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练兵与阶下囚
作者:青衫取醉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进入第二阶段的试炼之后,赵海平首先注意到的是,在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ui。

    视野右上方位置,有一个类似于人物卡牌的图标,这张卡牌的周围还有光效,似乎可以达成某种充能效果。

    赵海平简单研究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新功能的用法。

    这就是之前在新版本公告中所说的,他可以进行英灵召唤了。

    但很显然,英灵召唤并非完全无限制。

    当他脑海中出现这一功能时,卡牌会显形。同时,赵海平就可以在脑海中选定自己想要召唤的英灵人物。

    这些任务必须是之前曾经在试炼幻境中遇到过的,而且不同的人物,召唤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一些比较强大的人物,召唤时所消耗的基础能量就比较高。

    至于那些边缘化的人物,召唤起来自然也就比较节省。

    除此之外,赵海平之前想的那种完全托管的做法并非完全不可以,但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多。

    而如果仅仅是向该人物进行咨询、要求对方提供建议,那么消耗的能量就会比较少。

    至于能量的获取,则是要看玩家在当前这个副本的进度。

    由于赵海平已经通关了第一阶段,所以他此时有足够的能量,可以直接召唤一名英灵,同时还有一些剩余的能量可以问询或者托管。

    不过此时赵海平最为关心的是,既然能量的获取是取决于玩家推进试炼幻境的进度,那么,如果玩家依靠着英灵召唤的功能,每次都在最关键的节点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大幅推进了进度并获得了更多的能量……

    那是不是可以制造一种永动机的效果?

    嗯,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游戏的制作方肯定也会在这方面的数值上进行限制,不让玩家太过简单地达成这种循环。

    总之,这个英灵召唤的功能具体要如何使用,还是得玩家们自己在副本中慢慢摸索了。

    赵海平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要召唤哪一位英灵人物,而是决定先看看此时的副本挑战目标。

    如果这些英灵人物的召唤能量都是一样的,那他直接把盛太祖召出来应该就行了,毕竟盛太祖作为华夏历史上的顶尖帝王之一,不论是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可以说是万金油的选择。

    但召盛太祖实在太贵,目前赵海平的这点能量有些难以维持。

    所以还是得先看此时副本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去对症下药。

    眼前的雾气逐渐散去,赵海平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了一处巨大的军寨中。

    整体的环境与之前平定军中的军营有些类似,但条件要稍微好那么一些。

    成片成片的军营中,能够看到齐朝的士兵们正在忙自己的事情。

    他们每天除了参加训练之外,夜晚回到军营还要抹黑做事,或者是缝补盔甲,或者是修理军械,往往要忙到深夜才能睡下。

    在军营之外有许多宽阔的校场,这些校场分成了不同的区域,有的是用来训练步兵的,有的是用来训练骑兵的。

    这些步兵手持整齐划一的制式军械,比如长枪、大斧等等,在校场的空地上操练这固定的招式。

    还有负责教授他们的教头,在不断地讲解这些动作的技术要领、纠正其中错误的士兵。

    此时的步兵所习练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姿势,比如长枪就有日常持枪、向上中下三个方向刺击、拨打对方兵器等等固定动作。

    这些动作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士兵们还是练得五花八门,乱作一团。

    由此或许可以看出,此地的士兵素质,比较一般。

    而赵海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发现自己身披甲胄、背后还有大氅,明显是个地位很高的将军。

    “所以,现在我的目标是……练兵?”

    赵海平估摸着,这处军营的规模不小,其中的士兵恐怕得有四五万人。

    这些兵如果好好练,那么未来是一定可以在某些关键战役中发挥巨大作用的。

    更何况韩甫岳将军的练兵能力确实是见于史册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冷兵器时代能练出这种军纪,也算是天花板级别的了。

    按照《暗沙》这款游戏的一贯尿性,副本前段的养成内容往往跟后段的实战紧密联系,前面如果偷了懒,到后边是一定会受苦的。

    所以赵海平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就将自己代入到了将军的身份中,争分夺秒地将这些士兵给练好。

    只是练兵这件事情,确实触及到玩家们的知识盲区了。

    他们在之前的副本中,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游戏内容。

    当然,军营中的事情,赵海平见得多了,但以一个小兵的视角去观察军营,等于是盲人摸象,恐怕难得要领。

    如果让赵海平自己从零开始摸索,要真的练出一支强军,恐怕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

    想到这里,赵海平选择不头铁,直接开启英灵召唤的功能。

    他的心念一动,那张卡牌上面出现了邓元敬将军的画像。

    而后,卡牌周围的能量开始被快速抽离,冥冥中,仿佛是跨越了历史长河,将邓元敬将军的英灵召唤来此!

