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募兵升官发财好事连连 1
作者:铁甲榴弹   烽火之铁血雄师最新章节     
    第294章 募兵升官发财好事连连 1
    “来,来,来,大家进来,排队。”
    “别他娘乱跑,站队,站队懂不?跟着你们身边的兵走。”
    “不要急,该有的都有,白花花的大洋可在等着你们呢。”
    一天早上,特务营的驻地中,原本的安静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热闹与人声鼎沸。
    在驻地的营门前,二百多名身穿着各色服装的壮丁男子正在特务营官兵的组织和指挥下排成数列纵队,缓缓的向特务营驻地内前进。
    这些壮丁男子大多是很朴素简陋的打扮,穿着打着补丁,满是油污的粗布衣服,脚上踩着的则多是草鞋,脖子上,肩上或披着毛巾,或搭着褡裢,偶尔几个打扮稍好的,也不过穿着的是布鞋和短衫,肤色也是齐刷刷的小麦色。
    显然,这些壮丁男子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代表着的是当下占据中国百姓绝大多数的穷苦农民和工人群体。
    在营门门口,特务排排长杨彪正扯着嗓子不断的指挥着这些壮丁前进,特务排的官兵们也拉着扯着这群大多懵头懵脑,一脸茫然的壮丁向营区内开进。
    而在特务营的营区门口,特务营的中尉军需官李有财也同样大声吆喝着,不过他吆喝的内容则与钱有关,在李有财的身边,已经摆开了两张大桌子,一张桌子上放着的是白花花的大洋,而另一张桌子上,则摆着的签字画押用的印泥与成捆成捆提前写好的文书纸张。
    “来,过来,你他娘看什么呢,老子又不会吃了伱。”
    杨彪指着壮丁队列排头的一个壮丁,大喝着令他过来,那壮丁的身材虽壮,可看到杨彪冲他大喊,却被吓的脸色煞白,原本就走的不快的步伐也因此停了下来,膝盖也是不住的颤抖打弯,呆愣愣的在原地不敢动。
    杨彪见此,面色却是一变,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了这壮丁的面前,挥着大拳头对这壮丁怒声呵斥道:“有点骨气,别动不动就膝盖发软,他娘的老子吼你两句就被吓成这个鸟样,以后还怎么当兵吃粮,告诉你,你现在算是老百姓,老子就放你一马,进了部队要是还这样,有的你受的!”
    “老总,我错了,我错了!”
    那壮丁被杨彪恶形恶状的呵斥吓得够呛,不断的弯腰赔罪,嘴里不断的说着我错了,我错了,却也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知道弯腰赔罪,脸上也写满了惊恐。
    这壮丁的表现看的杨彪一阵不耐,杨彪一把薅住着壮丁的胳膊,拉着他走到了特务营驻地门口的两张桌子前。
    “李军需,开始吧,这帮新招来的还是欠调教。”
    杨彪指了指那名壮丁,对着坐在桌前的特务营中尉军需李有财说道。
    “姓名?”
    “啊?”
    那壮丁一脸疑问的看着李有财,显然是紧张之下导致没听清楚李有财说的是啥,李有财则无奈的摇了摇头,又换了种说法询问说道:“我问你你的大号叫个啥,你姓啥,你叫啥?”
    那壮丁这才算是听懂,怯生生的说道:“老总,我叫董四福。”
    “家住哪里?”
    “家在外省,现在没有家了,。”
    “嗯,说说你为什么当兵。”
    李有财问道。
    那壮丁挠挠头,低声说道:“我家是逃难过来的,家人全死在逃难的路上了,就剩下我一个,没打仗前我一直在工厂里面做工,逃难之后一直靠要饭和打短工生活,来汉阳之后本想着去附近的工厂做事,不过前几天我看老总你们这里当兵给的钱多,能养活自己,就改了主意,打算投军。”
    “认识字不?”
    “老总,识几个,认识些字,也认识洋鬼子的数字,以前在工厂里面做工的时候工头教过。”
    李有财点点头,满意的说道:“好,识字好,识数更好,那你想好了?”
