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防护罩”计划里,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的发射基塔,整个计划也因而分为了前后两期。
第一期的目标是攻克建立发射基塔的全部技术难关,成功建立起第一座发射基塔并通过测试。
第二期的目标是以第一座发射基塔为模板,建立分布在全球各国的7000座发射基塔,并完成全部发射基塔的并网,以及攻克在全球出现磁场异常时、发射基塔集群高精度紧密协作的技术难关。
两期目标环环相扣,第一期目标能不能按时实现尤为重要。
这一年多来,所有参与“星球防护罩”计划的人员,睁眼闭眼时想着的都是“第一座发射基塔”,并给它起了个“aigis”的名字。
aigis,就是“埃癸斯”的拉丁文写法,神话里所谓的“宙斯之盾”或“雅典娜之盾”,由火神赫菲斯托斯制作,世间最强之盾,连宙斯本人放出的最强雷霆都无法将之刺穿。
以此命名,可以看出众人对它寄予了厚望。
老陶也不例外,他回到米国后也每天查收邮件,关注着“fsjt0001”场地里第一座发射基塔的状况。
按照计划,第一座发射基塔将会在三个月后完工,但目前还有大概9个技术难关未解决,让人紧张不已。
其中一个大难关“磁异常的精准分析还原”尤其重要。老陶原本就是为了这个问题提前结束探亲假期跑回来的,没想到刚在津城下飞机,就听说这个大难关已解决了。
秦克点头笑道:“嗯,解决了,上周正好我有点时间,就花了三天左右去帮他们重新优化了数学建模,现在还原出来的结果已很准确了。昨天‘智能化制造工厂’已根据最新的实验报告试制了精确监测的功能模块并进行测试,如果十天内测试无误,就可以加入到‘埃癸斯’里。”
“果然还是要你出马才行啊……”老陶肩膀松了下来,服气道:“如果能变出一百个你,大概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去安心睡觉了。”
“哪有这么夸张,如果不是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他们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几乎从零建立起一套解决磁异常问题的理论体系来,我也没可能在三天之内将之解决。我这是站在前人的成果上进行归纳总结罢了。”
秦克倒不是谦虚,实在是这个“星球防护罩”项目涉及到太多的技术细节了,就算真有一百个他,也没法子有足够的精力跟进每一个研究细节,更别说进行大量重复的实验以提炼、验证理论了。
就比如这个“磁异常”的问题,米国那边就投入了近五百名顶级专家进行全力攻关。
所谓的“磁异常”,主要是指由地壳内磁性不同的岩石受地磁场磁化而产生的附加磁场。目前设计的发射基塔,第一个职能就是抵御“超巨型太阳风暴”,第二第三个职能就是利用这股庞大的能量,改变星球的公转轨道与自转角度、理顺目前有些混乱的星球内部磁场,使得南北两极的磁场恢复正常。
现在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磁场混乱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但因为“磁异常”的存在,使得精确监测星球内部的真实磁场情况一直是个大难题。连真实情况都摸不清,又谈何将之理顺?第三个职能更无法实现了。
秦克将这个技术难关委托给米国的科学家团队负责,而米国也集结起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牌院校及二十多家磁场研究机构联手研究这个问题,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是团队的领队。
为了攻克这个难关,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带着近五百名专家、科研人员付出了无数的汗水,熬秃了不知多少人的头发,熬红了多少双眼睛。
据说前天最终实验成功后,大半的研究人员在欢呼着“秦院士万岁”后,连庆功宴都没来得及开,便困得直接倒在实验室呼呼大睡了……
老陶摇头道:“但如果不是有你在,这个技术难关估计没十年攻不下来。”
正如老陶所说,这个“磁异常的精准分析还原”在前半年进展很缓慢,团队提出的几个思路都最终证实是行不通的,严重打击了团队的士气。
后来还是秦克提出了磁异常非参数快速反演的构思,在磁场通用梯度公式和各气象站的地磁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大数据建模的思维,建立起基于磁异常垂向二阶导数的非参数快速反演,进而获取场源的边界信息,对受到磁异常影响的监测数据进行反演还原,从而间接实现对星球内部真实磁场的准确监测。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很多数学问题了,由于秦克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老陶便与汤姆森一起,亲自带着“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远程支援了近两个月,极大地推进了研究进展,但后面就全是物理方面的问题,老陶就没法子了,只能默默关注着这个问题。