    片刻之后,赵海平发现邓元敬将军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此时的邓将军,正是南平贼寇、北御蛮兵之后的巅峰状态。

    不需要解释当前的情况,因为召唤而来的英灵并不是历史上的这些英雄人物本人,而更像是这些人物知识的集合,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发挥工具人的作用。

    不过,虽然是工具人,但毕竟都是华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该有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赵海平恭敬地问道:“邓将军,我要练兵,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个问题很宽泛,甚至在问出口之后,赵海平都有点后悔了。

    但不得不说,英灵召唤这个功能是挺厉害的,似乎很符合某逼乎的那句名言:没有坏问题,只有坏答案。

    再这样真正的兵法大家面前,赵海平这样一个十分笼统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当提纲挈领的回答。

    “必练将为重,而练兵次之。

    “练将如治本,本乱而末治者,未之有也。”

    这几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

    要练兵,就得先练将。这里的将不只是指大将,也包括了军队中的各级将官。

    毕竟不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整个军队都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不论是日常训练还是之后的行军打仗,要保证军令的上传下达、士气的维护等等,各级的将官等于是将军本人的延伸。

    如果这些人出了问题,那么,练再长时间也都是白忙活。

    赵海平不由得眼前一亮,觉得这英灵召唤功能还是挺值的。

    其实邓将军说的这句话也有点空泛,而且听起来就像是某种谁都能想到的大实话。

    但很多事情要做好的关键,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大实话之中。

    许多人或许明白某种道理,但这种道理具体有多重要?跟其他道理的优先级如何?如果两个道理发生冲突应该如何取舍?

    这才是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差别。

    赵海平又问道:“那么邓将军,要练将的话,应该从何开始?”

    邓将军仍旧是自然而然地回答:“束伍之法,乃建军之根本。

    “建军先选兵,以兵筛将,再以将选兵,而后束伍之法乃定。”

    所谓的束伍之法,其实就是讨论如何建军的问题。

    邓将军说的话虽然大部分都带着他那个时代的特色,比较精炼晦涩,但由于《暗沙》这款游戏的特性,赵海平还是能清楚的领悟到这其中的意思。

    邓将军也并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将其中的步骤和细节,也详细地表述出来。

    赵海平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牢记技术要领。

    按照邓将军的说法,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就要从挑选最基层的兵士开始做起。

    不能选大城市中那些油滑的、奸诈的,也不能选天生自带武艺、有绿林习气的。

    至于作战经验丰富的,要慎重选用,因为这些人会很懂得趋利避害。如果立过功的可以酌情考虑,其他的只能列为第二等。

    至于第一等的兵卒,一定是乡野中的老实人,最好是皮肤黝黑、体格高大、生活艰苦、肌肉结实、有常年劳作而形成的乡土色为最优。

    对于士兵而言,个人的武艺并不重要,体格是否健壮、是否老实听话、能否做到令行禁止,这才是最关键的。

    选拔出足够的基层兵卒之后,就可以从这些人中进一步筛选各级将领。

    当然,作为将军,不需要把每一层的将官都筛选出来,只需要筛自己直接命令的这一级就可以。

    比如,自己只选手下的把总,然后再让这些把总各自去选手下的哨官,再让这些哨官去自选手下的旗总……

    这样层层选拔之后,整个部队的大框架也就搭起来了。

    而这样选拔的好处在于,上下级之间互相了解,而且更容易形成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把整个大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就可以进行日常训练了。

    比如,操练各种武器的战法,练习各种阵型,进行思想教育等等。

    这些就都比较细节了,暂时不是赵海平需要去在意的事情。

    一番听讲之后,赵海平感到受益匪浅。

    不愧是邓将军!

    要知道,邓元敬和韩甫岳,虽然都是千古名将,练兵都是顶尖的天花板级别,但在军事理论方面,邓将军还是要略胜一筹的。

    可以说,邓将军的兵法,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看完了他的著作,基本上等于是直接学会了要如何从零开始组建一支军队。

    此时用邓元敬将军的理论作为指导,实际上已经远超齐朝当时的军事水平。

    赵海平此时自然也确定了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选兵!

    虽说此时的军营中有大约四五万人的士兵,但齐朝的冗兵现象,懂的都懂。

    这些士兵中,有身体瘦弱无力的,有绿林人出身风气不佳的,有一门心思经商的,甚至还有整天想着逃跑的。

    这群人给混在一起,基本上只能互相拖后腿,不仅不会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反而会让军队战斗力直接归零。

    金兵遇上五万头猪,一天一夜或许抓不完,但遇到五万齐军,是一定可以在一个照面就彻底打散的。

    毕竟猪不会哗变,不会逃走,也不会给友军使绊子。

    所以,赵海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这军营中筛选出那些真正有战斗力、有潜力的兵源,选拔出来后集中进行训练。

    兵在精,不在多。

    “传令!

    “将几位副将召集过来,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另外通知全军,明日在校场重新考校武艺,表现优异者,可酌情拔擢提升!”

    赵海平一声令下,整个军营开始忙碌起来。

    ……

    在赵海平全心全意地练兵时,楚歌则是在怀疑人生。

    他发自内心地怀疑,这游戏是不是出bug了?

