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郝团长率领大部队向南方转移作战,由我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宜,包括兵工厂的撤离、伤员的安置还有当地老百姓的去留等若干问题,然而鬼子的一支来历不明的部队就在这个档里进驻了鸡鸣岭下的杨家寨,打乱了我们有序的撤离部署,我们必须开展与敌有效的周旋。当时我考虑鬼子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立脚未稳,地形、人情等情况不熟悉,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战机,如果能够把握好时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不但能稳固鸡鸣岭根据地,还能解决伤员和当地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料想不到的是对手不是简单人物,后来听说是日本一个有名的少将,曾立下不少赫赫战功,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对付郝团长带领的我们这支劲旅。
虽然他立脚未稳,但是凭着他多年来的作战经验,几乎没有什么可乘之机,但他们要想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毕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又占据了地利和人和,地形条件对我们非常有利,他们自有一套应对之法,就是他们从不主动攻击,从不分散作业,那样就不会落入我们的圈套,我们必须采取伏击,与他们展开游击战,但他们似乎不急于下手,只在离凉城几十里的杨家寨附近扎营,筑起了一个坚固的城堡。
几次战斗下来,可以说双方都没得到什么好处,我们人数少装备又差,敌人装备精良人数又多,有意大利山炮可以发起远距离攻击,而我们只能近距离作战,这样,我们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我很着急,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与吴贵雄再次联手。
但这次却让我大失所望。因为,国共合作战线已被老蒋撕毁,也可能老蒋看到了我们在不断地壮大,很快就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吴贵雄像是得到了上面的指示,他表现的不冷不热,根据送信人回来后的描述,我知道只能靠我们自己。
当时也派人向郝团长请示,我们是去是留?郝团长的答复是:我部可以留下来便宜行事,可以与敌展开骚扰式战斗,利用乌蒙山与鸡鸣岭的武装力量,尽量团结吴贵雄的部队,把这支日本的劲旅牵制在这一带,让他疲于应战,脱不开身,但是要注意保存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不得已可以撤出战斗。
有了郝团长的部署,我便与敌人展开了持久战,不能硬攻蛮干。因为我们人少,而且装备也相差很远。
有必要说明一下,当时我们有两处兵工厂,一处在鸡鸣岭,一处在乌蒙山,郝团长走时带走了乌蒙山的兵工厂,本来鸡鸣岭也要一块南下,当时还没走,就留了下来。但是因为原材料缺乏,关键是钢铁,附近没有什么铁矿,只能用当时能够得到的一些破铜烂铁,有时不得已将铁锅等拿来融化了造枪,但仍不能解决原材料所需,所以部队得不到有效地战备补充,也曾想到向上级要一些弹药,但是一时无法解决。
这样战斗就比较艰苦,但是可以说目的是达到了,我们不是为了消灭这支部队,我们是要把他们牵制于此,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去对付我们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