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回,回答的人是骆铁匠。
“老四和永智已经去了镇上帮咱找nai娘,我和老三实在是跑不动了,先喘口气,哎,上了年纪了,不服老不行。”
要是换做十年前,别说去镇上,他们俩都能去望海县城给孩子们找nai娘。
如今自己六十岁,老三也五十好几,早些年繁重的体力活透支了他们的身体,今个一早空着肚子跑山里,来来回回一圈下来,他们俩是被杨永智和杨永青兄弟给扶着架着下山的。
“去找了就好,这年头,只要钱给到位了,没啥找不到的,你们就放宽心吧!”李甲再次说。
骆铁匠和杨华忠点点头,但愿吧,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希望能够有人看在价高的份上,愿意来村里给孩子们喂食。
李家人在这里待了一阵,眼瞅着天快黑了,两个孩子也哭累了暂且睡去。
孙氏和王翠莲匀出一个人准备去后院烧夜饭,杨华忠和骆铁匠留李甲他们吃过夜饭再走。
这节骨眼上,杨华忠他们是心里憔悴,身心疲惫,但基本的待客礼仪他们还是没有丢。
至少人家专门过来陪你坐坐,说说宽慰的话,怎么着到了饭点也该说几句客气话啊。
李甲他们自然是不可能留下来吃饭的,于是找了个借口告辞了。
李甲等人前脚走,后脚孩子们又开始哭闹了。
“先前不是说都喝了甜米汤睡着了吗?咋这一碗茶的功夫又醒了呢?”杨华忠问。
孙氏摊开手满脸无奈的说:“那玩意儿撒泡尿的功夫就没了,一点儿都不扛饿,他爹,咋整啊?孩子们今个就吃了一顿饱的,就算老四他们找到人来喂,最快也得要到明日才能回来,这该咋整啊?”
杨华忠要是晓得咋整,也就不会捶自己的腿直犯愁了。
“实在不行,就再整点米汤给孩子们对付对付吧,坚持到明天就好了。”他说。
孙氏欲哭无泪,“大娃凑合着还能喝两口,小娃哭得都抽搐了,不喝啊!”
杨华忠也是心疼得不行,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屋里来回的转着圈子。
骆铁匠欲言又止。
“铁匠大哥,你想说啥就直说!”杨华忠说。
骆铁匠咬咬牙,“实在不行,咱,咱再厚着脸皮去求一求郑小琴?”
杨华忠明显动了心。
孙氏却摇头,“不能啊,早上去了一趟,连累人家小两口吵了一架,再去,怕不妥当,让郑小琴为难哦。”
杨华忠和骆铁匠再次沉默下去。
片刻后,孙氏说:“我去跟翠莲嫂子商量下,不行就给孩子们煮点面汤对付一口吧!”
老是米汤,孩子们也腻歪了。
而现在才出生第九天,鸡蛋肉汤啥的都不能吃,真是犯难啊,这个晴儿,任性!
孙氏和王翠莲在后院熬面汤,前屋里杨华忠和骆铁匠两人都像落败的大公鸡,耷拉着脑袋一个坐在八仙桌旁沉默的叹着气。
一个蹲在堂屋门口的石阶上抽旱烟。
后院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声一阵阵传来,偌大的院子上空仿佛被一层看不见的阴云笼罩,心脏像是被啥东西给揪住了,透不过气的难受。
暮色暗沉,就在杨华忠和骆铁匠绝望之际,一高一矮两个人影突然出现在院子门口。
“老三,你在屋里不?快些出来接下你妹子!”
人影的面目尚未清晰,谭氏那熟悉的声音就传进了堂屋。
屋檐底下的骆铁匠赶紧站起身。
八仙桌旁的杨华忠也下了地。
院子里,杨华忠发现跟谭氏一块儿过来的人竟然是杨华梅,这让杨华忠很是意外。
“梅儿,你身子还没痊愈,咋大晚上的还跑出来了?”他问,赶紧伸出手去扶住杨华梅。
“三哥~”
杨华梅刚开了个口,话头便被谭氏给抢了过去。
“还能为啥?我劝她都劝不住,有啥事儿我跑一趟不就行了嘛,可她就是不放心非得过来看看你们和娃儿们,我拦都拦不住!”
听到谭氏这解释,杨华忠眼底更是愧疚。
“来,三哥扶着你,慢慢走,咱屋里坐。”
到了屋里,杨华忠扶着杨华梅坐下,骆铁匠又给谭氏和杨华梅倒了茶放到桌上。
杨华梅看了眼骆铁匠和杨华忠俩这憔悴的样子,说:“我先前听四嫂过去说,才晓得棠伢子和晴儿的事儿……”
对于这样的开场白,杨华忠和骆铁匠现在听到就头皮发麻啊,浑身更累了。
这一天功夫里,他们都不晓得跟多少拨人说了这个话了。
现在真不想说,说累了。
好在杨华梅只是说了一句开场白,就直接奔入主题说:“我惦记着俩娃饿肚子,又怕娘说不清楚,这才专门跑过来说。”
“三哥,铁匠大哥,我家那大孙子眼下正喝着nai呢,我那大媳妇红梅吃的好,在铺子里每天不是鸡汤就是鱼肉的,一个孩子都喝不完,你们家有马车,要不你们连夜去趟镇上?”
杨华梅这句话,如同天籁。
杨华忠和骆铁匠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万丈的光芒。
杨华忠更是用力拍着大腿说:“哎呀,看我这脑子,咋就没想到红梅呢!”
骆铁匠也很激动,连连点头。
杨华梅接着又说:“你们快些去吧,早些去,孩子也能早些喝上。”
杨华忠连连点头,起身就准备回隔壁院子去套马车,走了两步突然意识到自家的马车已经被杨华明和杨永智赶去了镇上找nai娘去了。
骆铁匠说:“用我家的,我家还有两辆马车,我这就去套!”
杨华忠说:“一块套一块儿套!”
谭氏不高兴的嚷嚷起来:“你妹子还在这呢~”
杨华忠步子顿住:“梅儿,那你……”
杨华梅忙地摆摆手,笑着说:“我才不用你招呼呢,三哥你忙你的去,我去后院看看俩娃就回去。”
“好,好,那你去后院吧,你三嫂在呢,你顺便也跟她说下这个好消息!”
撂下这话,杨华忠和骆铁匠飞一般去套马车去了,这会子所有的疲累都已消失不见。
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信念:早一些去镇上,早一些把红梅接过来,孩子们就能早一些不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