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确实在飞,而且是坐在汽车里飞。
他和宁青筠坐的这辆车是最新研制的飞行汽车,在危急时可以借助氮气喷射技术直接升空,然后在升空期间伸出类似直升机的螺旋桨,切换为飞行模式,可以进行长达300公里的空中航行。
这辆汽车不但能飞行,还具备强大的越野能力,甚至还有潜水功能和自动氧气转换器,车身更是能坚固,普通肩扛式火箭筒都破不了它的装甲。
在动力能源供应上,除了可以用燃油,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可以说是最强的保护用车。
目前这样的安保汽车在夏国属于特制款,造价都是过亿,数量不超过五辆,而秦克和宁青筠就配了一辆,由此可见夏国对他们的重视。
说来这辆汽车的极速螺旋桨动力系统、强悍的轻质单薄却防御力惊人的车身装甲,还是当年秦克和宁青筠在清木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最终研制出来的。
身里还搭载有小型监测雷达及“自然灾害预警系统”。这个“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是秦克根据微光生成的代码二次优化而成的,可以接收气象部门公布的紧急灾害预警,也可以借助车载的小型雷达,准确识别周围二十公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
――事实上,这个“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已在全世界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站点中普及了,只是在各个站点中,监测雷达更加大型、监测范围可以达到一百公里。
这次洪水缺堤,最近站点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异常并发布了紧急警告,同时预测洪水轨迹,向周围几百公里内所有的站点进行播报。
秦克这辆飞行汽车上也不例外,在接到播报预警的同时,自身搭载的雷达系统也返回了同样的洪水预警消息。
卫锋几乎是想也不想便启动了紧急飞行的功能,旁边的卫菁则是便携式通讯器通知车队的其余人。
待得滔滔的洪水轰隆而来,飞行汽车早已提前升空规避,而随行的车队并没有飞行能力,要么加速通过了可能会被洪水冲垮的路段,要么提前撤退到安全地区,均平安无事。
此时飞行汽车在卫锋的驾驶下破开雨雾,向着庆市飞去,远离了危险的洪水区,结束通话的秦克却很快就收敛了脸上的微笑。
车窗外黑漆漆一片,只有远处一些灯光在大雨之中朦胧迷离。
早看不到刚才那汹涌而来的可怕洪水,只能隐约听到远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站点响起的刺耳警示声音。
这个刺耳警示声音在决堤的十秒后就响起了,能为远处的民众争取宝贵的一分钟到五分钟不等的生存时间。
但不管如何,这次的决堤,依然会造成不少的人员财产损失,不知道多少人会无家可归,也不知道会有多少英勇的战士不得不以血肉之躯来堵上那段河堤缺口……
大自然的灾害就是如此残酷而无情。
秦克轻叹口气,他不清楚为什么在严阵以待的前提下依然出现了决堤事故,但并没有回头去想法子解决这决堤问题或者救人的冲动。
他很清楚自己此时的职责与意义所在,他去抢险救人,只会使得场面更加混乱,再说了,卫锋也不可能答应并前往危险之地――在他和宁青筠的安全问题上,卫锋是绝不会让步的。
“别难过了。”宁青筠很能理解此刻秦克的心情,她轻轻地搂住秦克的手臂,眼圈红红地安慰道。
“我没事。大自然越是残酷,不正越是需要我们科学家发挥出作用吗?”秦克再次轻轻一笑,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这几年来夏国的气象监测站点与自然灾害监测站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技术设备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及“防灾应对小册子”的普及,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灾害预警、防灾应对的效率,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数字大幅降低。
而这,正是科学家的作用与意义所在。
……
这次秦克与宁青筠差点遇到洪灾危险的事虽然没传开,但对于一些消息灵通的大人物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据说此事在高层中也引起了颇大的震动。
有句俗语说“星球缺少了谁都会照常转”,但这句话放在秦克身上怕就不合适了。现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任何人,但绝不能没有了秦克,尤其是了解到“超巨型太阳风暴”的恐怖威力及“星球防护罩”实际上就是一次真正的大型救世行动的高层人士来说,秦克就是人类未来存亡的关键人物。
现在听到秦克与宁青筠遇险的消息,他们怎能不惊出一身冷汗、心有余悸?
