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疯了,首辅大人疯了
神都。
清晨十分,朝阳初升,弥漫着万道光芒,驱散了浓浓的夜色,天地间迎来光明。
青石铺砌的宽阔街道上面,已经不少人开始为了生计忙活起来,突然,喧哗声音传出,远方传来一阵骚动,呵斥声和驱赶声不绝,不少人连忙朝着道路两旁躲避,远远注视着发生的事情。
率先走在前的是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的一支禁军,他们在前方开路,后方跟随着仪仗队,尤其是那一顶官轿,可谓是巨无霸,竟然足足要三十多人抬轿,竟然场面极其豪华气派。
以至于普通百姓站在街道两侧都无法通行,必须要被驱赶离开,直接让出一条道路来。
禁军开道,肃静回避的仪仗队,后面竟然跟随着不少官员,可谓是耀武扬威,直冲冲的朝着皇城而去。
一路上冲突不断,不论任何阻挡在前的人,全部都被清扫开,畅通无阻的来到皇城前,禁军自动停止不前,可官轿依然向前,根本没有落轿的姿态。
直至到太和殿前,官轿才彻底落下,当奴仆掀开帘幕时,能够清晰看见官轿内部,犹如一间房屋,有书房和卧室,人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
徐长卿身着官服,发丝一片银白,手中持着笏板,缓缓自官轿上走下,才踩踏在太和殿前的石阶上,一道斥责的声音响起:“皇宫禁地,必须下马落轿,首辅大人今日僭越了。”
徐长卿面无表情的抬眼朝着声音来源看去,看见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官员,嘴唇上面遍布着胡须,这是御使崔方,对方以直言进谏闻名于世。
徐长卿眸子闪烁出寒光,根本不需要开口,自有门生故吏出头,徐长卿担当首辅可不是三五年,已经长达十多年之久,门生故吏遍布朝堂,立即有官员走出,开口呵斥讲道:“崔大人错了。”
“如今新皇未立,老相国秉政,每日操劳国事?何其辛苦?”
“要是落轿走来,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还延误老相国休息,节省下这一段时间,这是对天下,对社稷是一件幸事。”
“老相国身体关乎大周江山社稷,只是乘坐官轿来早朝,崔大人就一口一个僭越,何其的不近人情,崔大人要是有此时间,不如纠察地方,弹劾贪官,好一正大周风气,天下间再也不出贪官污吏。”
“.”
一言一语不断响起,刹那间崔方已经是千夫所指,万夫唾弃,人人喊打的局势。
徐长卿微微抬手,制止了众人,冷漠的看着崔方,冷淡的开口讲道:“今日是老夫错了,崔大人谏言有功,朝廷有崔大人这样的官员,是大周的幸事。”
“此等功臣岂能不赏,北疆党口郡还欠缺一名太守,崔大人刚正不阿,正好前往上任,相信有了管理地方的经验,三年后的考核,会评为上上,未来有希望执掌一洲,入阁拜相。”
气氛为之一静,可崔方脸色巨变,神色立即垮了,北疆乃是最为混乱的前线,其中党口郡接连草原,虽然有着关防要塞,可胡蛮时常冲入党口郡肆虐,上一任党口郡太守,就是死于胡蛮刀下。
其他官员反应过来,立即开口恭喜讲道:“崔大人出任地方太守,担任三年黄堂,有了执政地方的经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恭喜崔大人。”
崔方最后精气神垮掉,万万没有想到,徐长卿这般不懂规矩,直接打击报复,这和往日截然不同,不由愣住了,久久没有言语。
最后不甘心的讲道:“你这是打击报复?”
“朝廷是不会允许的。”
“两位陛下自会给我做主。”
徐长卿听见太宗和高宗,眸子浮现出寒光,直接冷哼一声,冷酷开口讲道:“如今皇位无主,老夫贵为首辅,当代行天子之政!”
