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雨果来了(5)
作者:七年之期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     
    第652章 雨果来了(5)
    雨果刚离开救助站,他便见到了此时维也纳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希尔费大街。
    两侧一望无际的繁华街道让雨果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维也纳最肮脏、最混乱、治安和基础设施最差的地区。
    法国的报纸上说这里到处都是乞丐和扒手,帮派成员每天都在发生械斗,男孩有一半活不到成年,而女孩有一半会在成年之前成为妓女。
    老鼠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将死人吃成一具白骨,而那些骨头会在三天之内被蟑螂吃掉,然后被雨水彻底将人生存过的印记抹除
    此时的希尔费大街上人来人往,装饰华丽的马车和各种奇形怪状的蒸汽机车停靠在道路两旁。
    弗兰茨此时并没打算研究蒸汽机车,但是奥地利的科技很自然地就歪了过去。
    不过由于还没有内燃机,所以这些所谓的汽车颇有一种蒸汽朋克的感觉。弗兰茨觉得这些东西污染环境,所以便以维也纳禁止吸烟为由搞出了一个机械烟草税。
    奥地利帝国的高层对于可以增加税收的事情,总是比较欢迎。但即便是加了一项机械烟草税,奥地利人开发新式代步工具的热情也没有减弱。
    实际上很多人都发现了皇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所以大量民间资本和“有识之士”涌入。
    但弗兰茨并不对他们抱太高期望,毕竟必要的前置科技还没完成,内燃机的设计理念弗兰茨已经给出,至于奥地利的这帮科学家具体什么时候能鼓捣出来那就看天意了。
    另外此时弗兰茨对于蒸汽机车的要求是农用化,毕竟蒸汽拖拉机这种大功率、低速度、低灵活性的机械在这一时期可比轻量化的载人汽车靠谱多了。
    只要够大容错率就足够高,哪怕没有内燃机也能驱动。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确实取得了让人欣喜的进步,同时蒸汽拖拉机也被证明是可行且高效的。
    当然这只适合大农场,实际上对于小型农场和普通农民来说这种新型机械实在太大、太贵了。
    此时的蒸汽拖拉机动辄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维也纳皇家科学会搞出的第一辆试验车长达13米,总重量高达31吨,却只有可怜的25马力,速度更是只有每小时4公里(人正常走路每小时大概五公里上下)。
    (现代一台并不出众的50马力国产拖拉机通常只有一吨重。)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是此时人类最先进的农业机械,而且弗兰茨相信简化版必将很快出现。
    实际上如弗兰茨所料很快就出现了50匹马力的简化版,之后又出现了双蒸汽机的特殊版本,虽然达到了八十马力,但是需要四名驾驶员就很麻烦。
    言归正传,雨果对于大街上稀奇古怪的车辆感到好奇,历史上此时只有英国、美国对于蒸汽汽车比较重视,但即便是在伦敦的街头上也很难看到蒸汽汽车。
    雨果又不是什么狂热的科技爱好者,所以自然是没怎么见过蒸汽汽车的。然而他好奇的样子,让他看起来非常像是个小偷或是“乡巴佬”。
    结果自然是被汽笛和手持铃铛的管家驱赶,好在一旁琳琅满目的商店又吸引了他。
    巨大的玻璃窗内展示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来自非洲、亚洲、中东的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此外来自奥地利帝国各地的美酒、美食、乐器也同样汇聚于此,不过最能吸引雨果目光的还是那些珍贵的机械装置和橡胶制品。
    此时在巴黎,一双橡胶防水鞋的价格高达100法郎。由于橡胶的极度稀缺,只有少数达官显贵才能穿得起。
    而在希尔费大街的商店里只要五弗罗林,实在是让雨果感到有些瞠目结舌。
    大街上夸张的人群数量也让他感到奇怪,毕竟听说维也纳的人口只有40万左右,而雨果此时感觉大街上比拥有百万人口的巴黎都要拥挤。
    实际上从1836年维也纳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至今,光是常住人口就翻了一倍,再加上其是奥地利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国际交往中心流动人口更是多到难以统计。
    雨果还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这条街上除了那些精美华贵的老式建筑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新建的高大建筑。
    这些建筑过于高大,雨果甚至怀疑它们会不会有倒塌的风险。
    实际上此时的巴黎几乎看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所以他才会有此疑问。
    历史上巴黎从1880年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建造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建筑,此时依然是老旧的砖石结构自然不可能遍地“高楼大厦”。
    书中维也纳的建筑物也不高,只有四、五层而已,但依然要比老式建筑显得高大得多。
    而最吸引雨果的并不是那些高大的建筑,而是那些建筑内巨大的展示窗。
    这一时期的大块玻璃价格还非常昂贵,虽然1830年之后由于模具的发明,制造大块玻璃就已经不再是少部分人掌握的秘密了,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产量依然低得很。
    历史上一直到1848年奥地利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产国,巅峰时期仅仅波西米亚一地玻璃的产量就占到了欧洲的三分之一。
    然而由于大革命的破坏,再加上奥地利国内的玻璃厂商固步自封,依然采用家族式小作坊手工生产,最后无比惨烈地倒在了工业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
    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玻璃生产国,仅仅是在32年之后(1880年),整个奥地利帝国的玻璃产量加一起还没有英国桑德兰地区的一家工厂多。
    弗兰茨并不希望这种情况重演,于是乎几次借各种名义向这帮人推销新理念和新技术。
    结果被人认为是有心窥伺他们的赚钱秘诀,弗兰茨只能选择一巴掌打醒他们。
    结果就是这一巴掌直接把弗兰茨打成了奥地利帝国最大的玻璃制造商,因为这群不争气的东西在弗兰茨的巴掌打过来的时候还在内斗。
    弗兰茨这一巴掌裹挟着巨大的资本和科技创新,这些人若是联手组成同盟齐心合力与前者还能一较高下。
    当然如果这些人能联合起来重振雄风,弗兰茨甚至可以选择将市场再让出来给他们发展。
    但是弗兰茨这一巴掌还没挥下去呢,这群人已经互相拼到斩杀线了。再加上当时温斯特家族的事情牵扯到很多商人,毕竟那些本身就不干净。
    当弗兰茨这一手打完之后,奥地利帝国的玻璃行业居然被他短暂地垄断了。
    然后便是大刀阔斧地结构改革和技术创新,所以此时奥地利人才能用得上如此廉价的玻璃。
    而作为全奥地利最富有的城市,维也纳最繁华的大街,用上最好的玻璃也就不奇怪了。
    雨果到处乱窜时“偶遇”了一位名叫缇娜的“少女”,两人相谈甚欢,后者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了向导这一职责。
    其实但凡是个男人面对突然跳出来主动带路的“美少女”都会有所警觉,但谁让他是浪漫的法国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