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孙可望绝不重蹈大魏王的覆辙
所以咱大清的文人们在中举后,为了能够早日上任补空缺。
往往会借京债,借了权贵们的钱去活动权贵。
再让权贵发话,让自己早点上任。
如此一来,咱大清的官员还没上任之前屁股上就有了一大堆高利贷。
步兵的军饷达到了每月一两半,米五斗。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一打三可以,但是一打四就勉强了。
后面诈降让自己的部下逃走,随后绝食自杀。
咱大明只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力度不够。
这些人要是不给粮饷米脂的县衙就直接瘫痪了。
靠着摊派和增本减折,满清恢复了因为江南等地丢失而丧失的财政收入。
“微臣在!”梁诚拱手道。
北京城的达官显贵不如全天下的贪官污吏。
所以衙役、文书都得杨文越自己来组织。
是他们敛财的工具。
“请国主放心,有六镇雄兵在,江南根本乱不起来!”万年策冷笑道:
“昔日国主在云南只给士绅一成,在贵州更是把士绅们给踢了出去。”
崇祯的三饷收下去收出了一个天怒人怨。
毕竟几十万军队在手,只要有一定的战斗力老百姓就翻不了天。
只不过没有加派,满清根本养不活军队。
到了两广之后,孙国主给的军饷是步兵每月银一两,米五斗。
这高利贷利滚利的,要是刮地皮的水平不够,几年官当下来咱大清的官员真的得亏啊!
所以咱大清的官员也难啊!
毕竟八旗兵的月饷不过一月二两,虽然比驾前军要高但只能领个六成左右。
孙国主所建立的政权在前三项上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封建时代的极限。
孙国主现在在江南有雄兵六镇,另有收编的绿营和义军数万人。
要是江南士绅敢不服,不用驾前军出手。
这也是孙国主竭力宠络顺军的原因。
若是各方势力联合,那么吴三桂东出,湖南和两广就危险了。
就这实力,不要说杨文越这个小小的的知县了,就算是知府、道台,甚至是巡抚、总督,他们也不敢不还啊!
说到底这些王公贵族们是主,地方官员哪怕做到了总督可终究还是奴啊!
这主子的债,奴才们敢不还吗?
在这种情况下,咱大清地方官员其实都是满清贵族的打工人。
满清若抽调陕甘军团东进,郑成功联络闽浙清军北上。
此时不扩军更待何日?
“孤决议,驾前军每人的军饷每月上升半两,江南不同于两广,更不同于云贵。”
“等到明年,十五万新兵训练有成,再加上在湖南和两广训练的十万新军。”
如此强大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当初的满清成为了天下之最。
可是实际上他在江南收得未必会比满清多。
总的来说,此时的孙可望虽然强大,但各方势力仍旧有扼杀他的可能。
但是在天下间,孙可望虽然最为强大,可暂时还压制不住所有实力。
虽然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大魏王明明已经四面皆敌为何还要对自己唯一的盟友下手,并最终导致了魏国的衰败。
“江南秋收在即,孤的岁入将远胜昔日,我五军二十二镇也是时候扩军了。”
要是再次,那可就没资格了。
这孙国主的一成半又不能少,只能让江南士绅每顿饭少几个菜了。
这两万粮饷除去京债和知县衙门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后就没剩什么了。
在加派之后,不仅维持了军队还竭力编练新军。
“国主,秋收在即,各地的吏员都已经安排妥当。”
无他,不欲为奴耳!
均人也,奈何以奴呼我?
一年十八两的军饷加六石米,这待遇已经足够在这个时代过上小康生活。
咱大清就不同了,虽然同样存在着贪腐问题。
这个水平足额发放下去,和八旗兵对砍驾前军根本不虚。
就这样,沉重的摊派经过层层加码后落在了北方各省的老百姓。
李来亨要是再跳反,那么湖南的失守将成定局。
可是满清的生死并不取决于北方各省的义军,而在于几大汉人巨头的手中。
足粮足饷的明军会镇压不了老百姓吗?
