建章扯了扯他的衣袖,压低声音说道:“别多嘴,王爷自有安排。”
鱼俱罗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跟着众人离开了营帐。其他人也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也不知道是啥机密,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管他呢,咱们听命行事就是。”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贺若弼迫不及待地问杨林:“元帅,您是攘外还是先安内?”他的语气急切,额头上的青筋微微跳动,显示出内心的焦虑。
杨林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地反问道:“这怎么说?”他的目光深邃而迷茫,仿佛眼前是一团怎么也解不开的迷雾。
贺若弼深吸一口气,神色严肃地说道:“元帅,如今局势复杂万分啊!您瞧瞧,外部有那罗艺虎视眈眈,他的燕云十八骑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噩梦,神出鬼没,战力惊人,咱们想要对付他们,那真是难如登天。而内部这三方势力造反,那是来势汹汹,一个个如同饿狼一般。要是咱们不尽快将他们平定,恐怕这朝廷的根本都会受到严重威胁,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啊!”他越说越激动,双手不停地挥舞着,以加强自己话语的力度。
“倘若咱们先攘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对付罗艺身上,那后方空虚,内部的叛乱势力必然会趁虚而入,愈发猖獗,到时候局面恐怕就无法收拾了。可要是先安内,集中兵力去镇压这三方造反势力,又怕给了罗艺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他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到时候更是难以对付。所以末将实在是忧心忡忡,想知道元帅您心中究竟作何打算。”贺若弼目光灼灼地盯着杨林,期待着他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决策。
杨林沉默不语,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脚下的步伐沉重而缓慢。他时而停下,望着营帐的一角,时而又摇摇头,嘴里喃喃自语着:“难啊,难啊……”脸上的愁容愈发深沉,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贺若弼神秘地说:“主帅,天赐良机啊!”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了去,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光芒炽热而急切,仿佛发现了一座隐藏的宝藏。
杨林猛地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贺若弼,急切地问道:“何出此言?快细细说来!”杨林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躁,额头上的皱纹也因紧张而显得更深了。
贺若弼说道:“元帅您想想,南方三方作乱,我们如今领兵在外。此时,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啊!”他顿了顿,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如今朝局动荡,风雨飘摇。这对我们来说,正是展现忠心、建立不世之功的绝佳时机。我们若能迅速平乱,解救大丞相于危难之中。您再想想,那是怎样的功劳?”贺若弼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目光中满是期待。
“那大丞相(这里代指杨坚)能否登上九五之尊之位,就在今日。而我们也必将成为大丞相的肱股之臣,日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自是不在话下。元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错过了,可就再也没有了。”贺若弼越说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在空中比划着,脸上因为兴奋而泛起了红晕,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杨林听着贺若弼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他的嘴唇微微颤动,喃喃自语道:“此事非同小可,需得慎重考虑。若成功,自是功成名就。可若失败......”杨林不敢继续往下想,眉头紧锁,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他时而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时而又睁开眼睛,目光在营帐内游离。一时间,营帐内安静得只剩下杨林沉重的呼吸声,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罢免军权那几年,杨林满心的愤懑与无奈。他为北周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却无端被罢免军权,这让他对北周的宇文家族失望透顶。
那些日子里,杨林常常独自一人在庭院中徘徊,回想起过往的种种,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在战场上的热血与豪情,如今都化作了泡影。他深知宇文家族的昏庸无能,内部争斗不断,根本无心治理国家,让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好不容易重新掌握兵权,但是我们随意领兵回去,就是造反,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贺若弼的声音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带着一丝紧张与激动。
他顿了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元帅,您想想看,如今南方造反,局势动荡不堪。这对于我们而言,难道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绝佳机会吗?我们回去,那就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想想吧,我们打着平乱的旗号,率领大军直奔长安。一路上,百姓们看到我们的行动,必然会理解我们的初衷,他们会认为我们是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是正义之师!”
贺若弼越说越兴奋,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继续激昂地说道:“一旦我们回到长安,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帮助大丞相稳定局势。到那时,我们就是大丞相的救命恩人,是拯救国家的大功臣!元帅啊,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元帅,您可要当机立断啊!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否则我们将会追悔莫及!”