当天晚上,卫锋就接到了几十个电话,全是要求他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将两位院士送回到京城,以确保绝对安全。
所以等第二天早上,油田总公司的关光奎与朱昌信匆匆绕路赶回庆市时,才知道秦院士夫妻俩已乘坐专机,飞返京城了。
……
十月份,在大多数北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天气都还算是不错的,秋高气爽,民众们也纷纷出游,享受这难得的好日子。
他们绝对想不到,来自北极的一股恐怖的超强冷寒团正在形成,并将在大半个月后就南下,将北半球冻僵。
秦克与宁青筠回到京城已过了两天,与陈立成、汤姆森的“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进行了反复的磋商讨论,基本上已确定了这次北极气候二次异变带来的严峻后果与影响范围。
首席科学家大楼,最核心的“决策团队”正在开会。
秦克、宁青筠、陶折轩、爱德华威滕、邱老先生、布莱恩施密特、安德烈海姆、田隆章等身在夏国的团队成员悉数出席,此外还通过视频连线了罗杰彭罗斯、米谢尔马约尔、杰哈莫罗等团队里的其余老前辈们,共同商议本次重大危机的应对。
秦克依然是会议的主持人,他一边解说着情况,一边在世界地图上以缓慢的笔触画了一小一大两个圈子。
在这个小圈范围内的民众,必须无条件撤离,因为当地的气温将会降到接近零下一百摄氏度,而且还有持续的暴风雪,人类已无法在其中生存,哪怕在室内也不行,到时所有的房屋都会冻住,哪怕在室内的火炉边,也扛不到五分钟就会成为冰雕。
而小圈与大圈之间的区域,则是建议撤离,除非能保证长达三个月的室内供暖、食物、清水,并且全程不离开室内――这个区域内的平均室外气温将降到零下60摄氏度,最低气温则达到零下80摄氏度左右,已不适宜人类居住。
大圈之外的其余北半球区域,也必须做了防寒防雪工作,因为今年北半球的冬天平均气温会较去年降低起码10摄氏度。
众人看着秦克画出来的两个圈子,心头都在颤抖。
第一个小圈虽然小点,但也涉及到十三个国家、六千多万人口。这么多民众的大规模迁徙,而且必须在接下来的20天左右全部撤离完毕,几乎不可能做到。
第二个大圈更是囊括了超过二十个国家、两亿三千多万人口。
就算只有一半人口撤离,哪怕不考虑交通运输的问题,光是想想安置住处、粮食准备、医疗卫生、御寒衣物等问题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大动荡大混乱、治安的恶化,就足以让相关国家头疼不已。
老陶脸有忧色地补充道:“除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大迁徙外,现在我们还有个重要的问题。”
他指着地图圈子里的一百多个红点:“这些区域里的一百五十九座‘发射基塔’还没完工,一旦被冰封住三个月,将会严重影响到建设进度,哪怕在明年9月前能勉强完工,也肯定来不及进行测试和加入最终的全球联调了,到时直面‘超巨型太阳风暴’,这些发射基塔都会成为薄弱点。最麻烦的是,里面有六十七座是我们标记了‘关键’标识的发射基塔,是绝不能出问题的,不然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整体计划,导致星球自转斜率、公转轨道及磁场的调整修复失败。”
情况的恶劣情况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与会者的预料,一时间人人都脸色沉重,低头沉思。
过了好一会,罗杰彭罗斯老先生最先开口了:“秦院士,撤离的事势在必行了?”
秦克点点头,坚定道:“生命无价,留在原地基本上在这次的超强寒潮中万不存一,必须撤离,而且越快越好,与时间赛跑。如果诸位同意,在会后我就会马上以‘决策团队’的名义发布预警信息以及撤离建议,并与各国的代表召开视频会议,说服他们马上制订并实施撤离计划。”
罗杰彭罗斯老先生凝视着秦克:“我相信你们的判断。这么多人口的撤离与安置虽然很难,但正如你所说,生命无价,再难我们也必须去做。我同意。”
“我也同意。”
“赞成。”
很快,“决策团队”的十三个成员集体表决,同意了第一个撤离提议。
雷纳韦斯老先生还主动请缨道:“秦院士,这次的灾难是世界级的,光靠那些在圈中的国家独立自救是不行的,必须联合全世界的力量,捐献粮食衣物,甚至划出临时安置地区,允许外国受灾民众入境进行临时安置才行。这些事情很重要但又很烦琐,我们这些老家伙在解决那一百五十九座‘发射基塔’的问题上已无能为力了,这些与各国沟通、落实撤离计划、援助灾民的事,就交给我们吧。你们几个‘年轻人’,专注于解决‘发射基塔’的问题便可。”
其余老先生也纷纷表态,赞同雷纳韦斯的提议。
这些老先生都年过八旬甚至九旬了,做科研已精力不继力不能及,但他们的威望极隆,对各自的祖国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甚至能影响到各国与大财阀的决策,有他们出面扛起这样的人道主义的重担,确实是最合适的,也极大地减轻了秦克的负担。
“谢谢诸位老先生。”秦克心中感激,如果不是有这些老先生的信任及鼎力支持,他是很难像现在这样成为“星球防护罩”计划的事实掌舵者,也很难像现在这样可以专注于计划的实施与推进。
可以说,这次的救世计划,正是得益于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伴,才会推进得如此顺利。
“不必道谢,我们也是人类,在这样生存危机面前,守望互助是必须的。”著名电气工程与激光领域专家杰哈莫罗老先生有些担忧道:“我现在更担心的是在这样的极端低温下,这一百五十九座发射基塔的材质会变脆甚至导致主体建筑的崩塌……秦院士,你可想到什么好的法子?”
众人都下意识地将希冀的目光投到秦克身上。
秦克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个解决的法子,就是需要冒些险。现在这一百五十九座发射基塔的基建工程大多数都处在80%至90%的进度,我打算在二十天,先放弃剩下的基建工程并撤离一半的施工人员,剩下的人员优先提前完成供能系统‘祝融之光’,到时将‘祝融之光’的功率提升到95%,并以此作为供暖的能源,维持住整座发射基塔的内部温度。”
秦克边说边在大白板上画出来:“到时在冰封的三个月里,内部的施工依然可以继续,甚至四周来不及撤离的民众,也可以就近撤入基塔内,熬过这三个月的极寒冬季。我计算过了,这个法子的可行性超过九成,只是‘祝融之光’长达三个月的95%功率运转,此前从未试过,存在着一定的故障风险,根据我的推演,出现故障的概率约为3%,而出现极严重故障、引发大爆炸的概率约为0.09%……”
众人很快就明白了秦克的意思,一旦“祝融之光”故障甚至引起大爆炸,那所在的发射基塔基本上会全毁掉,里面的施工人员和避难民众自然也很难幸免,到时整个“决策团队”恐怕要背负极大的骂名了。
但如果不用这样的方式,发射基塔在接近零下100摄氏度下,材质有极高的概率出现问题,等温度一回升,发射基塔轰然而倒绝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爱德华威滕问道:“秦克啊,你的言下之意,是认为还是有必要冒险采用这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