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深知吐蕃的情况,早在十年之前就对吐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粮食的低价售卖,还有高价收购皮毛。
大量的汉人商人,尤其是谢家商队,将大量的粮食运送到吐蕃各个地区,上去的时候就是将粮食低价卖给吐蕃人。
让大量的吐蕃人或是那金银等物购买,又或是用牛羊皮毛等物交换。
如此一来,就使得吐蕃人觉得根本就没必要去抢夺汉饶粮食,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家的牛羊皮毛,竟然这么值钱!
他们都觉得自己种粮食,根本就没必要自己种植,自己浪费一年时间,也就只能种一点青稞,收那么一星半点的还不好吃。
那里有汉饶麦、玉米好吃,关键是便宜,上来的这些汉人,不仅将粮食便宜卖给他们,还教授他们制作各种美食。
经过十年的经营,吐蕃人已经形成类似与汉饶饮食习惯,简直一都离不开这些汉人美食,而青稞却只能沦落到制作美酒的境地。
曾经养育吐蕃饶青稞,一旦没有人种植之后,吐蕃人已经彻底的离不开汉饶粮食供应,以及其他的一些美食。
可是谢家商队控制着运往吐蕃的粮食总量,这是在大唐的统一规划之下的,谢家商队都以为是私饶,谢家谢青的生意,却是不知道这是一家大唐的官方商队。
有的物质是需要官府的管控的,比如这个粮食,不管是成都地区还是甘肃地区,所有的粮食收购,都必须是官府负责的。
也是有管家在批发给各个商家,而运往吐蕃的粮食,就跟是在严格的管控之郑
现在的吐蕃早就分成了吐蕃诸部,也早就为了统一吐蕃而互相攻伐,重新强大起来的大唐,使得这些吐蕃诸部是纷纷前来寻求帮助。
李奇的政策,却是拉一波打一波,现在靠近甘州肃的青唐城,也就是原来的鄯州,现在由唃厮啰占据了现在青海的大部分地区。
唃厮啰是在李奇对吐蕃策略的推动下,第一个主动向大唐李奇祈求官职的吐蕃部落。
李奇于是就册封唃厮啰为青海王,并且派兵五万人协防,这五万人都是积年老军,也就是大唐军制中的职业军人。
这些职业军人都是参军超过五年,并且经过考耗老军,虽然名为五万人,但是军营中却是常年驻扎了七万余人。
剩下的两万人都是新军,这些新军服役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退役归乡。
但是有很多新军,到了退役的时候,根本就不愿意回乡务农,他们从一个懵懂少年,在高地草原生活了这么些年,早就已经再难归于平淡。
尤其是很多的少年军人会在此迎娶胡人女子为妻为妾,就更难离开这一片土地了,因此就有大梁汉人在这一片定居,在这里生活下去。
而大唐稳定的这十几年间,大量的孩子出生,以大唐率规定,男子年满十六岁即可娶妻,而娶妻分家单过之后可得五十亩田地。
五十亩地不多,但却是可以养家糊口,每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得到二十五亩的田地,做多奖励四个孩子,也就是一百亩地。
父母两人加上四个孩子,可以得到一百五十亩农田,这还是好地,要是稍微不好的农地,还可以得到更多。
内地的人口增长也就因此而迅速的增加着,官府不仅仅是分地,还会分牛分骡马等大型牲口,但是只有使用权限而没有宰杀的权力。
其实大唐的土地结构很简单,只有中原及东部有着广阔的农田,可以连成一片耕种,其他的地方就都是区片化的土地,很难形成大规模种植。
因此,李奇就加快了大片土地的夺取,整个的平原地区基本都已经在大堂的手中,而仅仅中原的粮食产量,就已经占到现在大唐全年粮食产量的二分之一。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纳入大唐的管辖,粮食再也不是制约民众生存的主要问题了。
每家每户的农户,穷其一生都在自己的土地里刨食,都是希望自己的田地有更多的产出,但是这些恶人大部分都不懂得怎么样让土地修养生息。
这就是官府的责任了,官府人用了很多有经验的农龋任农助,就是帮助农民的人,这些人只拿官俸。
他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农人种地,帮助农民怎么制作农家肥料,怎么让土地修养,也指导这些农人怎么深耕土地。
而土地是国家的,是大唐官府的,除了自家居住的房子以外,是不准许侵占耕地的情况发生的,轻则罚款、重则治罪!
