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初衷
在2007年5月,那时刚刚步入大一,校园的闲暇时光让我感觉十分美好、惬意,在这惬意的时光中,我和我宿舍的室友每晚都会在一起拜读名家名作,其中,就包括了武侠小说在内。那个时候只要一到晚上,我就会从图书馆去借金庸古龙小说。一个月的时间,金古的小说全部看完,这让我又再升起一股侠义精神,最初的这种感觉还是在我刚刚考完高考,借着曾经记忆中的金庸古龙笔下故事改编的影视剧,第一次翻阅两位大师的作品,那个时候心中的侠义道像小草般渐渐破土萌芽。后来,产生出第二种感觉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沉淀,让我在图书馆看到了四位最新武侠作家的名字:小椴、凤歌、沧月、步非烟。这四个人我曾经在网络上搜索过,他们被网友称为继金庸古龙,温瑞安黄易之后新型大陆武侠作家,由于这四个人当中小椴和凤歌的作品我在读金古小说同时,偶有读过,可惜模仿金庸的痕迹实在是太重,看过一两章立刻覆上书本,不再理会。一个星期后,发现自己实在没什么武侠小说看,就去借了沧月的曼珠沙华、七夜雪还有步非烟的华音流韶。哪知一看,七夜雪才有武侠小说的那个韵味,而其余的几本完全出乎我想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女频言情文吧。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去图书馆借任何由网络小说出版的纸质小说,在七月的一个阴雨天气里,我迷上了日系如横沟正史、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以及欧美系阿婆、高罗佩、爱伦坡等大师的侦探推理小说。之所以迷上,那时还是拜读古龙笔下擅长制造悬念,诡异氛围故事的缘故,看着看着,我此时要写小说的感觉油然而生,准备要塑造一个新派武侠小说中具有侦探头脑,武功高强的角色,于是第二天我就打定主意,将骆明扬这个角色写于我早就准备好的材料纸上。
二、写作的障碍
大一上学期结束的日子里,我时常在家里吃吃的望着窗外发呆,那个时候脑海中并没有构成一个即合理又不冲突的小说情节,提笔写在纸上的那些文字,我会回过头去看一遍,越看越觉得我这是写的是什么,语言逻辑前后矛盾,复刻古龙楚留香和陆小凤以及小李飞刀的痕迹太严重了。看着自己的小说实在不行,我再次修改,自己那时以为修改的差不多了,又在网络上见到网上可以发表小说,那时候还幼稚的幻想着这本小说要是一举成名,那么我就可以挣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了。时间过的很快,这个第一部我的小说也就在我家里极其反对,还有嘲笑声中写完了前五章,这五章也是时隔一两个星期,又隔了一个月才写完。我后来进入大二,本欲续写第六章,可那个时候脑海里一片混乱,也就码了一千多字也没写完。从此之后,这本我的第一部小说随着年月的流逝渐渐被搁置。到了2018年,我已经参加工作,打算继续续写,那个时候的动力还是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推理武侠,比如藤萍的吉祥纹莲花楼,杨叛的死香煞,还有方白羽前三本以老千为主角的千门系列,他们的作品让我心底又泛起了涟漪,这种涟漪是久违的,也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当我打开以前的网账户,由于阅文集团收购原因,我那部小说也就是跟着被商家的收购,以及市场竞争优势所淘汰。也就在那时,那股涟漪随之又恢复了平静。
2022年,六月二十号,我因为在豆瓣上看到莲花楼要拍剧的原因,想再次去翻看小说,也就在这个时候,我那股涟漪又再荡漾起来,一边第二次重看莲花楼,一边登陆中文网、番茄小说网,我在百度网盘中找回自己当年小说的六章原稿,随后又下载了番茄作家助手app,复制粘贴,六章也就第二次发于网上。这次我没有用章体做标题,而是用的回目。
本来初稿的小说名字叫盗圣骆明扬,后来我越写越发现骆明扬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圣贤之心,也没有一点礼义智性之心,于是我曾读过古龙小说中的七星龙王李笑,他的名号就是强盗中的将军,而骆明扬则是李笑那种大剌剌,不拘小节的性格,于是将盗圣修改了,才有了现在的盗军。
由于我再次看当年写的那个文字,以及故事情节,发现了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我的语言逻辑实在不敢苟同,明明可以精简的语言,反而啰哩啰嗦,明明可以写的详细的句子,结果却精简。好在我认识了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师,这位大师是我在微博、豆瓣上三年前认识的,我跟这位老师说了这种情况,从第一回开始,她就发现了非常多的bug,介绍街景介绍人物,包括人物的描写全部毫无逻辑可言,甚至混乱不堪。我虚心接纳老师的意见,随即想起去年看的许先哲老师的镖人,也许镖人漫画的开篇会让我有所启发。在老师的修改帮助下,还有镖人开篇浮现我脑海中的画面下,第一回的故事基本完善了不少。可是我这个毛病还是又犯了,就在第三卷密室这一回,介绍古代侠探这个身份的时候,由于我脑海一片混乱,组织语言想要表达出来的效果不尽人意,这让老师在修改后非常生气,而我却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反驳她说金庸初次写小说也是如此,后来老师说好歹金庸的措辞严谨,没有逻辑问题,老师说的没错,我确实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语言能力,把基本的逻辑理清,才能带动读者的兴趣。
三、武侠的求新求变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古温梁黄这些港台地区的武侠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的小说是继承了民国时期旧派转变新武侠作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摸索而成为的大师。
金庸和古龙的小说想必所有人都很清楚,此处不再多说,而后者那三位也不必多做赘述,他们吸纳了前人经验,包括海外名作的影响,步入21世纪,金古小说逐渐在大陆市场慢慢势弱,大陆新晋的如凤歌、小椴继承金庸古龙小说的风格,综合设计自己笔下人物,这让他们成为了网络武侠的大家。当年我偶尔翻看两人作品时,印象最深的还是凤歌所作昆仑梁萧,小椴所作杯雪骆寒。后面接着出现的武侠人物,如藤萍所作莲花楼李莲花,香初上舞圣香,又如上海才女踏歌写的战国白云谣云韶、红楹和阿靖,他们在作家的笔下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有血有肉。如今的市场,尤其是写作市场,最大占份额地位的还是仙侠类,还有玄幻耽美类,其次就是现代惊悚悬疑类。如今的武侠在这些类型小说面前已经式微,网络上有亮点的作品也是寥寥无几。在认清现实的情况下,我不断努力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在更新的同时,也会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修改,不过我还是要在这里夸一句我自己,虽然我的言语描述不尽人意,可是我塑造的人物形象,描述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其他武侠小说作家根本就没有过的。也正如我作品介绍所言:此小说情节温吞,却见人心,平淡之中,又见真情。
写于2022年8.17
政府办公室闲暇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