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稚子的江湖梦
作者:大梦一场的董十七   渭州记最新章节     
    陇右道自古以来都是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同时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往来商贩络绎不绝,也被称为“陇上旱码头”。在这兵家必争之地充满了无数江湖儿女的传说,但是今天要讲的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自玄宗继位以来,九州安定,人们对于那些兵荒马乱的回忆早已尘封于心底,每天除了柴米油盐的小事和家长里短,最期待的便是江湖事,每到晚上都会在城中的酒楼茶肆听别人讲起江湖事,听着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故事的主人公闯荡江湖,年长者闭目神游好不快哉,年幼者手执木棍亦步亦趋。

    谁儿少时不曾憧憬鲜衣怒马执剑走天涯,自打老韩年少时听到那白衣剑客的江湖事,便在心里扎了根,每天只想着白衣剑客是如何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自己何时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以至于趁着父母农忙把家里的羊迁出去换了一把木剑,毕竟当侠客的第一步要有一把兵器。在经历过一番鸡飞狗跳之后,或许是老韩的侠客梦感动了父母,或许是几代单传心疼子孙,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之后的年月中,渭州的茶馆酒肆中多了一位腰佩木剑的稚子,看到那些江湖人总会上去端茶倒水、捏肩捶背,在别人接受了这份好意之后便会向其讨要两招,或许是看稚子辛苦许久不忍,也或许是心存逗弄之意,短短时间老韩便讨要了很多不同的招式,尽管无人知那些招式是否有用,但对于老韩来说,花架子也好,杀人技术也罢,只要是可以让自己成为大侠的东西,都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

    在茶馆酒肆学武的日子中,一来二去老韩便与伙计们打的火热,每日伙计们看到老韩远远出现,总会打趣的说到我们的小剑仙又来学武了,而伙计们总归比稚子见多识广,无意中发现了老韩每日念叨的口诀与说书先生所讲大同小异,虽不忍心浇灭老韩的梦想,但也见不得那些所谓的侠客如此欺负稚子,便在有日老韩来酒馆时告诉了老韩真相。

    起初老韩觉得是伙计们羡慕自己,但终究发现别人口中的绝世武学都是在信口胡诌,昨日所听的春潮一式竟与今日所听的奔雷口诀相差无二。得知真像的老韩在酒馆门口的柳树下耷拉着肩膀,回想起那些来往侠客在讲述口诀时漫不经心的态度,原以为是高人姿态,现在回想起只不过是大人敷衍小孩的把戏。

    正沮丧时听到有人高喊着渭州城城西的武馆招人了,话说那城西的武馆自从开馆以来短短几年便被誉为渭州第一武馆,多少稚子都想去那里习武强身,从而可以学些武功行侠仗义。老韩看着腰间的木剑不由得想起了那白衣剑客的模样,心里想着“武馆教的肯定都是真功夫。”于是站起身来飞快地跑回了家,对着正在做饭的娘大声的喊:“娘,我要学武!”听到这话的夫人不知如何回答,便捞起盆里刚洗好的黄瓜拿给了少年,柔和的向少年说道:“等你父亲回来我与你父亲商量。”

    等到老韩父亲回家,老韩的娘这才悄悄把他叫到一旁,小声说着老韩刚才所说的话语,老韩父亲只是说了句我来应付便让她去准备饭菜。待晚上吃饭时老韩给父亲说了渭州城城西武馆招人想要去学武的事情,便充满期待的等着父亲的回话,父亲只是淡淡的说:“待你可以站桩满半个时辰那便带你去。”老韩父亲想着老韩只是一时兴起,等少年那股子心劲过了便也不会再提学武的事情,更别说可以站桩半个时辰的成年人少之又少别提一个孩童。

    转瞬两月已过,村子里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不过多了一个每天站在村口柳树下站桩的少年,村里与他年龄相仿的孩童们刚开始总围着他身边嬉耍打闹,待日子久了便觉得无趣,于是村口又只剩那个单薄的身影。没人知道幼时的老韩是如何按耐住自己的少年心性熬过了这段时间,也没人知道老韩是如何用单薄的身体站桩站满了半个时辰,只知道在某天晌午,老韩的父亲拿着刚买的肉和两瓶好酒带着老韩走进了渭州城城西的武馆,那时少年麻衣仗剑,胸中饱含志气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