“百官升迁,老夫一言可决。”
“自今日起,朝廷大小事务,不入太和殿,而是送往内阁。”
崔方身子颤动,抬手指向徐长卿,颤巍巍的手指,彰显出其此刻的惊骇,不敢置信的讲道:“代行天子之政,你竟然要摄政。”
“如今新皇将出,你此举大逆不道。”
徐长卿冷哼一声,禁锢了崔方发言,余下话语不去听也知道,直接交付给了一旁禁卫,徐长卿手持笏板,朝着太和殿走去。
作,就使劲作。
不信那两个家伙忍耐的住。
他们今日不出头,那么不光是要摄政,还要自朝廷之上收权。
徐长卿自有算计,为了留住清名,保护家族传承平安,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更是不惧一死。
徐长卿大步流星走至太和殿,来到皇位下面摆放的椅子上端坐下来,目光看了一下左右的略高的椅子,直接一伸手对着一名侍立的小太监讲道:“老夫为首辅摄政大臣,岂能位居人下。”
“何人地位能高过老夫?”
“撤掉,统统撤掉。”
“自今日起,只留老夫一张座椅。”
小太监不由露出为难之色,此刻已经汗流浃背,冷汗不断流淌下来,徐长卿见此一幕,目光冷了下来,一旁曹少阳声音响起道:“首辅摄政大臣的命令,要高于一切。”
“赶紧全部都撤掉。”
小太监连忙应声:“诺。”
很快摆放的一张张椅子,全部都撤的干干净净,徐长卿见此后,法力不断涌动,椅子生生向上移动了三尺,直接来到了一张金黄色龙椅下方,两张椅子已经贴合在一起,这是无法继续向上了。
曹少阳看见这一幕,神色微微抽搐,旋即就恢复平静,完全视而不见,抬头朝着太和殿外看去,开始欣赏着皇宫中的美丽景色。
下方已经到来的百官,却是一片哗然,哪怕是太和殿神圣之地,可一个个的也不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声音响起,太和殿一下子仿佛成为了菜市场,倒处都是乱哄哄的声音。
嚣张,跋扈,万万没有想到徐长卿竟然跋扈至此。
两位陛下都不放在眼中,其他内阁同僚也是不配相提并论,这是发疯了,自取灭亡啊。
王侍郎目光闪烁,已经知道徐长卿的行为是为了什么。
为了不担负营造观星台恶名,这是故意自绝生机,正在往寻死的道路上面狂奔,这是舍弃己身,造福全族。
要是能够自杀的话,怕是徐长卿早就自杀了,可那种行为是不可能的。
营造观星台是上面的意志,是神魔意志,徐长卿自杀,这是对神魔的抗争,也只能够是畏罪自杀,就算是自己死了,那么全族也要一起陪葬。
神魔意志不能够违背,那么就只能够从其他地方寻找理由了,王侍郎心中叹息,自己因为窦长生的拖累,升迁一事先后被耽搁,好不容易从齐洲牧升迁到了侍郎,这两年也是兢兢业业,为户部左侍郎。
内阁空缺好几位,就等着徐长卿卸任首辅,到时候户部尚书陆天恩升上去,或者是政事堂其他位置空缺,好自己上位,成功入阁拜相,没有想到大周就从如日中天垮了。
竟然连一甲子都没有了,这户部左侍郎立即不香了。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太和殿中交头接耳的声音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增强了,因为其他内阁成员已经先后到来,可没有一人露出疑义,去直接质疑徐长卿,仿佛没有看见一样。
又过去了一刻钟,早朝的时间已经过去,可本该来的太宗和高宗两位陛下,竟然谁也没有出面,这让闭合着眼睛,端坐着修养精神的徐长卿心中冷哼一声。
知道来太和殿尴尬,所以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直接不打算来了。
徐长卿没有开口,时间继续流逝,就硬生生的拖下去。
不知道何时,脚步声传来,曹少阳来至徐长卿身旁,淡淡的开口讲道:“南山加急来的折子。”