    那壮丁突然憨憨的笑了笑,说道:“俺想好了,到老总这里当兵给的比我以前干的差事多的多,也比附近工厂里面赚的多。”
    “好,那就签字画押,来人,给他登记,发钱。”
    随着李有财的命令,一旁的准尉司书立刻抽出了一张提前写好的文书,将这名壮丁董四福的姓名填了进去,又让那董四福按下了手印。
    随即,又有一名准尉特务长从桌上的大洋中取出了二十块,交给了董四福,而后,完成登记,领了大洋的董四福便欢天喜地捂着大洋傻笑,被一名特务营的士兵领进了营区。
    “下一个!”
    完成了第一名新兵登记工作的李有财,扯着嗓子对着后面的壮丁大喊,继续着他的登记工作,在后面排队的壮丁们,就这样按照那董四福的入伍程序,一名接着一名的进行登记,领钱,进入营区。
    在营区门口的不远处,何炜脸上一会儿是欢喜,一会儿是慨叹一般的表情,看着被不断接领进营区的壮丁,身边的几名特务营的连长也都咧开了嘴。
    这二百多名壮丁,正是何炜受到第一零三师新兵惨状的启发后,决定先行自行募兵的首批成果。
    原本,为了提前在兵员上做好准备,尽量保证部队中多一些主动当兵,素质较好的“志愿兵,”何炜在参观完第一零三师回来的第二天即命令特务营的全体官兵停止休整,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募兵大业之中。
    起初何炜对募兵的设想很简单,有句话说的好,当兵吃粮,拿饷卖命,要招人来当兵,就得保证基本的待遇,就要用相对较高的薪响来吸引人,本着如此简单的想法,何炜以为募兵靠钱就能解决。
    于是,何炜便让自己手下的四个连长,傅琛,方京,胡兆武与陈信生拿着大把大把白花花的大洋,带着人去附近开设了几个招兵点。
    本以为钱花出去,兵就能招来,可当事情真的执行下去之后,何炜才知道这募兵绝对没这么简单,他手下的四个连长都是长期带兵带惯了的,对于带兵都颇有一套心得,也知道什么样的兵好带。
    现如今,若论好兵,那自然是农村的良家子庄稼汉,这一群体也正是当前国军的主要兵源,乃是中国军队中当兵的主力。
    这一群体最大的优点便是老实听话,当然,缺点也有不少,比如说基本都是文盲,训练起来比较困难,可相比之下,这优点还是能将缺点盖过去。
    也正因如此,四名连长遂都扯着招兵的大旗,拿着大洋大摇大摆的去了附近的村落招兵,且何炜还开出了应募者一律发给二十大洋安家费的优厚条件。
    何炜与几个连长本以为在如此优厚的待遇条件下,不出几天就会招满足够的士兵,可四个连长将附近的村落走了个遍,最后却事与愿违,招到的兵加起来还不够五十个,面对何炜开出的开出的优厚待遇,那些村子中的村民莫要说趋之若鹜,甚至还相反,一个个的看到招兵的全都视之如洪水猛兽,畏之如虎,一时间也将何炜等人搞得无比郁闷,不得不暂停招兵。
    而那些招到的兵也很快用他们的实际表现让何炜与几个连长差点吐血三升,那不到五十个应募的兵,在被领到特务营的驻地之后很快就表现出了种种异常。
    特务营还没有对他们开始训练,这些人就表现出了相当的军事素养,一个个的无论是稍息,立正,还是各种口令竟然全都无师自通,讲的极好,而且有些人的手上还有很厚的老茧,一看就是受过军事训练的。
    对这些人经过一番询问和探查后,何炜才搞清楚,这些应募的兵全都是各村的兵混子,也就是专门靠替人当兵为生的职业壮丁。
    每当各村被要求出壮丁,这群人就主动把自己卖掉,靠替人当兵来赚取收入,而等到了部队之后,这群老油子便会寻机逃跑回家,等到日后各村再有出壮丁时,便故技重施再把自己卖出去,等到了部队之后再跑回来。
    这样一来,这群人每一次把自己卖出去替人当兵,都会受到一定的军事训练,其基本军事素养和各项动作自然十分娴熟。
    而在何炜的逼问之下,这些兵混子也将汉阳附近各村为何无人应募当兵的内情交代了出来。
    原来,即便是极为繁华的武汉三镇,也没有逃得过兵灾,汉阳附近也设立了几个负责征募新兵的师管区,并且在抗战开始后已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征兵,这次征兵的方式和情形,与第一零三师那批壮丁新兵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总之,征兵的情形是极为悲惨,而在这次征兵过后,见证了壮丁新兵悲惨境况的百姓们哪里还敢把自家的男丁送去应征入伍,纷纷想出了各种方式躲避征兵。