听说这个“磁异常”的最终还原技术眼看快要成功了,却又在最终的数学建模上出了大岔子,老陶放心不下,和太太商量后决定提前回夏国,打算再带着“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远程协助詹皮耶罗·威尔士院士解决数学建模的问题。
“兜兜转转,最后还是由你来解决掉了。你这三天的时间,可比我带队干三周都强。”老陶感叹着,又想起一事:“对了,说来‘埃癸斯’发射基塔那边怎样了?这么大风雪,前期装好的设备没问题吧?”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冬天,“埃癸斯”发射基塔还在土建状态,不用担心设备的问题,但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功能模块已安装到发射基塔的主体建筑里了,精密的设备最怕的就是异常的天气,超低温、暴风雪、湿冷的风,都是精密设备的大敌。
“不用担心,前天‘祝融之光’已正式运作了,不但能为‘埃癸斯’供能,也同时供暖,目前整个‘fsjt0001’的能量供应都由‘祝融之光’接手了。”
“祝融之光”就是第一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名字是秦克起的,既然完全采用夏国的技术,当然要用夏国神话人物来命名。
老陶更觉得惊喜:“第一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已投入运作了?岂不是提前了三周!?怎么在周报里没写……哎,看我这记性。”他一拍自己的额头:“今天才周三,周报是到周日才更新的!”
“祝融之光”已成为发射基塔的供能设备,建在发射基塔的核心区域,相当于其心脏,主要运用的是小型化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目前一共有6座反应堆,组成六花状的供电机组。
单座反应堆的直径仅80cm,核热功率却能达到300兆瓦,转化的发电功率达到210兆瓦,并采用了放射性废料无害化处理技术,完全不用担心核污染问题。
6座反应堆的余热通过先进的非能动排出系统接入供暖管道,正好用于整个片区的供暖,堪称是当今时代核裂变核电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体系的典范。
当然,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原本只是在实验环境下试验成功罢了,这次也是第一次正式投入实际应用中。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秦克想将岳父岳母研究出来的超时代先进技术应用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此秦克投入了不少精力在这上面,带着“技术攻关突击组”优化了快中子反应堆的控制棒停堆系统、改进核测仪表实现对快中子的精确监测,还专门亲自优化了“青柠宝儿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才实现了六组反应堆的电网并网管理。
老陶对这个“祝融之光”还是很感兴趣的,加上已一个多月没去现场看过第一座发射基塔“埃癸斯”心里惦记着,便拉着秦克道:“有没有空?现在过去看看现场?”
秦克拉住他:“你啊,刚回来不嫌累,我也不想冒着大风雪跑几十公里呢。想看‘埃癸斯’的情况,在这里就可以看到。”
“我不想看那些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界面,还有外围的那些监控画面,我是想进去‘埃癸斯’里面看看。”
秦克笑:“就是让你看里面,走吧,去我办公室。”说着他带着摸不着头脑的陶折轩回到了办公室。
秦克看到两个小家伙还一脸夸张的大惊小怪:“你们居然藏这里来了,难怪爸爸满世界跑都找不到你们,真是灯下黑啊,怎么就没想到你们会跑到我办公室来呢?”
宁咏昔对此极为高兴,拍手欢呼说自己赢了弟弟。秦君尧撇撇嘴儿,看着自己老爸在那里演戏不说话。
老陶从行李箱里掏出从米国专门买给两个小家伙的礼物,一个是芭比娃娃,一个是带编程功能的机械恐龙玩具,这回连秦君尧都开心起来,两姐弟喊着“谢谢陶伯伯”便带着礼物与秦小壳一起出去玩了。
秦克从柜子里取出三个有点大有些厚的墨镜,各分了一个给宁青筠和老陶。
宁青筠显然已戴习惯了,微笑着接过熟练地戴上。
老陶却好奇接在手里左看右看:“这有点像ar眼镜啊,什么时候弄出这玩意来的?”