“还请摄政大臣阅览。”
徐长卿缓缓睁开了眸子,伸手接过曹少阳递交过来的折子,缓缓打开后,目光直接一缩,心中开始怒骂起来。
这窦长生得寸进尺,难道把世人当傻子不成。
朝廷难道就是废物,连襄王死不死都不能够确定,心中对窦长生极度不满,但旋即徐长卿就平静下来,好事啊,这是大好事啊。
太宗和高宗竟然躲了,显然是这样的颜面丢失与否,他们两个老家伙根本不在意了,一心等着自己开始营造观星台,然后好造势把罪名都丢给自己,为此甚至是连斗争都平息下来。
徐长卿早已收到了风声,当窦长生离开神都后,太宗皇帝就要对高宗皇帝下手,彻底结束复辟之争,等到窦长生自南山回来时,神都中大势已定,根本不给窦长生插手的机会。
可因为观星台一事,太宗皇帝都把计划暂停了,迟迟没有对高宗皇帝下手,就是忌讳营造观星台的罪名,姬氏一族天性薄凉,可虚情假意起来,是一个比一个强。
徐长卿一拍手,太和殿中议论纷纷的声音逐渐消失,看着场面寂静下来,徐长卿抬起手中折子,也不议论,做最后的拍板,而是给事情定性讲道:“陈王自南山传讯。”
“原来朝廷误会了,襄王并未身死,而是被贼子抓住,私自囚禁起来,如今陈王揭破天魔宗阴谋,捣毁贼人巢穴,已经成功把襄王救出来。”
“襄王并未身死,这是一件大好事,证明着南方局势没有失控,这是社稷之福。”
徐长卿一顿夸赞,说的是天花乱坠,里外里就一个意思,这襄王是真的,自己亲自给襄王站台。
徐长卿话语落下后,太和殿一片寂静,人人都没有回过神来,还陷入到震惊当中。
襄王竟然没死?
这是颠倒黑白,人竟然能够无耻到了这一步。
而且这徐首辅也疯了,什么都敢说,什么也敢做。
直接承认了假货,这可是大周的宗王,堂堂亲王爵位,其俸禄和待遇暂且不提,襄王一脉可是还有三名郡王呢,一门四王显赫当世,襄王那一脉能够忍?
平白无故的老爹又活了,自己多了一个爹?
徐长卿目光看向自己的门生,户部左侍郎。
王侍郎感受到徐长卿的目光,心中不由一沉,额头上面生出汗水,不到一个呼吸时间,就顺着自己面颊和鼻梁不断流淌下来,这是要命啊?徐长卿是自己恩师,对自己支持极大,能够担任上洲州牧,更是直接入神都为侍郎,要说没有徐长卿的功劳,那实在是太没良心了。
王侍郎停顿一个呼吸时间,就已经下定决心,这事自己没得选,不光是恩师的因素,其中还有着窦长生,自己和窦长生接触过,那西江剑派和西江月酒楼就是前车之鉴,是得罪窦长生的下场。
王侍郎主动上前一步,手持着笏板对徐长卿一拜,然后朗声讲道:“贼子猖狂,襄王殿下能够平安无事,这是大周幸甚,社稷幸甚。”
“陈王殿下不光是破获了大案,还营救出了襄王殿下,朝廷当嘉奖,从重嘉奖。”
王侍郎开口后,就知道没有退路,与其中规中矩,不如直接破罐子破摔。
徐长卿很是满意的点头,目光开始移动,看向次辅大将军杨开泰,平缓讲道:“大将军怎么看?”
那一双眸子泛起凶光,犹如一只野兽,凶狠的盯着杨开泰,只要杨开泰回答不对,那么就直接对杨开泰开撕。
杨开泰四平八稳,目光平静,仿佛没有感受到徐长卿的凶戾,平缓的开口讲道:“当赏。”
徐长卿满意了,然后看向下一位。
谁也不敢直面一位疯狂寻死的首辅,徐长卿是必死,可他有能力带走一个,十几年的首辅,位居人臣,执宰天下,徐长卿可没有那么弱。
杨开泰怂了,陆天恩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王师范要开口时,徐长卿根本不给机会,九位阁臣,六扇门首尊没有入阁,骠骑将军空缺,余下工神和丹圣还有大宗正不在,一共才四位,获得了两票后,余下没有必要听了,直接下达最后的命令讲道:“内阁皆以同意,那么事情就定了。”
“今日就遣人南下传旨。”
“顺势召陈王回神都,六扇门贵为六司之一,首尊必然要入阁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