    跟李鸿运联手做掉齐英宗之后,他也已经通关了第一阶段,获得了第二阶段的资格。

    在三个身份中,楚歌在文士和亲王之间摇摆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了文士身份。

    从卡牌上的画像来判断,这个官员的地位应该不低。

    毕竟第一阶段扮演的御史中丞都已经是三品官了,这位如果不是宰执,那很难收场啊。

    然而,当楚歌满心期待着自己在宰执的府邸中醒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金人的皮鞭。

    “啪”的一声脆响,楚歌被抽得七荤八素。

    “快些走!”

    一名骑在战马上的金人骑兵恶狠狠地骂了一句,然后双腿一夹马腹,又去队列后方巡视了。

    楚歌一脸懵逼,他摸了摸身上被皮鞭抽打的地方。

    “嘶……”

    不用想,肯定是一道血印子。

    所以楚歌才怀疑,是不是哪里出bug了。

    说好的地位很高的文官呢?说好的至少是个宰执呢?

    举目四顾,楚歌发现自己正在长长的队列中,用自己的两条腿,艰难地往北方前行。

    “不会吧……

    “难道,这是被掳往金国的路?

    “靠!上大当了!”

    楚歌简直无语,十分后悔选择了这个身份。

    怎么会从这里开始啊?

    很显然,这是靖平之变以后的事情了。

    靖平之变中,金人掳走了汴梁的皇室和许多官员,将他们驱赶回金国,用以瘫痪齐朝的指挥中枢。

    这一路上,自然不会是潇洒自在的旅行。

    对金人来说,这些人虽然不能随意杀戮,但要说重要吗?那也不是特别重要。皇室女眷都是可以肆意凌虐的,至于皇子、文官等等,就是四个字:活着就行。

    在这种情况下,待遇可想而知了。

    不过好在这游戏的设计者应该是有一些良知的,并没有让楚歌完整地体验整个北上的过程。

    在象征性地交代了一下路上的过程之后,楚歌就沦为了阶下囚。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仍旧是李浩。

    只不过这个身份显然并未延续第一阶段的剧情发展。

    这倒也正常,毕竟在楚歌之前的故事线中,御史中丞李浩已经因为私通刺客畏罪自杀了。

    而在此时的这条故事线中,御史中丞李浩最终还是没有在靖平之变中发挥太大的作用,最终随着京师城内的齐惠宗、齐英宗和诸多官员一起,被掳到了金国,沦为了阶下囚。

    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楚歌倒是也有所了解。

    到了金国之后,齐惠宗被强按着给金国的各路王爷磕头,又穿着孝服去给金人的先祖磕头,那些皇后和各路妃子,也被行牵羊礼,百般折辱。

    齐惠宗和齐英宗这两个废物当然是活该,只可惜其他无辜之人了。

    只是这些跟楚歌扮演的李浩都没有关系,此时的他,只是诸多阶下囚之中很普通的一员。

    关押他的地方虽然不是什么条件特别恶劣的监狱,而是金人中很普通的住所,但各方面的条件和待遇必然也不会好。

    最重要的是,没有自由,被囚禁的日子遥遥无期。

    楚歌倒是也有过自杀重开的想法,但考虑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再看看。

    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这是副本,自杀已经是玩家们的常规操作。

    楚歌之所以不死,只是想搞清楚,这个身份通关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三个身份之中他的通关难度最低。

    好在游戏自动跳过了一些无意义的枯燥环节,目标很快清晰起来:

    在分配俘虏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一线生机!

    在金人抓来的这些齐朝俘虏中,像李浩这样的文官,还是比较吃香的。

    女眷,只能沦为金人的玩物;

    皇室,基本上都要关押起来,也没有金人真的敢用。

    唯独这些文官,他们有文化,有一定的手腕和政治能力,关键是,他们对齐朝,也不见得真的特别忠诚,存在着策反的可能性。

    这对于金人来说,都是相当稀缺的资源。

    毕竟在齐朝能做到高官的,收到自己帐下做个幕僚,怎么想都是美事一桩。

    所以,金人的许多贵族开始在这些齐朝高官中物色,收到自己的帐下做幕僚。

    楚歌清楚地意识到了此时的处境。

    如果从国家大义来说,此时当然是不能给这些金人好脸色看的,就算是成了俘虏,也不能给金人献出任何的一计一策。

    或者更极端一点,就该以身殉国。

    但毕竟真打算以身殉国的人早都死了,这一路上饱经风霜地走到金国,剩下的人都是想苟活于世的。

    更何况靖平之变最大的罪魁祸首,齐惠宗和齐英宗还好好地活着呢,我们凭什么以身殉国?

    许多官员估计都是这样的想法。

    什么都不做的话,结果无非是两个,要么某天因为某个金人贵族不高兴而被杀,要么就这样一直做阶下囚,在金国的苦寒之地默默无闻地活到老死。

    于是,楚歌考虑一番之后,为了探索这之后到底是何种可能性,最终下定决心,在这个分配俘虏的环节中,表现得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