    按照兵役法规定孤子缓征,在校学生缓役,犯人禁役、公务员、教师地方团队、警察也可以不当兵,为了躲避被征兵,附近村落的村民纷纷想尽了各种门路和法子钻兵役法的空子躲兵。
    家里有些门路的走关系到团队当壮丁,或当警察,到机关或学校当勤务,到联保处当警卫员,家里有些积蓄且男丁较为年轻的则想办法让孩子去上学,也不管孩子识不识字,全都送到了附近的中学,求的就是个让孩子有个学生身份不去当兵,汉阳附近的公立中学一时间全都爆满。
    甚至,这种靠上学来躲兵的方式还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一些人看到公立中学爆满,为了盈利趁机开设了不少私立中学,这些因为躲兵而应用而生的私立中学所招收的学生也不用上学,学生只要交学费即可拥有学生身份。
    当然,这学费也是很贵的,不过附近的民众为了让自家的孩子免于被征兵,也都豁出去,倾尽全家之力来送家中壮丁入学。
    至于家庭极度穷困的壮丁,则采取了自残的方式来躲兵。
    为了躲兵,百姓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有蛤蟆镜我有香港脚,几个月折腾下来,特务营驻地附近村落的壮丁,几乎家家户户都满足了免于被征兵的标准,加之百姓本身就极度畏惧当兵,特务营去招兵吃瘪,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出现这种情况,一时间何炜与特务营的军官也有些束手无策,最后,短时间内想不出法子来的何炜灵机一动,直接将这个难题抛给了那些应募而来的兵贩子。
    这些鸟人虽然都不是什么好货,一个个油的很,不过却对汉阳附近的三教九流熟得很,都是本地人,对本地的情况自然要比何炜他们这些外来户了解,其中的不少人甚至就是本地的地皮流氓。
    对这群企图从自己这里骗大洋花的兵油子,他何炜可没有什么好脸色,何炜遂直接以喝令威逼的方式要求这些兵混子帮特务营想出一个可以募集到大量士兵的法子,若是想出来了,何炜自然会放他们离开。
    若是想不出来嘛,哼哼,那就老老实实的留在特务营当兵吧,同时何炜也向他们拍着胸脯表示,等到和日军作战时会优先将他们推上第一线!
    这群兵混子同样是对在部队中当兵畏之如虎,遑论真刀真枪的和日本人拼杀,在何炜的威逼之下,为了避免当兵,保住小命,这伙子人果真是智计百出,最后竟给何炜出了个极好的主意。
    据这帮兵混子说,在抗战爆发之后,武汉三镇聚集了大量从沦陷区逃难的难民,这些衣食无着的难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四处找活谋生,而由于武汉三镇的工业相对发达,因此,汉阳附近也有不少工厂,这些工厂也趁此机会以相当低廉的工价从难民之中招收工人,且要求不低,招收的都是难民之中有过工厂做工经历者,而难民之中,也的确有不少原来沦陷区中的工人。
    尽管汉阳附近工厂很不地道的开出了极低的工价,可为了生存,为了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这些难民中的工人们还是络绎不绝的前去各工厂应募当差。
    而这些准备去工厂当差的工人,则正是兵混子们在何炜的威逼之下替他想出来的兵源,且可以称得上是优质兵源。
    因为这些来自沦陷区的工人不但身体素质过关,而且因为工厂的工作经历,不少人都粗识些文字,甚至是数字,且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相比农民来说,其实是更为合适的兵源,而且许多工人也可以说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绝大多数也都很老实肯干,是很好的士兵坯子。
    何炜与特务营也借着这帮兵混子为了保命的急中生智,在初期的募兵失利之后因祸得福,坏事变好事,得到了一个更加优良且数量充足的兵源渠道。
    于是,何炜自然将招兵的对象转移到了这些失业工人身上,自然,也就有了如今特务营营区门前的热闹场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