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臭味相投,芈启与燕丹的初见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最新章节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593章臭味相投,芈启与燕丹的初见
    张机终于要有继承人的消息很快就随着嬴政那以车为计量单位的赏赐迅速传遍了整个咸阳城,继而是整个关中、中原。
    不仅是在贵胄之中,还是民间百姓中,张机都有着较高的名望,纵然是反秦分子谈及张机,也只有由衷的敬意。
    无论他们如何不服或是厌恶秦国,张机首倡的“兴义兵”,将俘虏与首级作为同等级别的战功,最大程度上减免了六国贵族和百姓的死伤,以至于不少人对于秦军的抵触都不再那么严重了。
    原本还有指摘的人品方面,平民百姓不在乎张机是不是好色如命,是不是娶了自己的继女,他们只知道张机的不少谏言让他们免于兵祸,而贵胄们则是认定张机在以此自污。
    毕竟谁让张机也只能从好色方面自污了,作为一位墨家统领兼仁道之剑的主人,说张机无恶不作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提倡“兴义兵”之人怎么可能残暴嗜杀,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富可敌国的人怎么可能贪污腐败,总不能去弄权“自污”吧?
    因而张机能走的自污道路也就只剩下了好色,甚至于就连各国的史家都认同了这一点,或隐晦或挑明,将张机记载成为了防止被君王忌惮而自污的贤臣。
    而拥有如此名望的张机终于有了继承人,自然也是四方来贺。
    庙堂,各郡县,军中,百家,乃至其他敌对国家都有人来恭贺张机。
    说起来也是奇怪,即便是两国互为不死不休的敌国,但麾下臣子却依旧会产生来往,彼此书信结交。
    而且这并非是为了防备将来战败,想借此保全自己或是宗族为目的,而是真心实意想要结交他国贤才。
    这一点即便是到了几百年后也是如此,即便互为死敌的曹操和诸葛亮,也在汉中之战战至正酣的时候,互相书信,曹操甚至给诸葛亮“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而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北伐期间,也与王朗、陈群、钟繇等人常常有书信来往,信中甚至彼此互相关心身体健康。
    当然,对张机有了继承人这件事同样感到喜悦的,也不只是那些真心恭喜张机的人,也有不少人认为,孩子会成为张机的新弱点。
    罗网再强大,也终归会有失误的时候。
    若是能抓住这个也许是张机这一生唯一的继承人,那么张机届时又会作何选择呢?
    ……
    函谷关附近,潐水之畔的一座村落中
    一袭黑衣头戴斗笠的青年步入一间简陋的茅草屋中,看向身旁的粗布褐衣宛若农夫的同伴,眉头微蹙:“在此处见面,当真安全么?”
    “太子丹殿下既然敢亲身犯险,想必也认可了我兄弟二人选择的地方不是么?”
    摘下斗笠的青年露出了一张凤目剑眉的面容,正是燕国的太子燕丹。
    不得不说,尽管燕丹的为人已经渐渐为百家所唾弃,但确实是神仪明秀,朗目疏眉,倒也有几分王者之相,再加之先前立下的谦逊、礼贤下士的人设,的确足以让许多人在他的花言巧语之下为之效死。
    但相比于同样器宇轩昂的嬴政,燕丹的眉宇间暗藏着几分阴郁和毒辣。
    “丹不相信你兄弟二人,但丹相信侠魁。”
    燕丹回头看向了身后粗布褐衣的同伴,皮肤粗糙,服饰简朴,看上去就像是从田里找出来的农夫一般,头上的发丝中还带着些许的花白,脑后有一条辫子,很难想象燕丹这样的一国太子竟然会与这样的人如此亲切友善。
    但仔细观察这名“农夫”的面相,却会发现这名农夫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目光炯炯有神,而且他那身粗布黑衣的肩膀处还有九颗珠子作为装饰,而对诸子百家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认出来,那是代表侠魁身份的九星珠草。
    “田光兄是不会害丹的,而田光兄看人的眼光,丹也相信。”
    燕丹目光柔和地看向田光,虽然有些基里基气,但的确是无比地顺耳,即便田光明知燕丹话语中是故意表露出对他的信任,但哪怕是他这个农家侠魁,也依旧颇为受用。
    毕竟燕丹以燕国太子之尊,因为他的一句话而随他一同亲身犯险,这是的的确确不争的事实。
    “不愧是太子丹殿下,这番气度,想来若是执掌燕国,定然也是一世明君,令燕国重现燕昭王时之强盛。”
    芈启毫不吝啬地对燕丹奉承着,这对于接连在墨家和燕国内碰壁的燕丹来说,显然十分受用。
    而芈启对于说些违心话奉承燕丹也没有丝毫心理压力,与原本历史上那位权倾一时的丞相启不同,他只是新任的内史丞,而弟弟芈颠也只是新任的内史尉,看似荣耀加身,权势非凡,却是受到了极大的钳制。
    楚系也在秦国混得不是很好,当年的错误投注令楚系的大部分成员都只能担任中下层官吏,爬到中层的人都少之又少,芈启和芈颠反而是楚系里混得最好的两人。
    两个在秦国也混得不好的楚国落魄公子罢了。
    相反燕丹虽然近些年连续遭受挫折,但他依旧是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丹,能够影响燕国决策的太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