“不是ar眼镜,这装置叫‘青柠远程视觉仪’,上周才通过‘智能化工厂’制造出来的。老陶,你坐下来,眼镜旁边有个控制器,你拿在手心,然后戴上这副眼镜。哦,对了,你可以摘掉戴着的近视眼镜。”秦克说着自己先戴上了。
“我不戴着近视眼镜看不清东西啊……”老陶嘟囔着,还是听秦克的话,先将控制器拿在手心,发现就是个小小的椭圆状的玩意,很薄,顶多0.5cm。
他摘掉了自己的眼镜,兴趣盎然地戴上手里的青柠远程视觉仪,只觉得眼镜完全贴合眼眶,戴上后黑呼呼的,几乎不怎么透光,眼线完全被挡住了。
老陶正想问怎么开启,便听到秦克道:“微光,打开‘微控视觉机器人’1号至3号。”
老陶马上便感觉眼前出现了亮光,他眨了几下眼,便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仓库中,他试着转了转头,发现视线也随之转化,眼前看到的事物非常清晰,与肉眼看到的完全无异。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正戴着“青柠远程视觉仪”,老陶简直以为自己忽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听到秦克道:“老陶,你现在看到的画面就是‘微控视觉机器人’3号看到的画面,你手里握着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微控视觉机器人’3号,手指微微划动就能前后左右地走动,你的头怎么转,视线也会怎样转,‘微控视觉机器人’3号的走动也会随之转向。你可以先试试,很容易就熟悉的。放心,目前‘微控视觉机器人’3号在‘埃癸斯’的仓库里,很安全,你可以随便走动。”
老陶试了一下,果然很快地掌握了机器人的移动方式,戴着眼镜四张走动,几乎与他实际在现场走动无异。
他也看到了秦克和宁青筠的“微控视觉机器人”,见是个人形的机器人,与微光的新身体类似,看起来相当前卫。
“好了,我们一起走吧,出了仓库就是‘埃癸斯’的一层。如果你懒得亲自控制这机器人来移动,可以直接说出目的地,它会自动走过去,你在沿途可以自由地观看四周的情况。”
老陶:“……怎么觉得我回米国待了不是一个月,而是十年呢?”
不然怎么忽然就冒出这么先进的“青柠远程视觉仪”来?光是几十公里距离下完全没有延迟的信号传输与机器人响应速度就够厉害了。
“哈哈,科技的进步会越来越快,日新月异嘛。”秦克哈哈笑道。
其实真正进步得越来越快的是lv5的微光。在这一年多来学习算法与大量的设计图纸训练下,微光已越来越擅长制造各种工具了。
这个“青柠远程视觉仪”,秦克只是提供了具体的思路与功能需求,从设计图到具体的制作,全是lv5的微光独立完成的,由此可见微光已进步到何种地步。
而且微光的进化是全方面的,对人类思维的理解也越来越厉害了,如果是通过电话与他聊天,哪怕聊上一天,也不会有人发现其实是在和ai聊天。
又比如,秦小壳最近大半年一直在帮着秦克和宁青筠与剧组沟通着拍摄两人传记的事,有次心血来潮把剧本给了微光,让微光试着生成一部电影,结果微光只花了一天左右,便完成了一部两个半小时的“大片”,无论是光影、角度、角色的微表情,都完全与现实无异,仿佛秦克与宁青筠亲自出演,尤其是有段秦克打篮球的剧情画面,精彩绝伦,拍得就像nba的现场比赛般。
要不是怕传出去太惊人、太打击剧组,加上不想让“自己”和“宁青筠”真的出现在电影大屏上,秦克甚至觉得都可以用这部大片当成他和宁青筠的自传了。openai发布的旗下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与微光相比,就是人工智障。
闲话不提,秦克“领着”老陶和宁青筠,开始迈步在已完工大半的第一座发射基塔“埃癸斯”中,巡视这座关系人类未来的最高科技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