可论起战斗力和血性,两广士绅无疑比江南士绅强太多了。
“嗯……!”孙可望微微点头。
孙可望却在江南展现出来一片生机。
但绿营兵好歹也能领一些粮饷,维持一定的战斗力。
正是因为比绿营兵到手的对的多所以驾前军才能吊打绿营。
哪怕是半饷,也不至于让老百姓给推翻了啊。
这一千二百万粮饷占据了全国赋税的一半左右。
这么大的体量,就算孙国主只收一成半那也是海量的收入啊!
再加上江南繁荣的商业、手工业,行政六部进了这么一个福地,不刮个几千万出来都对不起行政六部的招牌!
“孤不担心孤的赋税收不上来,孤只担心士绅们是否给老百姓减租减息!”孙可望缓缓开口道。
米脂知县杨文越虽然不想再额外添加老百姓的负担。
“除了提高军队待遇外,孤还欲在江南扩编十二镇雄兵。”
做好应对第二年老百姓残余的粮食食尽后注定会发生造反的准备。
可是就是这些粮食在清占区,换算成银两都有三两左右了。
其中陕甘十万,北京一带数万,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散落数万。
而湖广、两广、江南的军队更是被一扫而空。
在太湖等地坚持抗清的义军们大多是奴仆出身。
这实际上已经比八旗兵要高了。
满清的这种行为也导致了它在北方统治的岌岌可危。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甚至还出现过一个知府刮了几年地皮后,一算账结果发现自己还亏了的情况!
“除去补充各镇的损失外,至少还可以编练二十镇兵马,使孤的五军二十二镇变成五军四十二镇!”
其他势力的披甲一共加起来当在四十万以上。
但在行政六部的强大效率下即便收个一成半,落在老百姓头上的也不会多出什么。
可是自己屁股上的阎王债又不能不还。
还有知县衙门的一大堆人,自己组织的这个班子,这么多人的吃喝啦撒也得他这个知县想办法。
直接让这些奴仆出身的义军咬死这群衮衮诸公!
可是算上留在金厦的守军,他手上的披甲者仍旧在五万以上。
如此多的兵马一旦编练成功,那么正如自家国主所说,整个天下将唾手可得!
现在孙可望拥有五军二十二镇,算上各地的驻守兵马,以及收编的绿营和义军,他麾下的披甲兵已经在三十万以上了。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可随着十万新兵的有成,满清的披甲兵依旧在二十万左右。
“知县大人仁慈啊!”师爷叹气道。
“请国主放心,此时我亲自去办,必让江南百姓感受到国主之恩!”梁诚拱手道。
孙国主虽然一家独大,但各方势力若是联合依旧已经暂时压制他。
那么孙可望的主力在南京将会面临太平天国时候江南和江北大营之围。
昔日孙国主在云贵其实给得也不是特别多,每个月驾前军到手的不过八九斗粮食,银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孤手头宽裕了,也得让兄弟们沾沾光!”
湖北的李来亨等人又有披甲数万。
靠这几个人只怕连县城都控制不了。
他的一成半虽然算下来是满清赋税的数倍。
所以士绅们得好好地限制一下。
但是满清到手的是一千二百万,过贪官污吏们的手后落在江南头上的具体是多少就不得而知的。
“依我看国主就算只给两成甚至是一成,江南士绅都只能乖乖夹起尾巴做人!”
“国主高义!”众人纷纷拱手,直夸孙国主高义。
以他的实力面对清、吴、顺、郑四大势力。
并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势大,进一步恶化财政一样。
满清在江南和浙江的税收大约是银八百万两,粮食四百万石。
咱大清一个县就那么几个编制。
钱达这些奴仆历史上在太湖坚持抗清到了1672年。
这江南都已经拿下了,海量的钱粮指日可待。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一撼。
曾经屠遍江南的绿营先不提。
“梁诚。”孙可望呼唤了一声。
“秋收之时,把锦衣卫全撒出去,士绅们若是敢抗拒新政。”
“只要这二十五万新兵训练有成,那么整个天下孤将唾手可得!”
