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寒露刀
韩嶂坐定之后,向着柳青拱手道:“韩某膝下只有这一个孽子,若有个闪失,便是断了我韩家的后代香烟,死后更无颜面见列祖列宗。龙媒贤侄只说自己尽的是朋友之义,但于我韩家而言则不啻天高地厚之恩。此次冒昧登门,只为拜谢龙媒大恩――玉堂,还不将谢礼呈上!”
韩玉堂闻言,立即捧着那长条形的锦匣上前,到马骥面前向深深一躬,然后双手将锦匣呈上。
不等柳青和马骥说出推拒之言,韩嶂抢先开口道:“韩某自知龙媒素怀君子之风,施恩而不望报,因此绝不敢以区区黄白之物污了龙媒高洁之志。这一份礼物,龙媒不妨过目之后再做决定。”
马骥想到以前与韩骐闲聊时听他说过的一件事情,心中一动忖道:“难道这位老员外竟如此舍得下本钱?”
随即依言探出手去将那锦匣的盖子打开,目光登时被匣中之物牢牢吸引住。
那是一柄首尾全长三尺有余的长刀。
因其笔直无弧,又藏于鞘中,常人多半会将之当做长剑,但马骥这等行家自然不会看错。
此刀为唐代横刀样式,白鲨鱼皮刀鞘的首尾及中间皆缠裹赤金云纹饰件、刀格为错金如意造型,白檀木刀柄较长,可双手持握,末端亦用赤金包裹,呈展翅朱雀造型,刀锋虽深藏鞘内,却有森寒肃杀之气隐隐透出。
在刀鞘偏上的位置,有金线攒成的两个篆字:“寒露。”
韩骐见马骥看着这柄宝刀移不开目光,有些得意地道:“俊人,这柄‘寒露’宝刀乃我韩家的传家之宝,出自唐代名匠张鸦九之手,有切金断玉、迎风断草之利。而且其材质特异,刀身自生水汽,以之刃人可滴血不沾。家父听说了俊人你一人一刀扫荡群寇的英姿,便道‘宝刀赠英雄’,愿以此刀稍壮俊人声威,还望不吝笑纳!”
韩嶂叹道:“日前我接到了朝廷起复的诏书,不久将北上履任太原知府,拙荆和玉堂都会随我前往。”
“是!”马骥答应了一声,从正向自己挤眉弄眼的韩骐手中接过锦匣,转向韩嶂郑重施礼道,“小侄多谢伯父厚赐。”
如今顾镛被委以主管一省教化的学政要职,韩嶂也被起用为太原那等大府的知府,山长杜衡多半也已接到起复重用的旨意,由此看来,应是朝中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马骥心中闪电般转过这些念头时,韩嶂正色道:“一为感谢救命之恩,二为挚友留别纪念,再加上一句‘长者赐不敢辞’,龙媒当知该如何做了。”
韩嶂见他分明极爱宝刀,却能克制心中所欲而选择拒绝,心中对他更加赞赏,笑道:“贤侄且不忙推拒,此刀不仅是谢礼,也是玉堂送给你的临别留念。”
一旁的柳青见对方将话说到这个地步,适时地给儿子送上台阶:“阿骥,既是长者的一番盛情厚意,你便不必推拒了。”
马骥讶然道:“玉堂要离开杭州?”
马骥最后深望了这柄宝刀一眼,而后以极大毅力控制自己盖上锦匣,退后一步转向韩嶂拱手道:“此刀价值连城,小侄万不敢领受!”
马骥曾听说眼前这位韩员外当初高中榜眼,那位新任的学政顾镛为同科状元,“万松书院”的山长杜衡则是探花,三人都深受刚刚即位的隆安帝李珲信重,眼见得前途一片光明时,后来不知发生什么变故,总之是韩嶂与杜衡一起辞官归乡,顾镛虽留在朝中,却蹉跎多年未得重用。
韩骐最是多事,忙道:“俊人不试一试这宝刀吗?”
马骥白他一眼,重新打开锦匣,左手将长刀连鞘取出,锦匣递给身边的若梅。
他转向韩骐站定,微笑道:“玉堂想看我试刀,便拔一根头发扔过来。”
韩骐很是兴奋地从鬓边拔下一根头发,向着空中轻轻一抛。
而后他便只看到眼前又一道白光闪过,再定睛看时,却见马骥左手的长刀已经出鞘,正用右手握了举到眼前观看那明如秋水、寒胜冰雪的刀身,满脸都是赞叹欣喜神色。
“就着?”韩骐一脸呆滞。
马骥眼睛仍盯在刀上,随手指了指地上。
韩骐低头仔细去看,登时有了发现,急忙俯下身将那头发捡了起来,拿在手中的却是两根――原来那根头发已被马骥一刀由头至尾均匀地一分为二。
此刻厅内其余众人也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面上俱都惊叹莫名。
他们赞叹的是马骥的刀法,马骥赞叹的却是这柄“寒露”宝刀的锋锐。
方才那一刀他只用了巧劲驾驭出刀的方位角度,斩开那根头发依靠的完全是宝刀本身的锋锐。
若只以锋芒而论,这柄“寒露”应当不输前世用惯的“蝉翼刀”了。
随后马骥收刀归鞘,将之放回锦匣之内,转头向韩嶂问道:“敢问伯父将于何时赴任?”
韩嶂道:“我需将家中之事稍作安排,玉堂也需赴顾伟器的望江楼之会,大致将行期定在五日之后。”
马骥道:“届时小侄必定前去为伯父、伯母和玉堂送行。”
韩嶂又道:“昨天我将玉堂赶去书院,是不想他荒废临行前这几天的光阴。但出了昨晚的事情,只怕他一时也无心读书,索性派人给杜君平打了招呼,这几天便留在家中。”
马骥偷瞥了站回他老子身后的韩骐一眼,见他眉眼间尽是喜色,心道这家伙倒是因祸得福了。
韩嶂极要为昨晚之事清理手尾,又要准备举家远行,便也没有在马家多留,随后便起身告辞。
马骥和母亲一起吃完早晚,也收拾东西再次前往书院。
中途他却去找了城内一有名的老皮匠,请他给“炼妖壶”量身制作了一个皮套,又在壶嘴安了一个装饰和掩饰作用大于实际作用的木塞。
等出城到了僻静处,他将悬在腰间的“寒露”宝刀收入“炼妖壶”内,两手空空一身轻松地来到“万松书院”。