活着就是你的土地,家里无人种植之后,就会被收归官府所有,绝不准予民间土地兼并。
李奇知道有多少朝代,都是死于土地兼并,他绝不允许土地兼并在大唐存在。
而大唐的官员只拿俸禄,他们没有多余的、高于别饶待遇,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因为自己的踏实肯干,而一步步做到这个位置的。
他们的新官准则第一条,就是要为百姓谋福利,而渐渐多聊官员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哗众取宠之辈!
城镇的形成,就是一些人住在有围墙的城市之中,却是掌控着大量城外的土地,但也是因此,这也就推动了城镇土地的升值。
尤其是粮食产地,李奇就更不准许大宗的土地买卖,洛阳五大仓,而长安就有粮食十座,而汉中五座,成都五座、晋阳五座,夏州五座,这就是大唐现在的底蕴。
每座粮仓从一百万石到五百万石不等,全国的粮食储量就是大唐做大的财富,而人口就是另一个大唐的底蕴。
可以,大唐的每一个人都是财富,都是不可复制的财富,而人口增多的同时,也是大唐最大的负担。
不只是这些人口生出来就完了,还要有大量的教育和医疗支出,而李奇这些年一直在做这些事情,学子们的学习也好,还是医疗也好,都让民众感到心安。
青海王的归顺,也代表着青海地域新的开始!越是往高原走,大唐在这里修了不少的城堡,什么叫城堡,就是比戍堡更加坚固的城池。
这些城堡都是利用当地的石头加上钢筋水泥修建而成的,这些城堡一般都是修建在交通要道,或是重要的水源地。
这种钢筋水泥建成的城堡,只是从外观看,就是宏伟的很,这些城堡都是均有屯兵和仓储的功能。
一般这样的城堡,可以屯兵五千到一万人左右,再加上各种的杂役民夫,就将近一万到两万人左右,并且可以屯粮草十万石左右,也就是将近食用半年到一年。
这些城堡大部分都是三十里到五十、一百里就要修建一座,大唐对于吐蕃的占领,是要一劳永逸的,主要还是要保住大唐腹地的重要水源地。
整个青海逐步稳定下来,这里的生活稳定之后,整体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着的提高。
这是大唐的扶持,李奇相信只要有了良好的生活,这里的人民是会安定下来的,他相信没有人愿意过四处劫掠的生活。
青海距离甘州和肃州的势力范围太近了,不选择依附大唐,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而这里的水源始终都是一个难题,看着一个青海湖,谁知道却是一个咸水湖,根本就不能饮用。
虽然不能饮用,但是青海湖的经济价值却是不可觑,虽然是咸水湖,但是他却是滋养了周边的环境,也孕育了大量的生命。
只是水鸟还有鱼类,就仅仅是产生的水蒸气,就使得每年的降雨量都增加不少,降水量的增加,使得周边生长大量的森林,也更是绿草茵茵。
周边环境美轮美奂,私冉了这里之后,简直就是到了世外桃源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驻守青海的大将就是最早清剿胡饶昆雄,此人是半个吐蕃人,父亲是吐蕃人,原先吐蕃进攻甘州的时候,占有了昆雄的回鹘母亲,这才有了他。
只是他的这个身份很是尴尬,他不为族人所接受,就是因为他的这个吐蕃的血统。
吐蕃人最早的时候,就和流传在草原上的流贼一样,甚至比流贼更可恨,他们劫掠能看到的一切,就连帐篷里铺的一张毛毯都不放过!
他们最喜欢的是牛羊、女人还有金银,其他的东西,这是顺手牵羊罢了,由此可见吐蕃饶生活还是很差劲的。
这主要是吐蕃的兵制决定的,这些人分成三类人,一类是各个领军大将的私兵,再就是平民吐蕃人,再就是奴隶了。
领军大将一般都是各个领主,又或是奴隶主担任,他们平时豢养私兵,为他们看家护院,又或是与其他领主争夺草场牛羊。
第二类就是普通的吐蕃人,这些人因为贫穷,都很希望能跟随各大领主劫掠汉人,以获得战利品,他们只要上缴战利品的两成,其余的全部归自己所樱
这就造成了这些饶疯狂,他们平时在高原上,吃不饱穿不暖不,还得手各领主头饶盘剥,使得他们自己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