就咱大清官员的尿性,只怕比孙国主的一成半只多不少。
这堆阎王债可是万万不能拖欠的。
“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孙可望淡淡道。
就像崇祯因为钱粮不够,选择加征三饷。
不然士绅们收个七八成,孙国主再一成半下去,江南的老百姓就该起来造反了。
一个县令一年才几十两银子,但是开销再怎么省也得上万两起步。
哪怕是清廉的官员为了还京债也不得不刮起地皮。
光是绿营和义军就足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金厦的郑成功虽然南京大败,损失披甲高达两万以上。
正当鳌拜这位老将竭尽全力击败李来亨之时。
满清虽然实力大损,南征的十六万精锐损失十之八九,仅存不到两万人北返。
只是话虽如此,一成半还是有点高的。
孙可望闻言微微点头,别看两广士绅在规模上不如江南士绅。
总的来说,满清皇帝不如北京城的那群达官显贵。
“我军可以招募十五万新兵,在杭州、湖州、金华、南京、苏州、庐州、安庆七处设置大营,训练新军。”
云贵的吴三桂本就有披甲四五万,收编西南各路兵马后,披甲已在十万以上。
人家放债的不是亲王就是郡王,最差的也得是贝勒、贝子。
而进入江南再提升半两之后。
只剩下广州的尚可喜、武昌的达素还在苟延残喘。
上任之后该干嘛自然不言而喻了。
一是为了和孙可望等人决战。
虽然等到明年老百姓的大规模造反是注定的,但是满清却不认为北方各省的老百姓有能力推翻自己的统治。
待遇高过八旗,驾前的战斗力自然不会低于八旗了。
而加派之后至少能够暂时养活和扩充军队,拥有最后一搏的能力。
所以在权衡利弊后,满清最终走上了崇祯曾经的道路。
所以孙国主此时就像战国前期的魏国一样,虽然独霸天下但仍旧扛不住各方势力的联合。
满清皇帝、达官显贵、贪官污吏全加起来也不如地方上敲骨吸髓的士绅。
“六镇大军以及收编和绿营兵、义军也各自驻守地方,今年的秋收不会有问题!”万年策两眼放光道。
江浙地区的一百多万顷耕地待秋收后足以产生两亿石以上的粮草。
以鼎革故,奴例何得如初?
这些大名鼎鼎的口号可都是这些义士们的坚持。
江南士绅就这么着了,连四千八旗和两万绿营披甲都打不过的货。
但要是他能拉拢住李来亨,那么就能像桂陵之战后的魏国一样。
毕竟在云贵一年就一百多万两的金银岁入,二十万大军的军饷用银子根本没法发。
“后面到了广西,又只给士绅们一成,可是有数万雄兵在,这些地方的士绅都只能乖乖地俯首。”
韩魏联手击败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敌人,取得襄陵之战的最终胜利。
毕竟八旗兵虽然看似军饷高于驾前,但也会有克扣。
要是崇祯能够把从老百姓头上刮上来的钱粮全用在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还能怎么办,只能再苦一苦百姓!
“再苦一苦米脂百姓,再加两万粮饷!”杨文越咬牙道。
“江南文弱之风已久,两广士绅尚且如此,他们又能干什么?”
江南士绅要是敢耍什么花招,孙可望就直接开门放钱达。
只不过如此沉重的赋税,注定是饮鸩止渴。
孙国主已经足够重视,眼下比起他们更重要是要整顿军务。
江南奴变可是令这些士绅闻风散胆的存在。
孙可望淡淡道:“其中浙东六镇,江南四镇,江北两镇。”
看似拥有了维持军队,甚至进一步扩充至三十万披甲的能力。
但他却可以以此为鉴,不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只要顺军能够与他联手,就连清、吴、郑三家加起来,孙可望也不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