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明朝的首辅
作者:乾乾静听   穿越明朝成天启最新章节     
    大明朝内阁首辅,这是现如今文臣所能达到最顶级职位了。
    不仅品级是正一品,权势也高,现如今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当然,那也要看这个位置上坐的人是谁了。
    比如曾经独霸朝堂的首辅张居正,在内统领百官,在外有悍将戚继光拜于他的门下,在地方上也有其大量的门生故旧替他传达和执行命令。
    哪怕当时的万历皇帝也对其言听计从,不敢违越。
    但是张居正之后,大明朝就再没出现过这样一个强势的首辅了。
    虽然没有这样强势的人再出现,但是首辅这个职位依旧显赫,无数科举士子,从启蒙读书时开始,就无不想坐上那个位置,从而青史留名。
    坐上首辅这个位置的人,其一举一动,每一个决定,都会对朝局,对大明朝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近几日,六部之中有将近二十位高级官员一同辞官归家,其中光部堂级别的就有三人。
    这样的境况,哪怕是在万历时期也没有出现过,想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都不行。
    这二十多位官员,起初上辞呈之时,确实存了要隐退之心,无他,文人们最看重自己的名声,而这些官员被自己昔日的同僚竞相弹劾,其中不乏一些之前是自己的坐师,或者学生,亦或者同乡同科。
    世间最狠的就是自己人的背叛,最怕的也是自己人背叛,只有自己人才最了解彼此,捅起刀子来也最狠毒。
    现在这些官员们全都被自己人背后捅了一刀,只感觉老脸都要丢尽了。
    紧接着,弹劾他们的那些奏疏竟然还都登了邸报,流传于民间,使得这些官员更加无地自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于是,一气之下,纷纷上了辞呈。
    但是慢慢的,这些官员们也回过味来了,这是被陛下摆了一道啊。
    有的已经决心要离去,不再留恋,而有些却迷恋于高高在上的权势,不愿放手。
    于是,这些不愿走的官员们又联合了其他一些同僚一起上辞呈疏,本着法不责众的想法,陛下您还能把我们这些人全都罢官不成?
    要么一起留,要么一起走。
    对于这样的威胁,朱由校根本不为所动,来多少辞呈就批准多少,到了最后甚至连三辞三让这样虚假的客套都没有了。
    朱由校的狠绝是官员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大大超乎了他们之前的预料。
    而此刻,官员们想到了之前一直没有发声,仿佛一个没事人一般按时到内阁当差,按时归家的首辅刘一璟。
    都希望他可以拿出一个态度来。
    要么就如万历年间一般,率领百官抗争到底,要么就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做个和事佬,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让双方都有面子。
    至于刘一璟会站在皇帝的那边,一起来对方群臣,对于这种结果,百官们根本就没有去想过。
    刘一璟最近时日,只感觉心力交瘁,时常茶不思饭不想,暗自发呆。
    世人只觉得做了首辅之后就可以一呼百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只有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所需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环境。
    一方面要掌控百官,否则首辅只是个空架子,发出的指令根本无人用心遵从;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皇帝的各种旨意,不能不执行,又不能全部执行,其中分寸,实难拿捏。
    此外还要时刻防备着内阁中其他辅臣们。内阁的机制就是,前边的人离职了,后边的人才能再进一步。在这样的制度下,内阁中晚进的辅臣,无时无刻不想着将之前的辅臣给挤下去,好让自己上位。
    这还不算,首辅还得交好宫里的太监们,尤其是司礼监的太监,否则自己票拟好的奏疏,人家不给你批红,盖章,那就是一张废纸。
    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之后,还得能有一番作为,才不枉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待过。
    可见,在大明想要做好一个首辅有多难,又想要成为一个有一番作为的首辅,更难。
    此刻,刘一璟就深陷这重重关系网之中,不能自拔。
    尤其是最近几日,登门拜访的人们络绎不绝,实在见不到刘一璟之后,干脆围堵在门前不走了。
    刘一璟每日去往内阁的轿子时常被围堵,搞得他苦不堪言。
    这一日,刘一璟正在府中逗弄自己小孙子,以求缓解心中多日来积压的郁气。
    “宝儿,你现在的愿望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
    刘一璟至今都没有忘记,当日就是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一副字解了自己的心结。
    却不想,此时自己又陷入了另外一场更为复杂的局势当中。
    刘一璟暗叹一声,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自己算是被陛下绑在了他的战车上喽。
    名叫宝儿的稚童,听到自己爷爷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抬起头来,依旧一副坚毅的样子,干脆的回道。
    “是。”
    “爷爷说过,这是读书人最高的理想。我也要想爷爷一样,做一个有做为的读书人!”
    有作为?听到这三个字,刘一璟不仅面露苦笑。
    自己现在的这副模样还算是有作为吗?
    正在这时,管家从前院走了过来。
    听到脚步声,刘一璟回过头看去,当看到管家手中又拿着一封拜帖时,不由有些奇怪。
    最近几日,无论是谁来登门拜访自己都闭门不见,管家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的,自己这段时日并不想见外人。
    可他今天却偏偏拿着一份拜帖过来了。
    难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要见自己?
    于是,刘一璟问道。
    “今日又有谁求见啊?”
    管家也知道自己善自作主,在自家老爷不想接见外人的时候,还将一份拜帖拿来,有些唐突了。
    但是事已至此,不能再退缩,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只是一个监生。”
    只是一个监生?
    刘一璟更奇怪了,平常六部大员想要见自己,管家都会替自己挡在门外,今日只是一个区区的监生就能让他不听自己的命令?
    看出自家老爷的疑惑,管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紧挨地面,双手高举拜帖,说道。
    “老爷自从做了首辅之后,整日茶不思饭不想,刘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能替老爷分忧。”
    说着,管家刘福已经痛哭流涕。
    “今日刘福擅自做主,还请老爷见见此人吧,此人乃老爷故交,胸怀大才,或许可解老爷之忧。”
    刘一璟听到这里更加好奇了,自己的故交,还只是个监生,并且还有大才,负智术?
    想到这里,刘一璟不禁眼睛瞪大了,难道是他回来了?
    他不是随同前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一起去了东南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可是,文言兄?”
    刘一璟有些不敢相信,试探着问道。
    管家听到自家老爷终于想起来了,赶忙说道。
    “正是汪文言,汪先生。”
    听到确实是汪文言之后,刘一璟抛开小孙子,急走几步,来到管家面前,拿起他手中的拜帖,看了起来。
    拜帖本身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相反,和那些达官显贵们的拜帖相比,反而要逊色不少。
    但就是这样一封平平无奇的拜帖,却让刘一璟忍不住开怀大笑。
    因为上边一个简单的图案引起了刘一璟的注意。
    三道用毛笔画成的线条,其中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那个点,仿佛一个交叉路口一般,而三条线,则代表了三条路。
    看到这里,刘一璟笑着说道。
    “知我者,文言也。”
    “快快请他来府上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