贺若弼的这些话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让杨林心动不已。他那原本在利弊权衡之间犹豫不决的心,此刻开始有了明显的倾向。
杨林早就怀揣着让自己的哥哥随国公兼大丞相杨坚登上皇帝宝座的念头,这个渴望在贺若弼那充满煽动性的话语中被彻底点燃,犹如干柴遇上烈火,瞬间燃烧成熊熊烈焰。
在杨林的眼中,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小皇帝不过是一个幼稚懵懂、不谙世事的孩子。这孩子既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洞察复杂多变的朝局,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去掌控局势,更别提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他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失去舵手的小船,飘摇不定,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而杨坚,那是一个雄才大略、心怀天下之人。他的目光长远,谋略高深,每一次的决策都展现出他对国家大事的精准判断和掌控能力。他的胸怀宽广,包容万物,能接纳各方贤才为其所用。他的心中装着百姓的疾苦,有着坚定的改革弊政的决心和抱负。
杨林在心中默默思忖:“若是哥哥杨坚能登上皇位,以他的英明睿智,必能施展其卓越的才华,大刀阔斧地改革当下的种种弊端。他会制定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让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必将在他的引领下重新焕发生机,走向昌盛。而我,作为他的兄弟和支持者,也能为家族带来无上的荣耀,让杨家成为众人敬仰的名门望族。”
他越想越觉得贺若弼所言极是,脑海中仿佛已经浮现出杨坚登基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那是一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画卷,城市繁华,乡村富饶,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但同时,杨林也清楚地明白这其中蕴含的风险巨大。这是一场豪赌,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万劫不复。不仅自己和哥哥会身首异处,整个家族也可能会因此遭受灭门之祸。
然而,此时的杨林已经被心中强烈的欲望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许所占据。那欲望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他的理智防线;那期许又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眼前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最终,他下定决心冒险一试,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
杨林手上有十足的把握,这种把握并非盲目自大,而是源于他多年征战沙场的丰富经验以及对麾下将领的深刻了解。那是在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中积累起来的自信,是对局势精准判断的能力所赋予的底气。
就在这一瞬间,他突然间明白长安杨素给自己写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调兵回去。那封信中的字字句句此刻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每一个字都仿佛跳跃着火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信中的每一个暗示,每一份嘱托,都在此刻有了明确的指向。
他深知,自己有着绝对的优势。韩擒虎、贺若弼、伍建章、鱼俱罗这些猛将,都是自己杨家的忠实武将。
杨林坚信,有这些猛将在自己身边,有他们的忠诚和勇猛,此次行动必定能够成功。他们如同自己手中的利剑,定能为杨家开辟出一条辉煌的道路。在他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未来的宏伟蓝图,仿佛看到了杨家荣耀满门、权倾朝野的景象。
那么,这漠北的战事,应该如何?杨林紧皱眉头,目光严肃地问贺若弼,那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急切。
贺若弼略作沉思,拱手说道:“元帅,漠北局势极为复杂。敌军向来狡黠多端,对当地地形更是了如指掌,我军若是贸然深入,恐会陷入敌军的陷阱之中。况且当下我们兵力有限,想要同时兼顾南方与漠北,实在是难上加难。依末将之见,当下不妨先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在此驻守,对敌军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务必洞察敌军的一举一动和战略动向,耐心等待时机成熟,到时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出击,必能大获全胜。”
杨林听着贺若弼的话,缓缓踱步,脸上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地说:“嗯,你所言不无道理。但这驻守之军,责任重大,必须精挑细选,万不可有丝毫马虎,以防敌军趁虚突袭。若是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贺若弼用力点头应道:“元帅放心,末将定会全力以赴协助您挑选最为英勇善战之士。他们定当以死守卫防线,确保防线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只是,这后勤补给方面也需格外重视,万万不可短缺,以防将士们缺衣少食,身心疲惫,从而影响整体战力。”
杨林停下脚步,看向远方苍茫的大地,坚定地说:“此事我自会安排妥当。定会确保物资充足,不会让前线的将士们有后顾之忧。但关键还在于如何尽快解决南方之事,以便我们能够腾出手来,全心全意全力应对漠北。南方局势紧迫,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迅速行动。”
贺若弼神色凝重地回应道:“元帅,南方之事确实迫在眉睫,丝毫拖延不得,还需早做决断。一旦决策有误,或者行动迟缓,恐怕会让局势更加恶化。”
杨林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坚毅,缓缓说道:“本帅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盘算,只是还需进一步斟酌细节,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